中微半導體通過科創板發審會
摘要:6月21日,中微半導體通過發審會,被稱為科創板最硬核企業即將正式登陸。
6月21日,中微半導體通過發審會,被稱為科創板最硬核企業即將正式登陸。
作為目前科創板最值得期待的國產半導體設備標的之一,也是跟LED高度相關的第*股,中微半導體有哪些值得探究的重要信息?我們嘗試從不同角度出發,深入了解中微半導體這家公司,以及它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而言的意義。
角色與地位
半導體設備行業屬于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核心環節之一,根據半導體行業內“一代設備,一代工藝,一代產品”的經驗,半導體產品制造要超前電子系統開發新一代工藝,而半導體設備要超前半導體產品制造開發新一代產品。
中微半導體所處半導體設備行業處在上游,是半導體芯片制造的基石,擎起了整個現代電子信息產業,是半導體行業的基礎和核心。
歷年營收狀況
2016年至2018年中微半導體營收分別為60,952.84萬元、97,192.06萬元和163,928.83萬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2.39億元、2991.87萬元和9083.68萬元。
2017年度、2018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59.45%和68.66%,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4.00%。
不難看出,中微在2017年度實現扭虧為盈,2018年度經營業績繼續保持良好增長的態勢。
業務分布比重
中微半導體的產品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刻蝕設備,另一類是與LED行業高度相關的MOCVD設備。
從2016年到2018年,刻蝕設備、MOCVD設備的合計銷售收入分別為48,593.68萬元、81,927.81萬元和139,767.14萬元,占專用設備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57%、99.21%和100.00%,其他設備收入為VOC設備的銷售收入。
中微從2010年開始開發用于LED外延片加工中的關鍵設備MOCVD。目前己開發了三代MOCVD設備,可用于藍綠光LED、功率器件等加工,包括:第*代設備PrismoD-Blue、第二代設備PrismoA7及正在開發的第三代30英寸大尺寸設備。
2016年,中微MOCVD設備銷售僅3腔,到2017年的時候銷售數量和金額就趕超了刻蝕設備,當年銷售57臺,貢獻營收5.3億,占其營收總額比例近55%。2018年這種高增長態勢得以延續,當年銷量同比大增86%,收入增長近六成。
主要客戶群體
中微半導體每年前五名客戶包括臺積電、中芯國際、海力士、華力微電子、聯華電子、長江存儲、三安光電、華燦光電、乾照光電、璨揚光電等,以及前述客戶同一控制下的關聯企業。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額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5.74%、74.52%和60.55%,占比逐年降低。
中微招股書還提到:“公司在國內刻蝕設備市場中有突出市場競爭力,近期兩家國內知名存儲芯片制造企業采購的刻蝕設備臺數訂單份額分別為15%和17%”,不過并未透露這兩家客戶名稱,也沒有披露整個市場的市場份額。
可以看出中微目前不存在向單個客戶銷售比例過高或嚴重依賴少數客戶的情況。
研發支出和專利申請
2016年至2018年,中微半導體的開研發支出分別是3.02億、3.3億、4.04億,占其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9.62%、34%、24.65%,三年累計達到10.37 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平均為32%。
這種高比例的研發支出占比,符合高端半導體行業的特點。特別是在公司發展早期,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很高,比如中微2016年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收比例將近一半,這也是導致其2016年虧損2.4億的主要原因。
另外,自2017年開始,中微研發支出的資本化率開始大幅提升,17年和18年資本化金額分別是1.62億和1.92億,資本化率分別是48.9%、47.64%。
在專利申請方面,中微自設立至2019年2月末,共申請了1201項專利,發明專利1038 項,其中海外發明專利為465項;已獲授權專利951項,其中發明專利800項。
總結:
由于所在行業是半導體行業的基礎和核心,中微半導體在行業中的地位重要。同時,中微半導體營收狀況和凈利潤逐年向好,對客戶的依賴程度低,并高度重視研發和技術,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半導體設備*秀代表。
但一方面隨著中微半導體MOCVD設備市場占有率已獲得較大提高,可能會引起國際競爭對手的特別重視;另一方面,隨著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我國市場的進口替代預期,將吸引更多的潛在進入者,這兩個因素也會加劇市場競爭。
來源:行家說Talk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

業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