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創大秀技術,豪言:大尺寸OLED將步PDP后塵,看好Mini LED
摘要:群創對面板逆風,將技術視為產業淘汰賽關鍵,日前股東常會后發表七大技術,重點展示了Mini LED相關產品,其技術副總丁景隆并豪言:OLED電視最大優勢在于高對比度,但卻是一個有瑕疵的技術,在AM Mini LED及Mini LED技術快速發展下,他認為大尺寸OLED命運將步上PDP(電漿電視)后塵,最快2023年、2024年退出大尺寸電視市場。
群創對面板逆風,將技術視為產業淘汰賽關鍵,日前股東常會后發表七大技術,重點展示了Mini LED相關產品,其技術副總丁景隆并豪言:OLED電視最大優勢在于高對比度,但卻是一個有瑕疵的技術,在AM Mini LED及Mini LED技術快速發展下,他認為大尺寸OLED命運將步上PDP(電漿電視)后塵,最快2023年、2024年退出大尺寸電視市場。
群創敢發此一豪語,憑借的是兩大技術,一個是Dual Cell(群創稱之為MEGAzone)技術,另外就是AM Mini LED技術。
在股東會后,群創以65吋4K進行暗室實測MEGAzone vs. OLED及 AM Mini LED vs. OLED,對比(contrast)方面與OLED相近,但在顏色、亮度、壽命表現更優于OLED,無烙印風險,價格比OLED更親民,再次確認上述兩項技術在性價比均完勝OLED。
在MEGAzone技術部分,相同背光功率下,其亮度是OLED的200%,無烙印風險。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對此技術深具信心,宣言下半年將積極搶市,將以MEGAzone電視逆襲OLED,推出65吋以上大尺寸電視,搶攻全球市占率。
丁景隆說,2004年電漿電視崛起,當時市場一片看好PDP前景,投入者眾,認為LCD在40吋以上有天險,超過40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將是PDP天下,不過就在LCD的7代線量產之后,LCD的尺寸限制順利突破,PDP陣營最后黯然退場,全球最后一條PDP生產線在日本松下于2015年關閉后,正式退出市場。
群創執行副總丁景隆舉起Mini LED面板,直言那是群創的未來。
現在的OLED與LCD對決也有點當年PDP與LCD交鋒的味道,丁景隆指出,LG在2013年推出55吋OLED電視,儼然成為高階TV代名詞,不過,OLED卻存在先天有機材料無法持久及烙印致命的缺陷,加上OLED在65吋以上分辨率會是最大罩門,丁景隆又指出,他認為不出10年,OLED在電視領域也將重演PDP命運。
言下之意,更為看好Mini LED及Micro LED技術路線。
此外,在本次股東常會后上,群創還展示了屏下指紋市場、120 吋 8K Mini LED電視、Mini LED高階顯示技術,車用Mini LED大尺寸異形曲面螢幕、醫療用 X 光平板感測器、面板驅動 IC 關鍵材料 COF 等產品。
電視:120吋8K Mini LED鎖定富豪
群創現場還展示120吋8K顯示器,群創表示,近期引起討論的臺灣唯二120吋電視,為4K解析度,此次和夏普合作推出120吋8K,將穩坐頂級顯示器寶座,鎖定富豪級客戶,商機無限。
群創120吋8K顯示器。
群創技術長丁景隆表示,120英寸只有十代線才能做得出來,這部分夏普才有,Mini LED是群創的獨門絕活,也必須仰賴群創的整機技術。
車用顯示:積極布局Mini LED與自駕車
車用部分,群創積極布局20吋以上大尺寸面板,深耕歐美一線車廠客戶,群創AII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林添仁表示,目前陸續開案中,預計2022年放量;29吋的Mini LED大尺寸異型曲面整合熒幕,也已贏得歐美客戶高評價,是世界第*臺實現單一熒幕、曲面異型車用顯示器,由于導入Mini LED背光技術,比一般熒幕高20%色彩飽和度。此產品同時具備高解析度、區域調光、背光高對比、NTSC100%、中控臺觸控功能等特點。
群創展示車用Mini LED面板。
此外,群創今年5月以“GO Black”技術,獲得2018通用汽車(GM)供應商創新獎,與國際一線大廠將自今年起密切合作,預計2021年起挹注營收。林添仁表示,群創在自駕車顯示器積極布局,必將有一席之地。
屏下指紋辨識:2020年放量可期
群創積極布局屏下指紋辨識技術,超聲波與光學式技術可望全部到位,除了竹南T3廠外,高雄路竹LTPS廠也積極備戰,2020年放量可期。
X光平板感測器:出貨量全球第*
另,群創低調耕耘X光平板感測器(X-Ray Flat Panel Sensor)市場10余年,出貨量全球第*,從玻璃基板到整機,從軟性基板與硬玻璃制程首次大公開。楊柱祥表示,群創已成功打進主流品牌廠供應鏈,全球市占率過半,主流尺寸為10x12英寸、14x17英寸及17x17英寸等,為高技術含量產品。
群創同仁介紹X光平板感測器面板。
群創已能自產COF基板。

群創55吋拼接Mini LED公共顯示屏。
來源:行家說Talk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

業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