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威創股份宣布’兩條腿走路’,除了做固有的DLP產品以外,另外一條腿踏入LCD拼接顯示。威創此舉受到業內人士的普遍質疑,對于該產品的市場前景表示擔憂。本人亦認為威創此舉絕不是主動的市場出擊行為,應屬于無奈的被動選擇。在此發表一些個人粗淺的看法,和大家探討一下。
自從威創上市以來,應該說他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增長。威創的主要產品是DLP拼接墻系統,而DLP拼接墻的市場受到平板LCD顯示技術的沖擊,幾乎是處于逐年萎縮的狀態。而威創在DLP市場已經有接近40%的市場占有率,這塊地里再挖,也不會有更多的產出了。多年前威創推出的電子白板產品,市場反應不好,N多年來都只有幾千萬的銷售額,說它是一個失敗的產品也不為過。所以威創必須要尋找一個新的市場突破口。于是高速增長的LCD液晶拼接市場需求不得不擺在了威創桌面上。
然而LCD液晶拼接市場與DLP拼接市場有很大的不同,其市場門檻低,進入容易,目前在國內早已經是眾多廠家競爭白熱化的市場,而威創在原有領域的積累優勢卻難以發揮。
首先在產品層面,威創很難做出差異化的優勢產品。LCD拼接產品的技術核心是液晶面板,這個技術是掌握在上游供應商日韓人的手里。對于國內的企業和威創來說只剩下單元組裝與顯示控制兩部分工作。液晶拼接顯示單元結構非常簡單,單元組裝以及現場的工程安裝,遠沒有DLP產品復雜,產品的差異也主要是在于結構是否更精細一些,其實稍有經驗的廠家就較容易做到了;在顯示控制方面,LCD液晶拼接的兩大應用市場主要為視頻監控和商用(會議和商業信息發布等),而這兩大市場的客戶應用非常簡單,絕大多數的客戶只需要整墻顯示或者單屏顯示就足夠了。威創公司在DLP拼接顯示產品上積累的經驗,主要在于顯示應用(這也是威創一貫高調宣導的策略)。而復雜的顯示應用,其客戶群主要在于高端的指揮控制室領域,其顯示控制與用戶的指揮控制需要進行接入融合并展示其強大功能。而這種高端的復雜應用目前在LCD拼接產品市場是沒有太多意義的。所以,威創如何努力也很難在產品面有所作為。
其次在市場運作層面,威創面臨的會是一個與DLP完全不同的局面,競爭只會更加激烈。威創到底有什么東西和別家比?
第一比品牌,其品牌影響力不足。威創的品牌影響力只是局限于拼接顯示這個專業市場,而在LCD拼接行業里,先不用說與那些原裝的拼接廠家比品牌,只是在國內就有大量的家電廠商如創維、康佳等等,在廣大用戶心中其影響力遠超威創。
第二比價格,其價格優勢不明顯。LCD液晶拼接主要成本構成在液晶面板,目前市場大家從上游拿貨的價格差別不是很大,再之LCD產品各家差異也不大,先不說那些小作坊的產品價格會如何低廉,即使是正規廠商的精細產品,其成本差異空間也非常有限。
第三比渠道,幾乎是從頭做起。DLP與LCD的市場運作是全然不同的,DLP拼接市場可以說是系統工程和解決方案的銷售,而LCD可以說是賣快消品。賣法不同,合作伙伴與代理商自然也會不同。雖說會有一部分原有市場的渠道可用,但是可用的渠道數量太少。威創原有的優秀的合作伙伴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政府關系運作上,更適合做復雜的大標案,并不適應這種快消品銷售。雖然威創已經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全新的LCD市場銷售團隊,但是,威創是否能在一個新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這個團隊未來命運如何,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總而言之,威創多年來發展的核心技術優勢在于顯示系統集成與應用,而LCD拼接產品技術含量太低,威創進入這個領域可能最大的優勢是公司上市而帶來的資金優勢。但同時,低毛利的LCD拼接產品即使能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反而會大幅拉低威創總體經營毛利,財報也不會太好看。但是,眼睜睜看著LCD一步步的搶占著拼接市場的份額,如果不進行跟隨,將會犯更大的錯誤。所以,不管威創手里是什么牌,在這個形勢下,也只能說:我跟了。
PS: 各位看客,鮮花還是臭雞蛋,都請扔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