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雙規”攔截不良品 出口LED企業“壓力山大”
摘要:根據歐盟《LED照明產品最新能效規定》,燈和燈具的CEMark要求在LVD指令和EMC指令的基礎上,新增ErP(EU)No1194/2012指令和能效標簽(EU)No874/2012指令,對于LED燈及其設備的功能性、安全性、能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指令將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2013年9月1日,第二階段2014年9月1日,第三階段2016年9月1日,在不同階段,對相關產品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至此,出口歐洲的LED企業進入新的挑戰期。
歐盟《LED照明產品*新能效規定》將于2014年9月1日正式生效。根據歐盟《LED照明產品*新能效規定》,燈和燈具的CEMark要求在LVD指令和EMC指令的基礎上,新增ErP(EU)No1194/2012指令和能效標簽(EU)No874/2012指令,對于LED燈及其設備的功能性、安全性、能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指令將分三個階段實施,第*階段2013年9月1日,第二階段2014年9月1日,第三階段2016年9月1日,在不同階段,對相關產品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至此,出口歐洲的LED企業進入新的挑戰期。
新舊規并行非取代關系 出口企壓力成倍增長
(EU)No1194/2012和(EU)No874/2012這兩項歐盟指令,是歐洲第*次正式地、系統地對LED照明產品能效進行規范,但是卻顯得姍姍來遲,直到2012年9月和12月才批準,關于這兩條指令與之前規定的不同,記者咨詢了數位專家,參考了多方講解,總結出:很多廠家認為(EU)No1194/2012是新版的ErP指令,是對舊版指令(EC)No244/2009的改進或取代。這是不正確的理解,首先(EU)No1194/2012和(EC)No244/2009指令都是框架指令(EC)No125/2009下的執行指令,它們的關系是并行的,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其次它們只是出版的時間先后不同,這是由指令制定過程決定的,但完全不是更新或取代的關系,也就不存在新版指令、舊版指令的說法;再者,它們針對的產品是不同的,就算有一部分是相同的,如非定向LED燈,但測試要求也是不同的,而這時針對這種產品就需要同時用到兩個指令。
了解(EU)No1194/2012指令需先清晰兩個概念,定向燈和非定向燈。“定向燈”指的是在πsr(相當于120°錐角)的立體錐角范圍內具有80%光輸出的燈,“非定向燈”指的是定向燈以外的燈。通俗地講,有反射杯或罩的燈泡一般都是定向燈,球泡、燭形泡之類的都是非定向燈。
(EU)No1194/2012是針對非定向燈的,因此非定向的燈泡也是包含在該指令里的,但是該指令針對非定向的LED燈泡也只有光效要求。
(EU)No1194/2012指令針對的也是定向燈,LED燈(包括定向和非定向的)及其相關設備(包括燈具和控制器)。
(EU)No874/2012于2012年7月12日正式出版發行,根據其實施細則要求,該能效標簽指令將于2013年9月1日取代原先的能效標簽指令98/11/EC。新指令對能耗等級的計算方式和以前完全不同,并且以前所有鹵素燈、節能燈、LED燈的能耗等級的標識方法也將換全新標識。由于增加了LED光源,其等級劃分更細致,增加了A+與A++兩個級別,刪去了以前的F與G等級,而且增加了供應商名字或商標、型號信息,多了年能量消耗數字,設計與冰箱、空調等耗能產品更加一致。
(EU)No874/2012在新的標簽指令中,也增加了關于燈具的標簽要求:使用不可更換LED模塊的燈具;使用符合能效等級的普通燈泡的燈具(按出貨時帶與不帶燈泡區分,有不同的要求);同時帶不可更換LED模塊及可更換普通燈泡的燈具(按出貨時帶與不帶燈泡區分,有不同的要求)。
通過對這兩項新指令的解讀,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歐盟在針對LED照明產品的標準上,有了更進一步的規范,出口歐盟的企業壓力也隨之增大。
歐盟仍為中山最大市場 LED出口發展勢頭強勁
據中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山市經檢驗出口的電光源及燈具貨物17399批,貨值約5.7億美元,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從出口目的地來看,歐盟與美國仍為中山燈具最大的兩個海外市場,合計占出口總額的42.9%。南美與中東則是增速最快的兩個市場,分別增長22.4%與19.5%。
從出口產品種類看,LED燈具出口批次和貨值分別增長了136.2%和119.8%,約占中山電光源出口的10%以上,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從統計數據看,節能燈出口同比下降13.6%。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節能燈的出口一直呈下降趨勢,除非洲及東南亞等部分國家仍有節能燈出口外,一些中等發達國家的電光源市場基本被LED光源代替。隨著LED光源和節能燈的價格不斷接近,節能燈的出口份額將繼續被LED擠壓。
從產品質量來看,2013年上半年經該局檢驗不合格的電光源及燈具共100批,貨值約252萬美元,與2012年同期相比降22.5%和6.6%。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標識不合格、貨證不符、防觸電保護、產品結構等幾個方面。其中戶外燈具標識不合格情況仍較為嚴重,主要原因是其使用環境及警示性標識要求比較嚴格,不少企業對標準了解不足。LED燈具和節能燈標識問題也比較突出,缺少必要的來源標、頻率標和電流標。
廣東出口企成本增40億 小微企業或將被判死刑
為什么中小企業會叫苦?我們分析能效新標準答案就揭曉了。歐盟LED能效新標準分為三個階段,其中在2014年第二階段,能效指數規定為0.2,是我國目前實施標準的2.2倍。有分析指出,要達到歐盟能效新標準,企業的相關出口業務生產成本需提高20%-30%。目前我國僅廣東省就有3000多家LED企業,其中有大部分產品出口歐美地區。據廣東省WTO/TBT通報咨詢研究中心測算,廣東地區LED出口企業將因此增加約40億元的生產成本。除此之外,國家質檢總局官網文章顯示,新標準實施后,如欲達標單個產品的認證和抽查費用就須增加1萬元左右。
這對于部分小企業,特別是以犧牲品質換取價格優勢的小企業而言,無疑是致命一擊,被宣判了死刑。小企業要么選擇產品升級,要么就從此被拒之門外。而小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資金緊缺,即使有心把產品品質提上去了,高昂的產品的認證和抽查費他們也無法承受,生存壓力巨大。
有人憂愁,就有人歡喜,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的。LED行業中小企業整體良莠不齊,歐盟新標準實施客觀上會增加擁有相關出口業務企業的成本,造成一定壓力,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LED照明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這類規范的推行可能會導致沒有技術、產品和市場優勢的企業逐步退出,從而促使行業更加規范,向良性發展。
德豪潤達、三安光電、國星光電、雪萊特、勤上光電等相關上市公司均表示,優勝劣汰事實上是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行業將變得更加規范,資源向實力強的企業靠攏,這個過程將伴隨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相關業內人士說:“新指令的實施,對企業來說,實在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公司產品定位高端,其產品在指令實施之前就已經達到相關標準要求。這項指令作為一項技術貿易技術壁壘,會對我國照明產品的出口產生很大的震蕩,一部分資金短缺的、技術水平不過關、靠價格取勝的低質產品自然而然地就會被擋在門外。這樣一來,國外市場就會得到清理,為高品質產品掃清了阻礙,提供了機會。”
無能效標簽不得入歐盟 中小企成本升望而卻步
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1月至6月,歐盟RAPEX通報中涉及我國照明產品54起,其中LED燈19起,占通報燈具總量的35.18%,同比上升23.61%。而據中山市檢驗檢疫局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13年上半年,中山市經檢驗出口的電光源及燈具貨物貨值5.7億美元,其中歐盟和美國合計占出口總額的42.9%。如果9月1日起我國產品標準無法達到歐盟此條例的要求,我國LED照明產業所遭到的損失將十分巨大。
記者了解到,今年9月1日開始,沒有能效標簽的LED照明產品,將無法在歐盟市場上行銷,而要獲得此標簽,必須提供相關測試技術文件予以支持,同時,歐盟也將在市場監督抽查執法中,抽取樣品進行檢測核實。
“現在LED相關產品要想出口歐盟,必須要通過歐盟新規定的認證,沒有認證的企業自然不會出口歐盟,所以現在中山出口企業達標率相關數據也無法統計?!敝猩匠鋈刖硻z驗檢疫局古鎮辦事處主任畢大昌說道。
在新規實施的第二階段,即2014年9月1日之后,能效指數在0.2以上的LED燈才能進入歐盟市場,相當于目前我國國家標準要求的2.2倍,每個規格產品的認證和抽查費用均在萬元人民幣以上,直接導致LED燈具的生產成本提升20%以上,這讓不少中小企業望而卻步,叫苦不迭,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新標步步緊逼風險加大 企業偏向虎山行出口升
若說生存成本的提升只是對小企業的一個施壓,那么我國LED出口產業增加風險則是對國內所有出口企業的一個警醒。不斷出臺的技術壁壘讓我國LED出口企業寢食難安,技術標準的逐步提高導致出口產品被通報率不斷上升,企業出口風險明顯增加。以出口歐盟產品為例,2013年1月至6月,歐盟RAPEX通報中涉及我國照明產品54起,其中LED燈19起,占通報燈具總量的35.18%,同比上升23.61%。此外,美國LED燈具額定壽命測試約耗時9—12個月,延長了LED產品的準入時間。而據行業內人士稱,目前LED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一般為3個月,延長LED產品的準入時間,等該款LED產品通過了測試,款式也可能已經過時了。
面對歐盟LED新效能標準的步步緊逼,中小型進出口企業是否會見風使舵,將主戰場轉移至國內?
江門市照明電器行業協會會長洪燕南表示這個要取決于企業家的自身判斷,但一般專注于國外市場的企業是不會那么輕易轉向國內的。隨著美國、日本、歐盟等提高LED標準,中小企業可以專注自己的優勢,和別的大企業合作,創造一種類似OEM、ODM的方式,讓有能力的企業去認證,節省認證費用的同時也能獲得利潤,維持企業的運作。
針對歐盟新效能標準,中山市檢驗檢疫部門也給出了建議:一是企業應加強核心技術建設,認真研究國外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做好技術貿易措施的應對工作;二是建立國外認可的檢測實驗室,降低檢測費用和企業生產成本;三是積極開拓拉美、非洲、中東以及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能取得勝利的果實。我國LED照明企業要做的不僅僅是加強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價比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還要依托自身的高新技術投入,在LED領域不斷創新,拿出質量過硬的產品,才能打敗歐盟新效能標準這只“老虎”。
——江門市照明電器行業協會會長洪燕南
轉移市場不在同一棵樹上吊死
——廣東省光電協會秘書長王江玲
歐盟新能效標準的實施,必然會有一大批的中小型企業受到打擊,但是這些企業也不完全是死路一條,換一種方向或許也能發展得很好。
新興國際市場對LED照明的需求正在進一步擴大,企業與其在歐美高端市場碰壁,不如轉移陣地,去開墾一些新大陸,比如俄羅斯、非洲、越南、泰國、印度等地。
印度有80%的照明產品來自中國,如果把這些傳統照明產品轉化為LED,印度市場的LED年增長率將會非??捎^,而非洲目前也是一個比較具有潛力的市場,但是屬于低端應用領域,在產品性能方面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我國的一些中小型出口企業完全可以把發展方向轉向這些國家和地區,開辟更廣闊的市場。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注重在產品標準方面與國外市場相匹配,加強與當地客戶的實時交流,不斷提高自己的生產水平并且合理選擇出口市場。
杜絕后患選擇權威機構避誤區
——天圣長和總經理蔣富裕
歐盟新標規定所有出口歐盟市場的LED照明產品必須符合新的能效標準才能加貼CE標簽,新標的實施,不僅僅帶來了LED照明產品材料成本的上升,而且檢測認證規則也有了新的變化,企業必須對這種變化有足夠的認識。新規中明確規定了產品的老化時間,但是為了搶占市場,很多檢測機構貿然推出所謂的“加速老化”等檢測服務,利用一些監察、懲罰漏洞,幫助企業蒙混過關。這為國內企業在歐洲市場的長期發展埋下了后患。而在ERP新能效測試過程中,不同機構對產品的測試方法也不一樣。如,色溫高低不同的產品是只對低色溫進行測試,其他色溫則套用相關參數,并依據這些數據出具檢測報告,而這種作法是不為國際檢測機構所認可的;如同光源不同外觀產品是否需要每款都需要檢測等。針對這些問題,企業需要有洞察力,選擇正規國際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產品檢測,以免花了檢測費但是達不到效果。
技術過硬高出口標準不懼新標
——迪生照明總經理徐前峰
歐盟新能效標準對于我們本身出口的產品質量標準較高的企業來說,影響并不大。
早前我們在印度市場發展過一段時間,但是由于印度市場更注重產品價格而非內在品質,這對于想要在短時間內打開國外市場而獲得銷量的企業來說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并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和品牌形象打造。
所以我們果斷地切斷了印度市場,以高端的產品專攻中東、歐美等市場,這也意味著對自身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也是我們一貫以來的高品質要求,使得歐盟新標的實施對迪生照明在技術和產品質量上并沒有什么影響,我們需要做的只是進行相關的檢測認證。相反通過歐盟新標清理市場后,我們的發展空間會更大。
有益無害新標助企業提競爭力
——廣東省名仕達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明
從短期來看,歐盟新標的實施,會對我國的LED照明企業形成重創,加速LED照明行業的洗牌,但這種重創主要發生在中小型企業身上,對大型實力企業來說應該是影響不大。從長遠來看,歐盟新標的高能效標準對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會以標準的形式將劣質低端產品攔截住,不讓它們流向市場,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有益無害的;另一方面,對企業來說,歐盟新標會起到一個市場導向作用,市場逼著企業去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生產出更適合歐洲標準的產品,這會很大程度提高中國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增加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萬事俱備做足準備可運籌帷幄
——銀曼照明總經理張群崗
知道有歐盟新標實施這么一回事,但是目前對企業還沒有任何影響。一方面自己出口的產品是嚴格按照客戶提出的標準來進行設計生產的,所以在達標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問題;另一方面,從標準推出與實際落實下來有一定的時間差,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并做好相關的能效檢測認證,等到真正到了嚴格檢驗的時候,企業也已經萬事俱備,做好應對措施了。
其實,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標準,企業只要有一套完整的長遠的發展計劃,能按這標準來生產銷售產品,保障質量,做好服務,而不是老想著靠低端貨和價格戰來搶占市場,圖眼前利益,基本上企業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來源:OFweek半導體照明網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

業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