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Display另一個賭注:液晶面板業逆勢投資
摘要:“LG Display正式宣布將量產智能手機用柔性OLED面板,四季度市場上就能看到產品了。”LG Display公關部高級總監孫永浚告訴筆者,這一產品已采用塑料基板代替傳統的玻璃基板。
“LG Display正式宣布將量產智能手機用柔性OLED面板,四季度市場上就能看到產品了?!盠G Display公關部高級總監孫永浚告訴筆者,這一產品已采用塑料基板代替傳統的玻璃基板。
這是全球面板巨頭LG Display對于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的“逆勢”下注。此時,中國市場因為政策紅利結束,需求不振,全球市場則面臨經濟不振的難題。DisplaySearch公布數據顯示,10月上旬面板價格持續下跌,其中單位面積電視面板價格跌4至6美元。與此同時,國內京東方、蘇州三星、廣州LGD還有高世代線在建設,行業供求關系并不樂觀,產能過剩論再度興起。
LG Display表示,在公司發展歷史上,LGD曾經在多次行業低谷時期進行投資,事后證明為成功選擇,將關注差異化技術和未來技術應對挑戰。
OLED為2015年儲備利潤動力
南都記者在新技術產品現場看到,LG Display推出的智能手機用柔性OLED面板尺寸為6英寸,重7.2克,厚度為0.44毫米。此外,該款柔性OLED面板采用薄膜封裝技術,并在面板背面粘貼保護膜,使得面板可以彎曲,不易折斷。此前,兄弟公司LG電子和三星電子則剛剛在中國搶先推出了OLED電視。
“現在已迎來真正的OLED時代?!睂O永浚表示,預計到2015年OLED會達到規模發展,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我們預計2016年OLED面板將占到整個面板產業10%的份額。OLED市場正在形成,價格較高不可避免,目前LG Display正著力改善良品率,以盡快降低價格,實現產品普及?!?
這也意味著,短期內OLED還不能成為利潤動力。中華液晶網總監張新崗認為,OLED電視,以及手機柔性顯示面板今明兩年還難以形成明顯的利潤貢獻,預計2015年之后可以成為利潤動力,“相對來講,LG Display對未來技術做了比較大的儲備。OLED技術也是國內企業與其相距較大的領域。”
不過,今明兩年,LG Display和其他面板企業還要面臨行業景氣度不佳的影響。孫永浚表示,中國政府補貼政策結束,彩電市場有一定程度的萎縮,市場需求下降,今年第三季度因國慶促銷旺季的需求,有小幅增加。全年達到預期的銷售量和出貨量不會有什么問題,但行業整體趨勢未來不會有大幅度改善,“我們對市場持保守估計,預計明年會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
廣州項目投資不變
行業將面臨供過于求的情況對于面板投資也產生影響,近日還有傳聞指LG Display和三星開始壓縮中國面板投資計劃,LG Display已計劃將廣州項目投資額調降至18億美元,產能也下修至6萬片/月。對此,LG Display業務支持中心高級副總裁李邦洙對南都記者強調,廣州項目承諾的投資不會改變,生產LCD面板的計劃不會改變,預計按計劃明年上半年投產、下半年實現量產,“但具體的產能還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采取相應的策略?!?
李邦洙表示,廣州工廠投產后主要用于生產TV用大尺寸面板,而在韓國本土不會再有大尺寸面板方面的投資,所以廣州工廠在LG Display整個戰略中的地位相當重要,“我們會將*新的技術應用在廣州工廠”。他還表示并不擔心LCD面板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在韓國本土的生產線部分會向OLED等新技術轉化升級,對于LG Display本身來講,LCD產能并沒有大幅增加。”此外,LG Display還表示,其他廠商也在將部分產能由LCD轉移至OLED,這也將降低LCD供給。
孫永浚稱,LG Display非常關注中國大陸面板企業的崛起,未來將加快步伐發展差異化技術,除了TV、顯示器、手機、平板電腦等主力領域,還將發掘公共顯示器、專業用顯示器和汽車用顯示器等新市場。短期聚焦于超高清、OLED等高端產品的策略,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可彎曲、可折疊、可卷曲、透明顯示、裸眼3D等各種顯示新產品都是面向未來的儲備技術。
市場說法
2014年面板市場現“降調”壓力
LG Display面臨的壓力之一在于國產面板的快速崛起。除了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8.5代線,國產面板企業還在積極投資新的生產線,包括京東方合肥和重慶的兩條8.5代線,據稱華星光電也有望敲定8.5代面板生產線第2期工程。預計明年的情況會較今年略差,價格大體將呈“降”調,好在新增產能不會太多,LG Display等企業仍有望保持盈利?!?K超高清等產品將是主要利潤來源。”
曲面電視“狂轟亂炸” 國內電視市場風向將轉?
目前,國內電視市場還在刮一場強勁的“智能風”,無論是傳統電視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都紛紛加入這場漩渦中,推出旗下的互聯網智能電視,“智能風”愈演愈烈。但就在此時,韓國廠商LG、三星相繼在國內推出劃時代的曲面OLED電視。對于國內電視行業來說,無異于一場全新的挑戰。
對于已經習慣性地忽略電視畫質、舒適度,只是專注于3D、云、智能等附加功能的國內廠商和企業來說,國際廠商發布曲面OLED究竟意味著什么?國內廠商又對曲面OLED電視持什么樣的態度?曲面OLED電視的發布、逐漸普及會對國內電視行業的未來產生怎樣的影響?
曲面OLED電視國內發布
在9月初的IFA國際電子展上,LG、三星等企業推出大尺寸曲面OLED電視,震驚業界和消費者。在新一代平板顯示產品與技術上,這些國際廠商再次走在了時代的前列。而且與以往中國大陸市場發布新品相對滯后,且價格昂貴的情況不同,此次LG、三星隨后就在中國大陸市場發布了*新的OLED電視產品。最關鍵的是不僅沒有加價,反而比海外市場價格更低。
就在近日,LG已經在國內發布了全球首款曲面OLED電視。同樣是55英寸,此前在韓國和美國率先發布,在這兩個市場上的價格折合人民幣在8萬元以上。而這次針對中國市場,LG大幅降低售價,目前在中國的官方指導售價為59999元。
三星也不甘落后,在LG之后,正式面向中國市場發布55英寸曲面OLED電視,來自三星方面的信息顯示,這款曲面電視的價格為54999元。
作為采用全新面板的電視,曲面OLED電視采用了OLED技術,即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與傳統LED技術相比,無需背光源照射,像素可自身發光。令屏幕每一點與人眼的距離保持一致,從而減少畫面形變,帶來更加完美的臨場感。具有超高對比度、超廣可視角度等特性,以及曲面、超薄的外形,顛覆了消費者對電視的固有觀念。
暗潮涌動,國內廠商表“不跟進”態度
普通消費者最能直觀地感受到OLED電視的亮點,它比普通LED電視更薄,畫面顯示效果更好,效果更出色,觀看體驗也更加良好。但對于LG、三星的大動作,國內廠商顯然沒有做好準備,畢竟在顯示技術上確實占據下風。而對于曲面OLED電視,國內廠商自然就只能持“不跟進”態度,乃至有的廠商對曲面OLED電視持懷疑態度。
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就認為多種面板顯示技術將長期并存,相互促進,應用各有側重,市場各有所需。也就是說,他并不認為OLED電視將會很快取代現在的LED電視。
長虹總經理葉洪林認為OLED電視對LED電視的替代效應并不明顯——除非在同類尺寸產品上OLED電視的成本保持在LED電視的1.2倍左右,但起碼在未來兩三年內還看不到OLED電視有替代LED電視的態勢。
創維新聞發言人李從想則認為目前國內廠商的著力點還是放在超高清和智能電視上,在研發OLED技術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但不管如何,國內廠商一直保持著對OLED技術的關注。
警惕!小心“不跟進”的后果
雖然國內廠商對曲面OLED電視持著種種負面態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已經在面板顯示技術上沒有跟上國際廠商的腳步。可以看到,國內廠商依然停留在以畫質革新為代表的4K電視和以互聯網應用為特色的智能電視階段競爭。更何況眾多涌進電視行業的互聯網企業連基本的LED電視市場都沒打開,遑論曲面OLED電視了。
曲面OLED電視在技術上已經成熟并已經在國內市場發布,這危險的信號值得國內廠商提高警惕。如果按照一般的降價速度,在不久的將來,三星、LG兩大品牌的曲面OLED電視價格降到15000元以內,那不論4K電視還是智能電視,都將面臨被搶占市場份額的危險——畢竟畫質還是電視的本質元素。
國內廠商必須加快技術研發,不能再“坐以待斃”,喪失追趕,乃至反擊的機會。要知道,不進則退,國內電視行業在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非常喜人,如果被曲面OLED電視打回原形,才是真正的貽笑大方。
來源:元器件交易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