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元年來了,哪些公司受追捧?
摘要:Mini LED近兩年受到業內廣泛關注。與小間距LED相比,Mini-LED顯示屏重要特征在于同等分辨率下尺寸繼續縮小,能夠實現更高的分辨率和顯示效果。小間距LED主要定位在商用100寸以上大顯示屏,而Mini LED實現了LED邁入100寸高清顯示時代,原本安裝的P1.2小間距4K屏替換為P0.59的Mini-LED顯示則分辨率可以提升到8K,即相同的面積下像素提升4倍,畫質更細膩,可顯示的信息更多,符合5G時代下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需求。
日前,不少企業都在持續加碼Mini LED產品,Mini LED市場需求增長空間極大。
業內認為,由于蘋果在消費市場的巨大號召力,蘋果發力Mini LED產品,將會引來上下游產業鏈的高度關注,引發市場同行的跟進、效仿,這一連鎖反應,會直接加速Mini LED元年提前到來。未來,隨著生產良率、技術的成熟以及更多終端產品的出現,Mini LED的普及率望加速提升,產業鏈公司望迎來機遇。
蘋果正在開發6款Mini LED產品
近日,有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稱,蘋果公司正在開發6款Mini LED產品,比此前預計的2款產品大幅增加,包括iPadPro、iMacPro、MacBookPro等6款產品。報告還表示:“Mini LED產品研發仍舊不受COVID-19病毒的影響,其商業化的能見度甚至超過了我們此前報告中的預期。未來5年,蘋果公司開發和推廣Mini LED的趨勢將會變得更加明顯。”
據了解,Mini LED能夠完整保留RGB三原色,色域范圍、對比度效果、薄厚度均可媲美OLED,在功耗、成本方面卻較OLED更低。
微星發布全球首款Mini LED筆記本
近日,微星搶先發布了全球首款采用Mini LED背光技術的筆記本產品Creator 17。
微星Creator 17擁有17英寸的Mini LED顯示屏,分辨率為4K,最 高亮度超1000nit,支持DCI-P3色域,同時,它也是首款符合HDR1000標準的筆記本。
Mini LED具有高色域、高對比度、高動態范圍等特點,同時體積更薄、更省電、壽命也更長,對比目前主流的OLED ,Mini LED在成本、功耗、體積、顯示效果等都具備優勢,相比MicroLED,Mini LED技術難度更低,更容易實現量產。
盡管Mini LED是過渡方案,但由于它實現了性能與量產、成本之間的平衡性,仍具有實用價值,手機、平板、顯示器、電視等等產品的面板,都可采用這一技術。2019年以來Mini LED顯示產品密集發布,蘋果、TCL、海信、華碩、群創、友達、京東方等巨頭紛紛推出Mini LED背光或類似技術的電視、顯示器、VR和車載顯示等終端產品。
晶電打入全球首款Mini LED筆電供應鏈
晶電Mini LED布局邁入收割,打入即將在下周開賣的全球首款Mini LED筆電供應鏈。Mini LED被視為新世代顯示器的主流,晶電布局多年,如今打響第 一炮,已有不少品牌廠看好其技術優勢,指名要求晶電成為Mini LED唯 一供貨商,后續訂單看增,挹注營運可期。
法人表示,以筆電背光為例,一臺筆電約需要1萬顆Mini LED芯片,一臺電視背光更是需要4萬顆,在品牌廠陸續采用Mini LED的趨勢下,看好晶電后續的Mini LED接單情況,將持續攀升,貢獻營運動能和拉升毛利率表現。
晶電近期訂單熱絡,3月營收攻上13.61億元(新臺幣,下同),月增約29%,為近五個月來高點,反映平板、筆電、顯示器背光需求升溫。晶電向來不評論單一客戶,只強調目前看來,4月接單情況相當不錯。
供應鏈透露,晶電是臺灣地區投入Mini LED技術的先驅代表,具競爭優勢,如今打入全球首款Mini LED筆電供應鏈,已有不少品牌廠唯 一指定Mini LED由晶電供應,并且要求Mini LED在臺灣地區制造。為了配合客戶,晶電規劃在明年上半年以前,將臺灣地區藍光產能95%轉成Mini LED。
Mini LED被視為新世代顯示器的主流,各大品牌廠都蓄勢待發推出采用Mini LED的終端產品。據報導,今年1月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上,品牌大廠微星展出的全球首款Mini LED屏幕筆電「Creator 17」,鎖定內容創作專業人士,開價1,799美元,將在下周三(15日)正式開賣。
供應鏈透露,提供此款筆電的Mini LED芯片供應商是晶電,晶電子公司元豐新科技則供應Mini LED光板模塊。
晶電強調,目前既有的Mini LED項目都在進行中,出貨給客戶端進行燒測的量比去年增加,看好市場在首款量產的Mini LED終端產品正式開賣后,有望刺激相關需求的提升。
報道顯示,采用Mini LED技術,讓屏幕內每一個LED的尺寸能不超過2毫米,也因為Mini LED擁有高亮度、高對比的高顯示效果,可以呈現出更多色彩的層次。
京東方開發2048分區Mini LED背光面板
Mini LED顯示技術目前已成為國內廠商開發的重點,京東方正在開發一款27寸4K顯示器,用上了2048分區Mini LED背光。
京東方的Mini LED技術開發已經有段時間了,目前正從第 一代以PCB為背板的Mini LED轉向第二代的矩陣玻璃背板的技術,能夠支持更多的調光區域。
據悉,京東方正在研發一塊27寸的4K顯示面板,支持64x32陣列,也就是2048分區的Mini LED背光,亮度可達650nit,峰值亮度可達1000nit,支持HDR。
除了亮度之外,這款顯示器的其他指標也非常高,10bit面板,支持99% DCI-P3色域。
不過刷新率及響應時間兩個指標沒有提及,如果是144Hz高刷及4ms內的響應速度,這個顯示器就非常完美了,游戲、工作全能。
當然,Mini LED顯示器價格恐怕也不會低,畢竟現在還沒有大規模量產的,成本是個問題。
華燦光電深度介入Mini LED產業鏈
2019年下半年起,華燦光電對產品進行戰略調整布局,聚焦LED芯片主業,發力Mini LED和Micro LED新型顯示高端市場,繼續保持和擴大公司在LED領域的龍頭地位和競爭力。華燦光電預計2020年下半年Mini LED需求量將逐步提高。2019年以來,海信,TCL,康佳,宏基,友達和京東方等巨頭紛紛推出了Mini LED背光電視,顯示器,VR和車載顯示等終端產品和解決方案,Mini LED市場需求增長空間極大,芯片龍頭廠商最為受益。
華燦光電是最早進入Mini LED領域研究的廠商之一,是市場上少數幾個掌握小尺寸倒裝技術,同時又掌握顯示芯片技術的企業,率先解決Mini LED在COB應用時的分光問題和高灰階顯示問題,紅光Mini LED產品的可靠性和良率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公司積極利用產品和技術的領先地位,在和模組廠家合作的同時,還和終端品牌廠家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成為了行業重點客戶Mini產品的唯 一合作伙伴。深度介入Mini LED產業鏈大大加強了公司在Mini LED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同時公司已經儲備好了新一代的Mini LED芯片技術,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可以應用更小間距的顯示,市場領先優勢明顯。
華燦光電表示,未來LED市場份額必將更多的向龍頭企業集中,未來的市場機會在于公司技術進步和市場布局的持續強化,結合公司優勢深度挖掘細分市場需求,才能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
惠特科技動能來源于Mini LED相關設備
全球最大LED量測及分選設備制造商惠特科技今年一季度在疫情沖擊下,業績表現仍相對穩定。公司表示,主要是客戶若臨時取消訂單、會產生違約金,所以短期內疫情對于公司的營運沒有太大影響。不過,中長期來看,惠特坦言,下半年的市場需求和營運展望,可能要等到6、7月以后,才能夠比較明朗了。
歐美地區疫情嚴峻,何時能夠趨緩無法預知。如果全球經濟終端消費需求持續下滑,整個產業鏈的沖擊勢必會從下游一路向上蔓延,設備商最終也會受到影響。
惠特今年上半年LED相關設備除了Mini LED帶動一些新需求外,傳統LED制程設備也照計劃在出貨。
LED分選機、點測機今年主要動能預期將來自Mini LED相關設備訂單。最近幾年惠特這部分機臺年銷量大約都在2600臺以上,目前總產量已來到3000臺,順利的話2020年應可保持成長。
另外,雷射精密加工設備因為去年基期較低,今年以來接單狀況明顯成長。至于代工服務(LED后段檢測等等),依照客戶要求,預估下半年成長力道較大。
Mini LED量產元年,哪些廠商備受關注?
TCL科技近日表示,TCL華星于去年8月全球首發基于Mini-LEDonTFT的MLED星曜產品,是全球首款采用a-Si驅動Mini-LED陣列產品,預計將于今年二季度實現量產。Micro LED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重要分支,目前的主要難點在于巨量轉移技術,公司與三安的合作也將聚焦此技術難點的解決方案,同時推進在LED芯片研發,檢測與修復,彩色化技術等方面的技術協同。
此外,晶元光電、隆達電子、聯合光電、億光電子和宏齊科技等多家LED廠商近期都在改造或新建生產線,計劃將產品升級為Mini-LED元件,主要包括Mini-LED芯片、細節距顯示器及背光單元。
Mini-LED近兩年受到業內廣泛關注。與小間距LED相比,Mini-LED顯示屏重要特征在于同等分辨率下尺寸繼續縮小,能夠實現更高的分辨率和顯示效果。小間距LED主要定位在商用100寸以上大顯示屏,而Mini-LED實現了LED邁入100寸高清顯示時代,原本安裝的P1.2小間距4K屏替換為P0.59的Mini-LED顯示則分辨率可以提升到8K,即相同的面積下像素提升4倍,畫質更細膩,可顯示的信息更多,符合5G時代下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需求。
Mini LED背光大幅增加了LED芯片的消耗,平均每臺Mini LED背光產品在現有技術下需使用數千至數萬片Mini-LED芯片。按照相對保守的滲透率和使用量估算,CINNO Research預估至2023年,僅大尺寸電視、顯示器、車載顯示三個市場就將給Mini LED背光貢獻的產能需求折合4英寸片產能約為145萬片。若單臺使用顆數不變,滲透率每增加1%,還將增加17萬片4”片產能需求。
根據Yole預測,到2023年,Mini-LED智能手機、汽車顯示屏、電視和顯示器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2410萬部、3570萬部、640萬部和1450萬部。
根據GGII的預測,2018年Mini-LED的應用市場規模約3億元,2018-2020年Mini-LED有望保持175%左右的增長,2020年Mini-LED市場規模將達22億元。
A股上市公司標的有:TCL科技、京東方、三安光電、聚飛光電、國星光電、萬潤科技等。
上游芯片廠商方面,華燦光電、三安光電等Mini-LED相關驅動產品,目前已經進入出貨階段;中游封裝廠商包括國星光電、宏齊科技、瑞豐光電的產品已完成驗收開始出貨;下游的面板廠商中,京東方、TCL華星布局了Mini-LED相關產品。
華金證券表示,Mini-LED技術趨勢逐漸明朗,市場規模進入高速增長的初期階段,超高清顯示產業政策和品牌終端廠商的布局有望加速Mini-LED規模化量產,LED顯示由此進入產業新周期。在Mini直顯領域,延續小間距的成長邏輯,來自下游P0.X顯示屏的訂單需求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景氣。
華創證券指出,2019年以來,Mini-LED背光終端產品密集發布。蘋果、TCL、海信、華碩、群創、友達、京東方等巨頭紛紛推出Mini-LED背光或類似技術的電視、顯示器、VR和車載顯示等終端產品。在背光和手機終端等電子產品的推動下,Mini-LED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廣發證券認為,在蘋果等品牌引領下,2020年Mini-LED應用有望迎來快速增長,為LED行業帶來可觀新增需求并助力行業供需關系逐步反轉,看好LED產業鏈各環節龍頭廠商在Mini-LED新需求拉動下的成長機會。首先建議關注芯片環節的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封裝環節的聚飛光電、國星光電、瑞豐光電;同時也建議關注集成應用端的洲明科技、利亞德。
來源:廣東LED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