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IPO財務專項檢查結束 LED企業的上市之路如何?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3-10-12 14:14
關鍵字:IPO 上市公司

摘要:對于發展壯大中的LED企業來說,最近幾年嚴峻的行業形勢,其生存艱難程度難于上青山呀,而IPO在很多LED企業看來也就成了可以活下來、做大做強的“康莊大道”。

    對于發展壯大中的LED企業來說,最近幾年嚴峻的行業形勢,其生存艱難程度難于上青山呀,而IPO在很多LED企業看來也就成了可以活下來、做大做強的“康莊大道”。


  所以長久以來,不少LED企業“順風順水”IPO上市成功,也正因為這樣,IPO面臨不得不改革的問題。2012年底,IPO被迫暫停。




  對于證監會停發IPO,讓排隊上市的不少企業陷入了曠日持久的等待中,企業不僅要接受證監會最為嚴格的審查,還要面對高額的成本壓力以及來自投資方、PE的資本壓力。這些問題在LED行業中表現尤為突出,有部分LED公司因為沒有及時成功走上IPO成功之路而倒閉。近日IPO財務專項現場檢查工作已完成,未來的LED的IPO之路又是如何?


  產業變形


  2010年伊始,LED產業開始進入瘋狂投資階段,特別是上游外延芯片領域,由于需要投入的資金量較大,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項目比比皆是。但是,經過了近兩年的瘋狂投資,LED市場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已相當嚴峻。


  由于前幾年LED行業投資過熱,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競爭慘烈,價格戰紛起,整個行業進入微利甚至無利可圖的時代。多數LED企業包括上市公司開始出現盈利下滑的勢頭,部分LED公司還因資金鏈斷裂而出現老板跑路、企業倒閉等狀況。


  2011年,中國LED產業簽約規劃投資額約為1945億元。其中,外延芯片項目總規劃投資額達890億元左右,占比46%;藍寶石襯底項目規劃投資額達37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64%。


  2012年,中國LED產業新增規劃投資額約為1003億元。投資熱點已經由前兩年的上游藍寶石襯底、外延芯片領域轉移至下游應用照明領域。


  即使是已經上市的LED企業也未能幸免。年報顯示,2012年超過七成的LED上市公司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即使到了2013上半年,行業復蘇,但是根據GLII數據顯示,主要上市公司中,除了下游照明企業凈利潤有所增長,上游芯片和中游封裝企業依然延續了去年“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主要還是因為LED行業競爭激烈,產能過剩帶來產品價格下降明顯。”GLII研究總監張宏標認為,除了LED行業的產能過剩,照明應用的市場需求仍未充分釋放也是LED企業未能取得佳績的重要原因。


  上市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眾所周知,在國內IPO上市絕對是個漫長、痛苦的過程。目前國內上市實行審批制,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此時考量的不只是企業自身的實力,還有很多不足為人所道的東西。


  要得到批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盈利能力方面,要求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業,最近3年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最近3年現金流凈額累計超過5000萬元,或營業收入累計超過3億元。


  除此之外,證監會發審委還會考慮企業所處的行業是否已經過剩,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以及募集資金的投向是否符合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產業等一系列問題。


  許多上市被否的企業都是因為持續贏利能力、規范運作、財務會計、獨立性、主體資格、募集資金運用和信息披露等問題無法得到發審委的認可。


  投資商紛紛對LED企業保持觀望,不再增加新投資,而以上是LED企業業績大變臉則讓證監會發審委對LED企業上市也開始嚴格審查。


  據證監會網站統計,以LED相關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中,2013年度已終止審查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名單為大連路明發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立翔藝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翠濤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計6家LED公司。


  這些企業有的是因為業績未達標,有的則是因為證監會財務核查風暴,紛紛主動終止了上市進程。


  產能過剩并且分布不均,使得中國LED行業存在嚴重扭曲的狀態,地方性產業布局與產業鏈沒有形成很好的分配與協調。如今IPO卡關,LED行業大環境雖有改善,但并不能完全得以凈化,LED企業該如何在這樣的等待中繼續生存之道?


  IPO財務專項現場檢查工作完成 268家終止申請


  為切實推進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提高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財務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證監會于2012年年底啟動首發公司財務會計信息專項檢查工作。本次工作歷經發行人及中介機構自查、發行審核部門對自查報告進行審閱、證監會組織經驗豐富的會計師進行抽查等三個階段,目前現場檢查工作已完成,相關意見陸續反饋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


  本次檢查過程中,共622家企業提交自查報告,268家企業提交終止審查申請,終止審查數量占此前在審IPO企業家數的30.49%。通過對自查報告的審閱及抽查工作,發現部分企業存在財務基礎較為薄弱、內部控制質量有待提高、會計處理不恰當、招股說明書財務信息披露針對性不足等情況;部分中介機構在執業過程中未嚴格遵守執業準則,核查程序不到位,未能保持必要的執業敏感和謹慎性等情況。對這類問題,發行監管部門會通過反饋意見向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明確提出,要求整改落實。檢查中還發現個別企業存在體外資金循環、虛構交易或代墊成本、虛增業績等違法違規問題的線索。其中,河南天豐節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秋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已移交稽查部門,其他涉及弄虛做假的公司,發行監管部門將嚴格對照相關立案標準,符合標準的,將移送稽查部門。


  開展財務專項檢查工作,核心目的是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提升誠信意識,切實履行信息披露和盡職調查責任。專項檢查中,要求相關中介機構對照監管規則和執業規范切實履職盡責,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予以查處,促使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合規意識和責任意識有所提升。但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提高首發信息披露質量是一項需要長抓不懈的任務,不會通過一次專項檢查活動就解決全部問題。中介機構作為重要的市場參與主體,應不斷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完善并實施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嚴格遵守首發各項規則要求,切實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今后,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監管工作,提升發行監管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充實和細化首發信息披露規則,強化披露要求;二是建立監督檢查的長效機制,在發審會前對中介機構底稿進行抽查;三是要求保薦機構加強內核制度建設,將原由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門主持的問核工作關口前移;四是進一步加大社會監督力度,將預披露時點提前到受理即預披露;五是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目前稽查部門已制定了立案標準,發行監管部門將總結日常監管經驗,特別是本次專項檢查積累的經驗,認真執行立案標準,發現重大違規線索,立即移送稽查部門。


  整合潮“秋”風再吹


  近日,中國電器考量未來策略發展需要及提升市場競爭力,2013年10月8日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公開收購LED封裝廠啟耀光電的普通股股權。擬收購約60%,約1.6億股的啟耀光電股權,收購價格為每股新臺幣0.8元,總收購金額約新臺幣1.28億元,收購期間為10月9日至11月18日,在取得公平交易委員會核準的情況下,預計在年底前完成所有公開收購的交易作業。


  中國電器從電燈泡傳統制造業起家,以“東亞照明”品牌成為臺灣照明產業的龍頭,近年來也積極切入LED照明市場,在臺灣LED垂直整合廠隆達并入威力盟后,中電已成為隆達的最大法人股東,而這次再度出手收購群創集團的LED封裝廠啟耀。


  中電指出,期望藉由本次公開收購計劃,跨足LED封裝制造,同時掌握LED照明上游關鍵技術,形成LED照明上、下游供應鏈一條龍、技術資源整合,大幅提升競爭力,并提高銷售與獲利能力。


  LED封裝廠啟耀目前的兩大股東分別是奇美實業與群創光電,奇美實業持股比重達39.2%、群創則為23.8%,而啟耀的營收來源也源自背光業務,占比高達9成水準,僅約1成為照明業務。據悉,啟耀2013年已提列CCFL固定資產損失,目前也正進行佛山與馬鞍山廠房清算,預計將制造中心拉回臺南。


  在完成本公開收購后,中電表示,將繼續支持啟耀光電現有經營團隊,使其繼續經營啟耀光電目前的營業項目及各項業務,短期內并無調整啟耀光電內部組織架構、業務計劃、財務狀況或生產的具體規畫。


  中國電器發言人李宗龍表示,本件公開收購將使中國電器及啟耀光電進一步擴展業務范圍,并協助創造新策略商機。未來,雙方將視市場狀況,進一步強化彼此之上、下游供應鏈關系,使雙方更有機會與能力在國內外市場提供多元的產品,提升彼此收益,連帶使其客戶受惠。




來源:OFweek半導體照明網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