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2018影院慘狀:萬達凈利僅增0.3%,星美3/4店關停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8-12-12 17:42
關鍵字:影院

摘要:年初在接受采訪時,星美實控人覃輝表示2018年星美控股旗下影院會從365家增加到450家,但愿望實現前惡果已經長出來了。

1.png

年初在接受采訪時,星美實控人覃輝表示2018年星美控股旗下影院會從365家增加到450家,但愿望實現前惡果已經長出來了。


據此前媒體了解的信息,星美每家停業門店欠員工的總薪酬均在二十萬元左右。按365家影城四分之三停業來算,光欠薪合計就高達約5500萬元。


曾經非常有行業地位的一家影投公司,如今卻成了一個連員工工資都給起的爛攤子。


從2016年開始,電影行業的票房暴漲結束。至今過了快兩年,也沒有好轉。


截止11月29日,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近562億。還剩一個月,如果12月單月票房能超過38億,全年總票房將突破600億,年增長率約7.3%,介于前年的3.73%和去年的13.45%之間。如果12月大盤不給力,年增長率會更難看。

2.png

電影大環境不好,會影響到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經營者,不僅投資制作電影的公司業績普遍不理想,被認為風險已經相對很低,靠放電影穩分票房收益的影院,有些也過得很不好,尤其是那些前幾年跑馬圈地快速擴張的。可以說,曾經步子邁的有多大,如今蛋就扯的有多疼。


比如一直遙遙領先,穩當行業老大的萬達影院,今不如昔,優勢不再,凈利大降。而另一大影投知名品牌星美則遭遇了重創,影院大量關停、欠薪被追討,麻煩不斷,成了行業“老賴”。


有實體資產的放映端,也像只有個空殼的投資制作端一樣,到了一個洗牌和價值重估的階段。


“老大”萬達:場均人次連年跌

前三季凈利僅增0.3%


萬達這些年來一直是影院投資公司里的龍頭,年票房一直遙遙領先,穩居行業第*。但是,年票房受每年的新增銀幕數、平均票價等很多非穩定因素影響,實際上無法作影投之間的對比。不過,倒有一項數據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就是場均人次。


在2015年,影市最火爆的時候,萬達影投旗下影院的場均人次是40,而排在第二的大地影院是27。但是萬達影院的場均人次每年下跌的很快,2016年32,2017年26,到2018年跌到了22。而大地影院這三年來的場均人次分別是19、18、17,相對很穩定。

3.png

同樣場均人次跌幅較大的還有耀萊影城和中影投資,耀萊影城比萬達跌的還要快,場均人次從2015年的46跌到了2018年的21,中影投資介于萬達和耀萊之間,算是下跌的里面比較堅挺的,2018年場均人次26,是前八大影投公司里*高的。


看整體的趨勢,萬達、耀萊、中影等曾經領跑的,如今的頭部優勢相比幾年前已經大幅減弱,影投之間的場均人次逐漸在拉近,呈現出“大家都差不多,大家都不好過”的局面。


當然,場均人次的降低跟快速擴張不無關系,很多新建的影院,尤其是在小城市或非熱門購物中心的影院,在攬客方面才起步,不穩定,會拉低影投整體的場均人次。


2014-2017年,萬達影院國內每年新增的銀幕數分別為369塊、570塊、994塊、1444塊。2018年雖然增速放慢了,但前十個月還是新增了491塊。

4.png

截至2018年10月底,萬達共擁有直營影院573家,銀幕5062塊。截至2014年底的時候,是182家影院,1616塊銀幕。銀幕數四年時間增了三倍多。而全國電影總票房四年時間只增長了兩倍。


大肆擴張的結果是單銀幕產出不斷下降,萬達影投2014年的平均單銀幕產出為260.42萬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倍。到2017年跌為161萬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6倍。


主營業務電影放映收入的毛利率也在不斷下降。上市前的2014年,萬達影城觀影板塊的毛利率為19.68%,此后一路下滑,至2017年跌到12.06%。2018半年報公布的*新毛利率為14.46%,而另外兩大附屬板塊廣告和商品銷售的毛利率分別為68.3%和60.8%。

5.png

這一系列變化最終體現在了財報里。2018年前三季度,萬達電影(由萬達院線更名而來,主體為萬達影院資產)營業收入109億,同比增7.06%;凈利潤12.68億,同比僅增0.31%。而2015-2017年,它的年度凈利潤增幅分別為48%、15%、11%。

6.png

萬達電影曾經的股價很高,是A股影視板塊的頭部上市公司。后來,王健林想把萬達影視資產注入萬達電影,結果停牌時間一拖就是一年零四個月,毫無實質性進展。復牌后,在熊市里躲了太久的萬達電影股價暴跌,總市值從609億跌到了如今的372億。


雖然經歷了很多波折,但是萬達還是沒放棄,想把影視資產并入。不過,萬達影視的估值經過多次下調,如今下調到了110億元。但是萬達影視的業績對賭卻調高了,承諾2018-2021年年度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63億、8.88億、10.69億、12.74億,年增長率預期分別為16.38%、20.38%、19.18%,要連年穩增。但在影視行業遇冷的當下,能不能完成這樣的高承諾業績,不少投資者會有疑問。


原本的影院資產盈利能力下降,要注入的影視資產本來風險就大,且存在被監管層否決并入的風險,如今372億市值的萬達電影,還要繼續等著被市場定價。


“老賴”星美:預估3/4影城已停止經營

欠薪遭員工追討


從經營數據看,星美影城曾經是非常輝煌的,2015年的時候,僅次于萬達、大地、金逸,年度總票房在影投公司里排第四。

7.png

但是從2016年就開始滑落了。那一年,星美影投的年度總票房排名跌到了第六,萬達、大地、橫店等雖然增幅不大,但總票房都在漲,而星美從16.63億跌到了14.20億,跌幅14.6%。


2017年,星美年度總票房同比反彈增12%。排名回到第五。


但到了2018年,又下去了,排名跌到了影投里的第七,票房收入相比其他在增長的影投大幅下滑。比如,截止2018年11月,萬達、大地、橫店等的票房都已經和去年基本持平,或者超過去年,星美10.87億,和去年的15.93億比,差了5億,嚴重掉隊。

8.png

這源于星美的危機。據此前的報道,星美旗下很多影院因為拖欠片方的電影分賬款,拖欠影城房租、物業費,拖欠員工工資、社保等,已經只能靠放老片為生,或被迫關停了。其中不少還被列進了“失信”名單,成了欠錢不還的“老賴”。

10.png

根據貓眼購票平臺的信息,北京4家星美影城,世紀金源IMAX店和世界城店已經沒有排片信息了,西紅門店只有《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滴答屋》、《冰封俠:時空行者》三部片在排映,只有分鐘寺店在正常排映當下的熱門新片。


世紀金源IMAX店是星美的一個招牌店,已經被商場物業強制斷電封停,并貼了要求搬離告示,原因是拖欠房租、物業費。

11.jpg

其他城市的影城也都是類似的情況。上海的9家影城,只有正大IMAX店和金山百聯店還在正常營業,其他7家店都已停止了排片。深圳7家店只有3家店還在排片。廣州6家店只有1家店還在排片。


二三線城市的影院,狀況也都同樣糟糕,或者更糟。

12.jpg

一份內部談話記錄顯示,星美惠州陳江店從今年6月份開始拖欠物業各項費用達38.26萬元,物業多次催繳,要求最低支付10萬元;星美常德久光店欠物業房租67.31萬元,水電費8.28萬元,物業已多次發函催交,并于11月12日強行撤場;星美天津盛林店拖欠物業費用共計89.24萬元,物業催繳無效已于11月10日封店。


從月度排映場次數據看,過去一年,星美影投旗下影城的月排映場次最低都在21萬場以上。今年前三個月,也基本正常。但是從4月開始,月排映場次開始逐月走低,從4月的20.7萬場跌到了8月的14.7萬場。然后9月開始突然暴跌,一下子跌到了7.1萬場。10月是8.1萬場。11月是5.4萬場,創下新低。如果跟之前的最低21萬場比,砍掉了近四分之三。

13.png

也就是說,預估星美四分之三的影城都已經停止排片了。


星美影城這幾年擴張速度非??欤绞桨ㄐ麻_、并購等。截至2017年底,星美擁有影城365家,銀幕數2290塊。而兩年半前,星美控股201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擁有影城增至130家,銀幕數超過1000塊。也就是說,銀幕數兩年半增長了2.3倍。而全國電影總票房從2015年-2017年只增長了不到19%。


年初在接受采訪時,星美實控人覃輝表示2018年星美控股旗下影院會從365家增加到450家,但愿望實現前惡果已經長出來了。


據此前媒體了解的信息,星美每家停業門店欠員工的總薪酬均在二十萬元左右。按365家影城四分之三停業來算,光欠薪合計就高達約5500萬元。

14.png

曾經非常有行業地位的一家影投公司,如今卻成了一個連員工工資都給起的爛攤子。

來源:中國電影產業 作者丨哈麥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