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磅大戲《雷士風云》十大精彩鏡頭回顧
摘要:雷士照明“宮斗”應該算得上是2014年度LED行業的重磅大戲了,但凡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大家的神經。4個月以來,王冬雷和吳長江從甜蜜盟友到感情破裂,文戲武戲輪番上演,發布會、微博各自“斗法”,劇情跌宕起伏,引發業內外人士競相“追劇”及吐槽。
雷士照明“宮斗”應該算得上是2014年度LED照明行業的重磅大戲了,但凡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大家的神經。4個月以來,王冬雷和吳長江從甜蜜盟友到感情破裂,文戲武戲輪番上演,發布會、微博各自“斗法”,劇情跌宕起伏,引發業內外人士競相“追劇”及吐槽。在多番劇情發展下,吳長江“節節敗退”,王冬雷逐步贏得了斗爭的勝利。這不,快過年了,*新的消息是,吳長江被惠州警方刑拘了,可能一代梟雄要在牢里“過年”了。下面,小編來帶大家回顧下2014年度這出雷士宮斗戲十大精彩鏡頭。
前情梗概:
吳長江與王冬雷的故事起源于2012年。那時,雷士第二次爭奪控制權的斗爭接近尾聲。吳長江為第*大股東,但閻焱、朱海分別所代表的軟銀賽富和施耐德的股份加起來超過了吳。當年5月,閻焱出任當時雷士的董事長,吳長江任公司六人過渡委員會主席。
盡管吳表示自己委曲求全,只想著挽救雷士,但心有不甘。當年10月,德豪員工李超(前雷士員工)找到雷士副總裁楊文彪,由后者牽線吳與王冬雷弟弟王冬明在廣東惠州進行了首次洽談。雙方一拍即合,當王冬雷兄弟倆人提出與吳成為一致行動人時,雙方就確定了奪回雷士控制權的目標。
吳計劃讓王冬雷去二級市場購買雷士的10%股票,再加上他的股權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改組雷士董事會。此時,王冬雷為了合作順利提出讓吳與他進行捆綁交易,即吳將自己的雷士大部分股票轉讓給德豪,王將德豪的相等股票轉讓給吳。簡而言之,德豪成為雷士第*大股東,吳成為德豪的第二大股東,他基本失去雷士的直接股份。
吳長江擔心日后生變,他另外與王冬雷簽訂了一份四五頁紙的協議。協議雙方分別是德豪、王冬雷、吳長江及其控股的英屬維京群島NVCInc公司。主要內容是雷士由吳主導,王不干涉,德豪由王主導,吳不干涉。當年12月25日,雙方完成換股交易。
同時,王冬雷與另外一名核心人物雷士執行董事朱海私下達成協議,共同完成這場精心策劃的“宮廷政變”。結果,閻焱辭去董事長職務,吳與王在公司的董事席位過半數。由王冬雷出任董事長,吳長江任CEO。彼時,雙方都期待著未來能將雷士打造成為LED行業全球第三名的知名企業。
注釋解讀:
恩愛期不到2年,雙方感情出現“裂變”。正所謂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段產業雙雄的強強聯合、產業加資本的金玉良緣,因利而和,也因利而爭。在雷士照明公司的利益共同體之上,一旦觸及理念不合、戰略差異甚至合作伙伴的氣質迥異,往往只能用內訌這一種內部消耗的方式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野蠻生長”作上一個喧囂的注腳。“吳王”內斗悄然拉開序幕。
吳長江被罷黜 “拆伙”上演全武行
8月8日晚間,雷士照明公告董事會罷免吳長江CEO職務,同時任命王冬雷擔任臨時CEO。繼而,王冬雷在接管公司董事長職務,交接公司營業執照、公章、財務章時與吳長江之間爆發肢體沖突。雷士吳長江兩個助理和司機被打,兩助理被打成重傷在醫院。組織打人者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被公安抓走。
同時,雷士照明公告顯示,吳長江先生最近告知董事會的多數成員,其于二零一二年代表本公司的附屬公司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山東雷士照明發展有限公司、重慶恩維西實業有限公司和中山圣地愛司照明有限責任公司各簽署一份許可協議。協議授予三家公司使用雷士品牌權利,為期20年。該項授權發生在2012年雷士照明股東變化之前,現有董事會的多數成員之前不知悉所謂許可協議的存在。
公告中亦提及董事會多數成員認為吳長江繼續擔任雷士照明的執行董事以及首席執行官、吳長勇、穆宇、王明華擔任副總裁將有悖于公司及股東的最大利益。
媒體戰隔空掐架 “吳王”對簿公堂
武斗暫告段落,文斗隨即開鑼,吳、王二人隔空對罵,互指對方要掏空公司,臺詞雷人。8月11日下午吳長江及王冬雷分別于重慶與北京召開記者會,公布對方“罪狀”,雙方都在指責對方要掏空公司以及動用武力;吳長江指稱王冬雷不遵守兩個人之間的協議;而王冬雷則出示錄音證據,稱吳長江欠下4億賭債,每月的利息就有上千萬。吳長江則全面否認了有關賭債的質疑。8月20日下午,吳長江在新浪微博曝光與王冬雷所簽協議,稱“王冬雷通過一紙欺詐式協議,騙取信任獲得雷士的股權置換,而后出爾反爾對協議概不執行,如今變本加厲拿雷士來賭德豪”。 吳長江表示:“王冬雷利用媒體侵害我的名譽權,以侵占獵取雷士董事會欲致雷士品牌于傾覆。重慶、萬州、惠州法院已受理相關訴訟。”
經銷商兄弟集體倒戈 吳長江“哭吧哭吧不是罪”
在吳長江再度被罷免CEO一職后,吳長江依法炮制,公開表示稱,如果不恢復自己的職位,誰都指揮不動這些經銷商。不過,事態的發展似乎出乎了吳長江的意料,一年前還抱團“挺吳”的經銷商隊伍,如今卻大面積的“倒戈”,成為王冬雷的支持者。王冬雷方面8月13日出示了一份聲明,聲明顯示,半數經銷商簽名支持董事會罷免吳長江的決議。
運營商方面,王冬雷稱,雷士照明共有37家運營商,目前已簽署聲明支持雷士董事會決議的運營商已達33家,占運營商總數的90%以上,同時也占雷士銷售總額90%以上。雷士供應商里有吳長江先生的親屬及其他親近人,這些人或許會對雷士供應鏈產生一些影響,公司已有預案。且雷士絕大多數供應商也表態,支持雷士的發展,與雷士共渡難關。
工廠停產 吳長江曝光“秘密協議”大反擊
風波愈演愈烈,已經造成公司經營運作的混亂。雷士照明萬州工廠于8月11日起開始停工。8月20日,以王冬雷為董事長的雷士照明董事會發布公告稱,暫停公司重慶總部的運作,并在惠州公司建立臨時總部。與此同時,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在其微博上曝光了與王冬雷在2012年底的“秘密協議”,并表示已經向萬州、惠州和重慶法院提起訴訟,且法院已經受理。
吳長江22日上午再次更新其新浪微博,公開質疑德豪潤達做假賬,并呼吁投行出手干預。其微博稱,德豪潤達長期以各類手段套取政府補貼、虛假增發、套利發債等,以及市場運營無章法公司賬面巨虧,多年來被媒體廣泛關注的虛增銷售、作假利潤等違規事實,證監會的調查處罰或因隱蔽欺騙而不力。隨后一條微博中,吳長江呼吁,“高盛、軟銀賽富、施耐德不能再沉默了”。
吳長江背信上市公司利益 被指涉嫌“三宗罪”
9月10日,雷士照明召開媒體發布會,稱雷士照明前董事吳長江違規進行抵押擔保,使雷士照明遭受1.73億巨額損失,或因此涉嫌挪用資金罪或職務侵占罪;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雷士照明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談鷹也談到,公司獨立調查委員會在調查吳長江違規抵押行為時,曾遇到銀行不配合的情況,也有可能某些銀行涉嫌違規,所以整個調查在取得銀行配合方面,還存在一定阻礙。據合同影印件顯示,吳長江在中國銀行重慶大渡口支行通過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賬戶,先后于2013年11月29日、2013年12月3日、2014年7月18日三次進行過違規擔保。
9月11日,雷士創始人吳長江在北京召開雷士照明媒體通氣會,會中針對資本方王冬雷一個多月以來的“攻擊”,吳長江拿起法律“武器”作出強有力的“回擊”,嚴正指出王冬雷的指責是“明顯的構陷”,并以四點理由陳述其三家公司的商標許可是合情合法的。
兩個雷士總部 “吳王”雙方對峙不下
“吳王”雙方各自占據一個總部,互相指控,雷士處于分裂狀態。雷士惠州臨時總部派往重慶的管理人員至今無法進入重慶雷士辦公樓,而萬州方面在吳長江的指示下向經銷商供貨,則被指“以貨抵債”。
王冬雷稱,如有必要,公司將在惠州、浙江兩大基地擴大生產線,可以在未來一到兩周內取代萬州工廠供貨。但出于保護上市公司資產和工人利益,仍希望得到萬州政府支持,保全萬州基地。
在雷士惠州生產基地內,“大量招聘”的廣告牌十分醒目。惠州雷士廣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饒小蓮表示,惠州基地仍有閑置的車間廠房,如果全部投入使用,擴大的產能將是現在惠州基地的30%至40%,“完全可以覆蓋萬州基地產生的影響”,但至于何時實際擴大產能,則“還要根據萬州下一步的動作來定。”
吳長江一方面嘗試運轉萬州基地,一方面作出針對王冬雷的多項起訴。針對吳長江的海外起訴,王冬雷表示自己并沒有收到傳票,“他(吳長江)知道他100%敗訴,所以只是說個故事給大家聽而已。”同時,王冬雷所在的惠州生產園區內加強安保管理工作,從當地保安公司找了人,為的是防止吳長江突襲。
王冬雷奪下“萬州工廠” 變更為雷士法人
萬州工廠爭奪戰過程如下:
9月14日下午,“爭斗”爆發,德豪潤達董事長兼雷士照明臨時CEO王冬雷派了十幾名人員及多輛汽車到萬州工廠門口堵門封路,阻止工廠發貨。現場工人在與相關人員交涉過程中,被王冬雷派去的車輛撞傷。
9月16日,為阻止萬州工廠正常供貨,王冬雷再次派人用泥土車封雷士萬州工廠的門,引來當地政府出動20多輛的特警介入解決。
10月9日,王冬雷在其微博曬出雷士照明(中國)的新營業執照,宣告自己已成為雷士照明(中國)新法人的事實。10月21日,王冬雷又在其微博宣布,雷士董事會已于10月20日順利接管位于重慶南岸的雷士中國總部,并“不日將實現對萬州基地的接管”。
10月31日,雷士照明在惠州公司召開運營商大會,參會的36家一級運營商向重慶市政府發出公開信,指吳長江非法占有雷士萬州基地,要求重慶方面督促其歸還。同時,上述運營商聲稱曾向吳長江借出大量款項,要求雷士照明公司協助催討債務。
11月3日早上,王冬雷微博爆出雷士照明已經成功接管萬州基地的圖片。截至目前,王冬雷已經成功接管惠州、浙江、上海、重慶萬州四大生產基地,全面掌握了雷士照明的控制權。
吳長江違規擔保挪用巨額資金 大傷雷士股東利益
8月,吳長江與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陷入公司控制權之爭,王冬雷指責吳長江在雷士照明董事會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違規擔保,可能使雷士照明遭受1.73億元巨額損失。10月22日,惠州市公安局正式對“吳長江等人”涉嫌挪用資金立案。
11月6日晚間,雷士照明發布公告稱,在公司前任董事長吳長江與三家銀行簽訂的數份質押擔保協議中,公司有逾5億元人民幣遭提取或凍結。
根據公告內容顯示,在2014年8月底前,吳長江與首家銀行簽訂了3份質押協議,為重慶雷立捷事業發展有限公司、重慶華標燈具制造有限公司和重慶江特表面處理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提供貸款擔保,提取約2.3億元人民幣。
而在與第二家銀行簽訂的5份質押協議中,吳長江為重慶華標燈具制造有限公司、重慶無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重慶雷立捷事業發展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提供貸款擔保,提取約1.65億元人民幣。
在與中國銀行重慶大渡口支行訂立的擔保協議中,吳長江于10月從中銀大渡口開立的單獨銀行賬戶中提取約1.54億元人民幣。
上述被提取的金額約為5.49億,除此之外,另有5300萬元被法院凍結。
吳長江的最后救命稻草--爭搶“020”模式
吳長江失去了雷士照明的控制權后,轉而面向經銷商提出以眾籌方式搭建O2O電子商務平臺的方案。
吳長江表示他計劃打造一家建材電商網站,整合國內照明、地板、涂藝等各個建材行業的產品,已經在準備團隊與資金。吳長江說,“現在缺的是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不是天貓、京東、58同城,是自己的平臺。”他表示一年多前就已經在謀劃此事,針對雷士照明的整體營銷體系進行整改、創新。“不是不做雷士,是要圍繞雷士的品牌和經銷商打造新的平臺。”吳長江稱,“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另起爐灶。”
得知消息的王冬雷也迅速應對,10月30日,召集雷士照明運營中心36家核心經銷商在惠州臨時總部開會。他指責吳長江架空雷士,跳過雷士各地的運營中心,邀請與全國兩三百個雷士二級經銷商通過眾籌的方式共同出資建立O2O(線上營銷帶動線下)的平臺。同時,對于吳長江的這一舉動,雷士照明各地一級運營商近日聯名譴責吳長江“變相以網絡銷售的模式瓦解雷士經營體系并企圖掏空公司資產。”
很快,這場“O2O”大戰以王冬雷獲勝。接著,王冬雷就宣布德豪潤達與雷士照明將聯合搭建O2O這一平臺,借助眾籌的方式,將雷士照明的經銷商與二者利益進行深度捆綁,徹底消除吳長江動搖雷士照明經銷商體系的可能性。
在接手雷士照明之后,王冬雷在業務方面做的第*項工作便是轉型,向互聯網轉型。“第*,雷士風云過去了,第二,我們迎來了一個好的發展時期,全球照明業面臨從傳統照明向LED的轉型,雷士照明可以在這個挑戰中領先行業,無論是銷售額、技術、渠道都位居行業第*位。”王冬雷表示,整體定位是雷士照明做燈具,德豪潤達做芯片和光源,從而實現上下游的整合與優勢互補。
吳長江淪為“階下囚” “內斗”結束了嗎?
德豪潤達16日公告透露,吳長江所持德豪潤達9.31%的股權已被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輪候凍結,涉及1.3億股股票,輪候凍結期限24個月。按德豪潤達昨天的收盤價9.03元/股算,吳長江被凍結的股票資產市值11.74億元。
2014年12月16日,廣東省惠州市政府人士、惠州市公安局人士分別向多家媒體證實,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已于上周五(12月12日),被惠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惠州市公安局10月份已對吳長江以挪用資金罪名立案,涉嫌挪用雷士照明約1.73億元資金。目前雖然已經證實吳長江在拘留中,但惠州市公安局相關人士未透露吳長江被刑事拘留的具體時間。而吳長江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
小編總結:
這場震撼的雷士照明“宮斗”戲看下來,不知你有何感想呢?小編弱弱地覺得這難道又像所有影視片的鐵律:“邪”不勝“正”嗎?此處的“邪和正”倒不是指人心的好壞,而更多的是指“守不守規矩”。
市場經濟制度下,我們一切都得按照市場經濟規則行事。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領導者,首要的是要對股東負責,其次要對股價負責。雷士作為上市公司是雷士全體股東的,控制一個企業是股本說話。從古到今,公司都是股東的,沒有哪個上市公司不屬于股東而屬于創始人的。這個問題,吳長江沒有想明白,而還有很多民營企業家們也一樣還沒有想明白。
雷士照明“內斗”是否就此終結還不得而知,但目前的形勢已歸向王冬雷。雷士照明和德豪潤達在這場內斗中都損耗慘重,亟待恢復元氣加強整合,制定戰略搶占LED行業競爭“黃金期”,布局電商渠道,這些都是刻不容緩的。而吳長江事后還有沒有“翻牌”的可能,我們不好探討。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吳長江通過此次內斗事件,必須學會“反省”--學習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而不是一副“我是王我做主”的姿態。
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達,資本市場亦在不斷發展。市場規則日趨完善、結構也愈見合理,市場的活躍度進一步提高,資本力量日漸壯大并進一步被激活;就上市公司本身而言,野蠻生長而來的民營企業股東結構中可能潛伏了許多問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并進入資本市場之后,在市場游戲規則之下、在輿論的聚光燈之下,這些歷史問題便集中爆發。而這些主題也日益成為上市公司面臨的大難題。一切規章制度的存在都是為了使得人類的正常活動有序進行下去。我們必須得按規矩來辦事,不然整個資本經濟市場都得亂套。
來源:OFweek 半導體照明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