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照明是“虛火”還是“未來”?
摘要:每當新鮮事物剛露出自己的“獠牙”時,旁觀者就見風使舵,開始鼓吹它的進步性,并羅列出原本的老事物的不足之處。但事實上,新、老事物并沒有絕對之分。老事物可以借鑒新事物的優勢而繼續壯大,新事物也可能因為先天不足而嗝屁。
每當新鮮事物剛露出自己的“獠牙”時,旁觀者就見風使舵,開始鼓吹它的進步性,并羅列出原本的老事物的不足之處。但事實上,新、老事物并沒有絕對之分。老事物可以借鑒新事物的優勢而繼續壯大,新事物也可能因為先天不足而嗝屁。
OLED照明目前就處于這樣的尷尬位置,Panasonic、Konica Minolta、Philips、DuPont、LG Chem等國際廠家紛紛投入OLED面板的生產并掀起了開發熱潮,去年8月,我國首個OLED照明生產線也在南京實現量產。然而形勢急轉直下,今年3月,Panasonic清算與全球OLED材料大廠出光興產合資成立的子公司PIOL,據報道,Panasonic決定解散PIOL的原因是因為LED照明普及,Panasonic研判當前OLED照明市場,認為業務無法呈現顯著擴大。一時間,OLED照明又被指噱頭大于實際,引來一片質疑。
OLED的“過人之處”
首先,OLED作為照明,相對于LED照明來說,有一定的優勢:
1、由于小分子OLED使用成本較低的玻璃作為基板,以大面積真空熱蒸鍍成膜工藝制造,是先天的面光源技術。
2、OLED制程工藝無需LED制程工藝的超高真空和高溫環境,成本競爭力高出許多。
3、OLED一般發光均勻柔和,接近朗泊(lambert)輻射分布,因此OLED本身幾乎就是一個燈具,無需搭配燈罩使用。
4、有機材料發光光譜的特點是其半波峰寬度很寬,因此白光OLED的光譜中沒有較大的缺口,這使得OLED光源的顯色指數非常優異,特別適合于室內通用照明,幾乎不會傷害人的視力。
5、白光OLED主要以發紅綠(黃)藍三種基本顏色的有機材料依次疊加混合而成,通過調節每種顏色材料的發光比例,可以產生出任意色調的光,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合。
6、OLED具有非常大的發光面積,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可以及時散發掉,無需散熱裝置。所以OLED可以非常輕薄,節省空間成本。
7、OLED可以被設計成多種造型,大大拓展了OLED燈具在藝術裝潢領域的應用空間。
8、OLED照明在生產、使用過程中都不會產生污染,化解了對環境的破壞風險。
LED身處替換大潮OLED豈能輕易上位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LED技術先于OLED技術應用于照明領域,LED技術作為新一代照明技術,經過數年的產業動蕩后,如今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美國市場40瓦和60瓦白熾燈開始停售,同時韓國、泰國、菲律賓等亞洲國家也相繼采取措施推廣使用節能燈泡代替白熾燈,各國開始全面禁用白熾燈,光源替換潮全面開啟,LED燈具逐步占領照明市場。
球泡燈和燈管等替代型光源產品最受市場歡迎,由于LED照明產品價格快速下跌刺激市場需求,各廠商也陸續推出各種貼近傳統照明產品價格的LED照明產品。今年LED球泡燈產品的價格下降速度明顯加快,且不同品牌間產品價差正在逐步縮小。這使LED作為最理想的替代光源而迅速占領市場。
反觀OLED照明,和LED照明相比,雖然OLED照明所發出的光更接近自然光,但即便是采用上成本相對較低的涂布式技術,其單價仍是LED照明的2-3倍,歐司朗OLED團隊產品經理KarstenDiekmann預測OLED能與LED在價格上相比有競爭力至少要到2018年,甚至2020年。價格曾是LED普及路上最大的障礙,這也反映了市場對產品的普遍需求,價格是市場接受度的基礎。成本居高不下,也必定會成為OLED照明推廣的一大障礙。
姜還是老的辣OLED技術暫時難及
根據一份韓國調查公司UBI的市場報告認為OLED面板明年將達到100LM/W和30,000小時的使用壽命。該報告認為,性能的提升將鼓勵OLED照明市場的快速增長,預計將在2020年達47億美元。
但OLED目前的技術水平仍然落后于很多預測,包括由美國能源局的預測,2012年美國能源部曾預計OLED面板價格在2015年將觸及25美元/klm,目前來看這個目標似乎遙不可及。OLED的制造成本仍然是一大問題
OLED照明在亮度、色調、節能性、壽命等照明的重要因素上都有可研究的課題。為解決這些課題,還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研發。然而目前在OLED照明領域有因為資金負擔重而經營不下去的企業。曾在三洋電機工作的技術人員豆野和延于2010年成立風險企業ELTechno,該公司從事有機EL照明面板的開發和制造業務,2011年領先于大型企業建立了量產工廠,但因研發費用等的增加,最終負債約13.93億日元,于2月份接受了東京地方法院開始執行破產手續的決定。
現階段,LED照明發光效率為110lm/W,而商用OLED產品最多達到60lm/W。在成本方面,LED技術成本大約是5美元/klm,OLED則約為350美元/klm,足見兩種技術在照明應用的發展上仍有一段明顯差距。這么一來,OLED技術勢必要利用其光線不刺眼、燈具尺寸可做大、平坦化的獨特優勢才能順利搶得照明市場的一席之地。
目前OLED制造商已經透過提高驅動電流的方式增加功效,但付出的代價是元件的壽命將變短,目前有的解決方法是通過串聯堆疊OLED結構以提升發光效率,如果將兩個不同的結構在沉積過程中堆疊在一起,以同樣的電流驅動將產生幾乎強兩倍的光。
考量OLED照明成本及發光效率以外的技術差異,如果要OLED完全達到與LED相同的水準,將會是很大的成就。一般來說,商用LED產品有20~25年保證壽命,OLED則只有5~10年壽命,主要原因是OLED中某些材料銷蝕的速度比其他材料快,顏色也會改變,這在一些工業或汽車應用上令人無法接受。
由于每一條OLED試產線的建設需要耗時好幾個月,因此設備制造商需要分擔費用。雖然OLED制造商聲稱改用超薄層,可抵銷復雜分子材料的高成本,但多數分析師一致認為只說對了一半,這和材料成本和制造及發光面板內的材料有關,大部分生產用的材料是沉積于反應器壁上或根本就沒沉積,造成材料浪費。
從商用OLED面板成本細項中可發現三個主要問題。第*,OLED制造良率很低,制造商在高良率制程上沒有足夠控制能力、技術或經驗;第二,建構OLED生產線的成本很大,例如歐司朗已經投資2,000萬英鎊在德國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OLED試產線。第三則是材料和設備成本高昂,OLED產線成本居高不下主因為這是新興技術,因此沒有標準設備。
OLED是否能短期內獲得市場認可?
噱頭大于實際,新聞價值大于應用價值;其實更大的價值是展現技術能力和為品牌造勢;而且從量產能力和目前的價格來看,普及的可能性都很小。雖然OLED技術的革新是必然趨勢,但全面更新換代需要時間,周期也會很長,此外加上OLED技術成熟的時間,整個過程不會少于5年。
——易觀國際分析師卓賽君
OLED對LED的替代效應并不明顯,除非在同類尺寸產品上OLED的成本是LED產品的1.2倍左右,未來2-3年還看不到OLED有替代LED的態勢
——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總經理葉洪林
LED照明主要是取代現有的市場,但受限于發光效能,無法刺激新的需求,但是OLED照明卻可激發新的需求,預計到2020年LED、OLED照明將全面性取代傳統照明。
——Panasonic研發處長Takuya Komoda
無未來2年OLED成本可望降到目前的三分之一水準,主要是業者導入更新世代的生產設備,將更大的母玻璃基板用于沉積反應器中,提升量產效益。
——Yole Develop pement
OLED能與LED在價格上相比有競爭力至少要到2018年,甚至2020年。
——歐司朗OLED團隊產品經理Karsten Diekmann
OLED照明雖然有發展潛力,但如果被認為是LED在照明市場上的直接對手,目前從它的效能和成本差異上來看,可能讓OLED在可預見的未來出局。然而,在OLED照明技術和燈具設計迭有進展的情況下,兩種固態照明技術還是可以共存,這跟OLED是否要和LED競爭,或是不是更好的技術沒有關系,因為兩者鎖定的應用并不完全相同。相信目前OLED需要的是良好的生長土壤,而不是拔苗助長。
來源:新世紀LED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