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盤點:半導體照明產業2013年度市場熱點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4-01-22 16:28
關鍵字:照明

摘要:2013年,國內LED照明的規模是2600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室內照明增長達到了90%,明后年的增長還是很快。

    2013年,國內LED照明的規模是2600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室內照明增長達到了90%,明后年的增長還是很快。從產業鏈了解的情況,戶外上的新項目100%都是LED的,商照新項目有80%是LED的,家居照明有90%是LED的。今年再沒有任何企業將研發費用投在傳統照明上了,都投入到了LED上。去年,照明大廠的月產能是100萬套,目前月產800萬套的企業已經出現了,年底將達到1000萬。到2015年,LED照明的滲透率將達到60%,2018年達到80%。但未來5年,其他應用領域如背光、顯示屏進入緩慢增長期,增長不會超過15%。

  回顧2013年LED產業的市場表現,2013年雖沒有2011年的波瀾壯闊,亦沒有2012年的沉浮不定。“整合”已然是市場的主旋律,所有的市場問題都圍繞這個主題開展,從投資、兼并、收購、渠道、政策等各個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冷靜。

  一:國際面孔逐漸被風蝕

  關鍵詞:中國制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由于制造業的崛起,而被稱為“遠東之獸”。這個比喻,顯示了中國制造的龐大,也暗示了中國制造的粗糙。

  強烈的投資沖動,掉隊的居民收入,核心技術的匱乏,停留在成本領先策略的競爭思維,造就了中國制造業的兩大頑疾:大面積的產能過剩和產業空洞化。

  帶著“中國制造”這張面具的臉孔已經遍布全球,然而在享受了三十多年的低成本勞動力增長帶來的紅利后,靠規模致勝的時代已然臨近夕陽,在最后的晚餐掙扎之際,LED產業也趨之若鶩,大部分都貼上“中國制造”的標簽。

  LED產業身臨其境,怎能擺脫如此厄運,產能過剩隱憂凸顯、中國制造的在海外市場的頻遭白眼。

盤點:半導體照明產業2013年度市場熱點

  微笑到哭泣曲線LED產業也在經歷,這是一組關于LED產業鏈附加值與業務鏈的微笑曲線圖,可以看出高附加值的外延芯片環節基本上被日美控制,也就是說這個環節的核心技術掌握在日美企業手中,雖然中國擁有巨大的規模,但始終處在加工組裝的低端環節,處于最低利潤的競爭環節,可見未來向著品牌方向發展成為必然趨勢。

盤點:半導體照明產業2013年度市場熱點

  這是一組“哭泣曲線”圖,描述中國制造業當前面臨的困境。在成為世界工廠之后,中國開始陷入貿易保護包圍圈,四面楚歌之下,曾經的中國制造從微笑曲線變成了哭泣曲線。可以將中國現有的制造業困境定義為“哭泣曲線”,左邊是產業成型、能源價格上升和稅賦增加,中間是勞動力、土地成本提高,右邊是貿易保護主義、產業轉移國外、出口減少。LED產業恰逢其時,國內產業即將成型,但是面臨勞動力以及土地賦稅成本的制約,在國外又面臨“337”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威脅。從微笑到哭泣LED產業都在經歷。

  LED中國制造的尷尬,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面對著國外市場的保護主義和國外巨頭企業不斷的蠶食,LED企業特別是外貿企業的利潤逐漸收緊,當下LED企業該如何選擇?是咽下苦水再謀差事,還是主動轉型尋求突圍亦或遵循產業規律整合突圍?都是值得繼續考量的問題。

  2013年許多貼著“中國制造”的LED燈漂洋過海,卻遭遇白眼,寄生在大品牌飛利浦之下的“中國制造”在美國和歐美市場也未能幸免。

  微言:代孕,孕不出一流“中國制造”,中國制造出讓了市場,卻沒有換回先進技術。隨著國際貿易條件惡化,技術密集型產業沒有核心技術,讓中國制造LED將“腹背受敵”。

  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關鍵詞:資金鏈

  2013年6月份,中國的貨幣市場上出現破天荒的“錢荒”,上海人民幣同業拆借市場上的利率產生了劇烈波動,央行的盲點再次現身。6月20日是中國銀行業發展歷史上獨特的一天,被視為流動性風向標的上海銀行間隔夜利率歷史上首次超過10%,報13.4440%,飆升578.40個基點;1周利率亦首次突破10%,大漲近300個基點,達到11.0040%。一時間,國內金融市場利率飆升,股市大跌,人心惶惶,恍若金融危機來臨。

  LED行業對資金問題相當敏感,一吹風就感冒,銀行的錢荒也把部分LED企業嚇出半身冷汗。中山雄記、深圳億光兩家稍具規模的LED企業因資金鏈斷裂在兩天內相繼倒閉破產。事實上,在經濟放緩、信貸緊張、實體經濟艱難的宏觀大背景下,還有很多未關注的中小微LED企業倒下。

盤點:半導體照明產業2013年度市場熱點

  顯然對于LED行業而言,資金鏈斷裂被視為業內企業走向末路的罪魁禍首,這也是企業對于現金流的掌控不足造成的,現金為王,對LED多數企業來說,資金鏈的安全對它們來說就愈加重要。但是禍不單行,在“錢荒”之下,在LED的半壁江山廣東就有銀行提出對LED企業放款的明文限定。銀行的這種嫌貧愛富也赤裸裸的表現出來了,我國歷來是中小企業由于效益低、風險高以及企業的誠信度低,因而很多銀行不愿給中小企業貸款或者給予很小的貸款額度。但企業要發展,資金是不可或缺的“血液”。企業只好把融資目光轉向民間,通過借助抵押貸款、相互擔保、高利貸款等手段獲得流動資金,也逐漸構建了一個極其復雜的資金網絡,融資杠桿被放大,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引發連鎖反應。使得企業發展無所適從。銀行這樣預警,必然使部分LED企業“誠惶誠恐”,“缺錢若渴”,促使民間利率飆升,企業陷進了“造血無方,輸血無路”的困境。

  微言:資金鏈對于擴張期的LED企業就是持續造血的骨髓,骨髓出了問題,企業就難以為繼。別太指望一些投資機構或銀行的幫助,他們多愿意做些以盈利為目標的錦上添花之事,而對于雪中送炭的慈悲只能隔岸觀火還怕殃及自身。

  三:無言之痛IPO拋棄了誰

  關鍵詞:上市

  從2009年開始,LED概念曾引得無數資本青睞并且瘋狂投資,也有部分LED企業登錄資本市場。而應用需求卻始終沒有起量,國內LED產業在2011年以后陷入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和價格戰,導致產業尤其是上中游外延芯片和封裝環節被各路資本所拋棄,融資之路開始艱難起來。

  2013年以來,證監會掀起了IPO財務核查風暴,旨在規范市場,肅清財務造假行為。2012年的新大地事件成為深圳創業板開閘以來“造假第*案”;隨后,創業板又爆出了三奧股份涉嫌造假的新聞。這一系列的丑聞暴露了現行IPO環節的諸多漏洞。在LED照明行業勤上光電、雪萊特、佛山照明等企業被監管部門和媒體揪住小辮子糾纏不休。

  同時自監管層開展財務核查以來,未來將有不少排隊企業或主動或被動的終止其上市進程,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IPO堵塞帶來的發行壓力。近兩年LED行業出現的產能過剩以及上市公司業績持續下滑狀況,給后續企業IPO上市之路添了幾分艱難。證監會LED概念股的審核無疑也嚴厲了幾分。以LED相關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中,2013年度已終止審查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為大連路明發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立翔藝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翠濤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計六家LED公司。

盤點:半導體照明產業2013年度市場熱點

  有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關于“新股發行要在改革意見發布實施后才能啟動”的表態,更是葬送了等待IPO開閘的企業、券商、風投機構的幻想。伴隨著美國QE政策(量化寬松政策)或早或晚的推出,國內資金供給仍將保持中性偏緊的格局,而這無疑將對企業融資造成一定影響。而對于眾多急需融資擴產、擴充流動性的LED企業來說,等待IPO重啟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無疑增加了許多。據來自資本市場的消息,在LED照明需求快速增長,資金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眾多的LED企業已不再選擇獨木橋。

  微言:如果把上市當作LED叢林時代存活下去的武器,那么這種武器有可能會折戟沉沙,企業命運也能是刻舟求劍。

  四:刀尖上的狂舞

  關鍵詞:整合

  2013年我國LED照明有了質的發展,但相對于歐美日韓企業具有完整的產業鏈,資金雄厚、技術一流、專利多,國內的企業仍處于數量多、規模小,缺乏核心技術的狀態。而當下市場有了起色,行業逐漸走向成熟,國際巨頭又紛紛發力國內LED照明市場之際,國內企業必須做出相應的應對之舉,而行業整合成為必然選擇。實際上行業的整合從去年已經開始了。2013年以來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也是行業目前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真有“炙手可熱勢絕倫”之勢。不可否認這也是行業朝著理性方向發展的軌跡。兼并與整合也使得行業內出現大者愈大,強者愈強的局面,這種整合也從側面反映目前LED市場的火熱情況,其市場容量,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效應明顯,同時也說明LED行業的技術共性與商業運作模式同質化嚴重。不難預料,未來競爭態勢將繼續上演“春秋戰國”之勢。

  整合被稱作創造性的破壞,既然是這樣,那必然會有一部分的企業在這種趨勢倒下,下圖中主要收集今年倒閉以及并購的代表企業。

盤點:半導體照明產業2013年度市場熱點

  《孫子兵法》提到,“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即善于指揮打仗的將帥,首先針對敵人確立最優勢的位置,使戰爭在戰略上就獲得至致勝的把握。LED之間的整合就是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博得頭彩,那么企業首先要對品牌進行差異化的精準定位,并以此為核心進行運營活動,以便品牌在潛在顧客心智階梯中占領有利位置,并成為某個品類或某種特征的代表,成為消費者購買的首選。

  收購整合看起來容易,實則充滿各種考驗與挑戰,正如美國的查爾斯·蓋斯特曾在其著作《百年并購》中寫到“新的、更強硬的會計準則并不能抹煞這樣的事實:許多交易純粹是出于自身利益進行的——它們只會給目標公司的股東及其經理和投行帶來巨大的好處。然而,由并購合成的新公司股東卻會因其種種后續效應而感到不寒而栗。歷史記錄支持這樣的結論:‘大多數并購交易一開始就失敗了——無論你在交易完成后如何管理它’。”拋出這樣的結論確有些危言聳聽,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這無非是對整合并購*好的一劑預防針。

  微言:總之企業重組并購不是一個應該與否的問題,而是一次固本和豪賭的選擇。負責任的企業和企業家在進行企業重組并購的決策時,應當保持冷靜的頭腦,防止“空手套白狼”故伎重演。

  五: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關鍵詞:渠道

  一直很熱從未涼下去的“渠道”沸沸揚揚的在2013年鬧個不停,各大企業積極發力渠道建設,不管怎么樣,渠道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將產品賣給消費者,從廠商到消費者之間的過程就是目前LED照明企業們努力做的事。

  2013年各大企業在渠道建設上投入也鮮見增長,當然有大部分LED企業是從傳統企業轉型而來的,這部分企業依然沿用傳統的專賣店這種渠道體系發力LED照明,并且取得不錯成績,比如雷士、歐普、三雄極光、陽光照明等一批傳統照明巨頭利用固有的營銷中心,專賣店等渠道模式做的相當不錯。同時這些企業在探索著多種新型的市場模式實現市場的雙向溝通。

  還有一批新型的LED企業,這些企業在渠道建設上有一部分還是繼承和借鑒傳統企業的模式。比如億光照明模仿雷士全國招經銷商,勤上光電則分別在各個大城市建立相應的“光體驗中心”,希望借此形式讓LED產品實現平民化目標,并在設計師和經銷商渠道上分別發力。傳統照明企業雷士、極成等企業也在光體驗中心上進行了探索。

  另外,國內已有企業開始謀劃這種“主題產業+綜合市場+服務功能”的行業綜合服務體,如果有一種平臺,將賣場、代理等多方資源集合,將創意體驗、品牌推廣、產品銷售等功能一起實現,企業一旦入駐便可享到政府和資本的多方資源支持。那么這種渠道平臺必將是很多企業一直找尋的渠道載體,也是最優之選。比如像CSA在江蘇常州打造的LED應用推廣中心、光谷、九州城等這些綜合體系也是企業積極探索的模式。

  在2013年還被傳得比較熱乎有電子商務模式。雙十一,照明電商的驕人佳績,再次將電商渠道推向了熱潮,王健林和馬云有關電商的一億元豪賭,更是為電商攢足了話題。近兩年來,站在云端的電商,享盡了來自各家企業的追捧和角逐。電子商務對LED照明產品是一種嶄新的渠道模式,數據顯示,通過電子商務銷售的產品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企業完全可以借助此平臺開拓新的銷售渠道,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中山美耐特公司就是通過網絡銷售,成了LED燈帶商中的知名品牌,洲明科技和瀚源合作發力電商渠道并取得不俗表現。事實證明,網購平臺卓越的資源整合力使其有望成為未來趨勢。電子商務的興起,向人們展示了模式的力量。而對于一些產能充沛的行業來講,模式的贏利能力甚至超過產品的研發。

  可是,鴻利光電卻在一片大好形勢下緊急“剎車”,叫停了天貓商城的萊帝亞照明店,給出的理由是為了避免部分LED照明產品在線上與線下銷售。從鴻利光電的緊急叫停中,我們看到了鴻利光電的理性。照明企業能不能走電商,如何走電商?這個縈繞在照明業已久的問題至今都只有模棱兩可的答案。很多人沒有想清楚就茫然地踏入“電商”,結果是吃雞不成反蝕把米,線上銷售不如意,線下銷售卻又備受沖擊。我們要為鴻利光電的緊急“剎車”喝彩,因為它懂得進退,也給業界其他企業一個警醒,想清楚線上線下產品如何有效的配合,方能試水“電商”,否則只會業績倒退,名聲受損,相信這都是有所作為的企業不想看到的。

  總之,LED照明渠道的“系統性”轉身已經在2013年開始。毋庸贅言,無論發力方向有何不同,任何渠道都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人力。同時還要考慮對代理商市場保護、市場開發、促銷支持、返利獎勵計劃、銷售及產品培訓等加盟政策,更要從自身的情況出發,尋找最適合方式,搭建渠道。

  微言:渠道是血管,產品是血液,血管不通,產品就很難流通。相反,盲目的造血而忽視血管的修建,產品就流不到終端。今天不管發力何種渠道但最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把產品賣給消費者。

  六、好風憑借力

  關鍵詞:政策

  我國照明用電約占全國用電量的13%左右,推廣使用高效照明產品意義重大。而LED照明在中國市場發展如此迅猛,政府全力支持是一個重要的推手。我國自1996年啟動實施綠色照明工程,2003年,我國科技部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成立,正式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至今整十年。

  中央出臺的相關政策:

  1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規定積極推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開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空調、采暖、通風、照明、熱水等用能系統的節能改造,鼓勵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改造,“十二五”期間,完成公共建筑改造6000萬平方米,公共機構辦公建筑改造6000萬平方米。

  1月23日,《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發布,稀土行業支持大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通過聯合、兼并、重組等方式,大力推進資源整合,大幅度減少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企業數量,提高產業集中度,基本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行業格局。

  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編制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是近期我國LED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規劃》中稱,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全部淘汰,市場占有率將降到10%以下;節能燈等傳統高效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觀照明市場占有率分別達70%和80%以上。與傳統照明產品相比,LED道路照明節電30%以上,室內照明節電60%以上,背光應用節電50%以上,景觀照明節電80%以上,實現年節電6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2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萬噸。LED照明節能產業大發展目標是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2015年達到4500億元(其中LED照明應用產品1800億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半導體照明產業集聚區。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質量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

  2月22日,國務院將高效照明產品及系統納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

  2月27日,《中國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路線圖》發布。

  4月,住建部發布關于2012年城市照明節能工作專項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包含59個城市的781個城市照明項目。

  5月,工信部公開征集對《LED球泡燈性能要求》等5項輕工行業標準計劃項目的意見。

  5月,工信部發布2012年稀土行業兼并重組總體情況分析,表明我國稀土行業2012年并購交易活動表現較為活躍,2012年稀土行業全年發生兼并重組交易34宗,交易金額為37.8億元。

  7月,經濟建設司表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取得顯著成效,2007年,中央財政從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入手,支持用高效照明產品替代白熾燈,對大宗用戶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30%給予補貼,對城鄉居民用戶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50%給予補貼。截至2012年,已累計安排近41.57億元資金,支持推廣6.55億只高效照明產品,直接拉動內需80億元,實現年節電185億千瓦時。

  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通知,明確“十二五”期間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3億只。8月11,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

  9月,工信部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3年),明確提出將LED芯片、熒光粉等環節的關鍵技術作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創新驅動戰略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

  部分地方政策:

  山東:2月25日,山東出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實施意見:重點支持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實施意見》提出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總體目標: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6%以上,到2015年,山東省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5500億元,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左右,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等。

  嘉興:2月27日,嘉興出臺全浙江省首個LED半導體照明產業地方扶持政策。從今年起,嘉興市各縣(市、區)將連續5年集中資金支持LED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

  安徽:8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將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及應用工程列為重點工程。

  東莞:1月,常平鎮正式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常平鎮光電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明確了常平鎮光電產業發展的方向、重點和目標要以LED照明、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為發展重點領域。5月,出臺《促進LED產業發展實施辦法》,將扶持重點放在了核心技術以及高端技術研發制造層面。

  微言:LED行業目前的政策就是漢初時期的“蕭何”,成也是它,敗也是它。但作為企業決不能像吸食鴉片那樣成癮。

  七、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

  關鍵詞:品牌

  隨著LED行業的不斷發展,打造品牌的重要性在業界已經形成共識,許多企業也認識到,LED行業的競爭,已由產品競爭、價格競爭發展到了品牌競爭。雖然中國照明產業在雷士、歐普等企業的帶動下,短短的十年間,在業內形成了一批品牌企業,但中國照明企業品牌之“困”卻依然如影隨形。行業品牌是指在業內知曉并認可的品牌,而大眾品牌就是公眾知曉并認可的品牌。用大眾品牌的角度來衡量的話,我國的家電、IT、快速消費品、汽車等行業,由于發展早、競爭充分,已經樹立了許多廣為人知、廣受信賴的大眾品牌,如電腦有聯想、家電有海爾、空調有格力,IT通信有華為。我國LED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業內長期以來處于大量無品牌意識、無品牌產品、無品牌企業,行業品牌競爭處于粗放型、同質化、低效益階段。企業品牌建立不起來,無法形成品牌效應,無法享受品牌溢價,只能集體陷入價格戰怪圈。顯然行業品牌急需從業內向廣大普通消費者認可的大眾品牌過渡,這是LED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盤點:半導體照明產業2013年度市場熱點

  2013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500強測評、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與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聯合發布了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成果發布,根據《2013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首選供應商品牌測評測評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照明品牌行業巨頭雷士照明再次擴大了領先優勢,以28%的品牌首選率穩居第*,繼續領跑于整個行業。從表中也可以看出:雷士、飛利浦、歐普為代表的企業占據中國家居照明的半壁江山。

  當然,除了這些傳統的照明巨頭企業外,反觀2013年LED產業品牌發展與市場能力對比,部分“細而專”LED企業的日子比部分“大而全”企業更好過,這體現在利潤和今年產品庫存上。很多渠道商對LED定型產品比較敢備貨,由于LED日光管、LED筒燈、LED吸頂燈等定型產品變化不大,商家不愁賣,所以在LED日光管、LED筒燈、LED吸頂燈等細分領域做得專精的中小企業更有優勢。“大而全”企業大多都要全品類地庫存,否則當渠道商要貨時,若出不了貨,那么好不容易培養客戶可能就會流失掉,盡管如此,很多“大而全”企業今年的存貨量并不是特別大。如燈飾營銷研究者所言,“吸引經銷商備貨的不是什么品類的產品,產品只是一個選擇點,而品牌的盈利模式才是真正吸引經銷商的重點。”

  微言:無論是“細而專”還是“大而全”的企業,產品的品類并不會相差甚遠,只有盈利的具有品牌效應的企業產品,方吸引經銷商的青睞。

  八、逆襲能否攻城拔寨

  關鍵詞:國產MOCVD

  LED產業的瘋狂擴充始于2009年。2009年以來,政策刺激及背光應用使國內LED產業呈井噴式發展。由于國內在MOVCD設備制造技術上的缺陷及市場把控不足,兩強趁勢占據了中國市場90%的份額。在巨額的政府補貼下,上游外延芯片產能過剩嚴重。

  從設備總數來看,目前MOCVD的產能肯定是過剩的。行業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目前國內LED外延芯片企業采購MOVCD設備共計約1000臺,但至少有350臺處于完全停產狀態,另外的650臺產能利用率只有8成左右,所以外界對MOCVD設備產能利用率只有5成的說法基本準確。

  一直以來,MOCVD的國內市場基本上是國外巨頭的天下,2009年老大是愛思強,當時它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68%,維易科只有25%,但由于后者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設備可以實現外延芯片的規模化生產,到2012年,維易科一舉超過愛思強,其市場份額飆升至65%,成為中國MOCVD市場的主要掘金者。而近兩年來國產MOCVD的逐漸登臺獻藝已經開始向國外巨頭和國內市場表明來意。11月12日,華燦光電公告稱,此前申報的“采用國產MOCVD設備開發/產業化超高亮度LED”項目已獲工信部批準立項,并獲得600萬元補貼用于項目所需的設備或材料的購置等。該項目由天龍光電孫公司中晟光電配合實施。這無疑給國產MOCVD諸如強心劑,之前即便是有用國產MOCVD的芯片企業也不愿意講出自己使用的是國產設備。此次華燦光電高調公告也是國產MOCVD入市的宣言。

  未來格局越來越明顯,而中國顯然成為兩強與多家國產設備爭霸的核心戰場。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和2011年,中國共引進了MOCVD設備接近700臺,2012年新增的設備數量為一百臺左右,然而,市場實際需求與預期相差甚遠,大多數機臺未能按時投產。目前,國內MOCVD設備平均投產率不到六成,產能利用率僅為五成左右。2013年引進的MOCVD更是不足百臺,2013年,國內LED外延芯片大佬,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國星光電等成為采購MOCVD的主力軍,但采購與往年相比大量縮水,這樣符合市場的發展規律,經過2011年的瘋狂之后應該進入平靜和理性時期。

  所以,由于國內MOCVD設備保有量存在過剩現象,從短期來看,市場爆發的可能性不大,國產企業亦需要熬過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淡季。

  微言:國產設備的先天不足以及對市場的把控力度較弱,再加上購買企業的消費心理障礙勢必嚴重影響國產MOCVD的市場化推進。未來要想逆襲必須得出現幾家像華燦光電這樣的企業高調采購國產設備。同時政府把購買國外設備的補助轉向補助購買國產MOCVD的企業。那時國產設備才能直起腰板。

來源:世界LED資訊網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