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2023年虧損約69億元!Q1虧損超70億元
摘要:5月14日消息,鴻海轉投資的夏普(Sharp)上季2024 年1-3 月慘虧152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32億元),連續第三季陷入虧損,不過夏普計劃今年財年(2024 年4 月至2025 年3 月)要轉虧為盈。
5月14日消息,鴻海轉投資的夏普(Sharp)上季2024 年1-3 月慘虧152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32億元),連續第三季陷入虧損,不過夏普計劃今年財年(2024 年4 月至2025 年3 月)要轉虧為盈。
夏普5月14日盤后公布上年度(2023年度、2023年4月-2024年3月)財報:合并營收年減8.9%至2兆3219.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74.26億元)、合并營損額為203.4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41億元)、合并凈損額達1499.8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39億元)。
夏普指出,因智慧手機、PC、平板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需求低迷情況超乎預期,對面板事業提計減損損失,因此上年度凈損額遠遠高于該公司原先自估的凈損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3億元)。
單就上季(2024年1-3月)情況來看,夏普合并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4.1%至557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7.8億元),營損額為1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73億元)、本業為3季來首度陷入虧損,合并凈損額達152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32億元),連續第三季陷入虧損。
夏普表示,顯示器元件部門(液晶面板事業)在上季認列1179.8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59億元)減損損失以及108.6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3億元)結構改革費用。
展望今年度(2024年度、2024年4月-2025年3月)業績,夏普預估合并營收將年減9.6%至2.1兆日元(約合人民幣971.586億元),合并營益預估為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3億元)、合并純益預估為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1億元)。
鴻海夏普正式宣布:大阪堺工廠停產電視面板
鴻海旗下的夏普在5月14日下午正式宣布,位于堺市的液晶面板工廠停產電視面板。這代表日本最后一條液晶電視面板產線的終結,在日本產業界引發一陣嘆息。
大阪堺工廠SDP(Sakai Display Product)曾被視為夏普的「皇冠寶珠」,但是營運狀況持續不佳,2022年度夏普的液晶面板事業虧損達2600億日圓(約538.5億臺幣)。《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導堺工廠要停工時就分析說,目前高階電視使用OLED面板,低階電視就采用中國便宜的液晶面板,夏普堺工廠的液晶面板很難賣。
在社長兼執行長吳柏勛、財務長陳信旭等高層領軍下,夏普周二下午召開2023年度財報記者會,宣布整個夏普在2023年度虧掉1499億日圓,這是2015年以來連續第二次、連2年出現逾1000億日圓虧損。
吳柏勛說:「由于當初設定的(液晶)再生計劃難以執行,我們決定在本年度上半年開始停產大型(電視)液晶顯示面板。」日本的會計年度是4月到次年3月,因此「本年度上半年」指得就是今年9月以前停產。
電視使用的大型液晶面板曾經是日本獨霸的產品,夏普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近十多年來南韓、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的面板廠超車,日本液晶產線紛紛關閉,如今只剩夏普還有日本的液晶產線。
由于堺工廠幾乎就是電視面板廠,停產電視面板幾乎是全面停工。中央社報導說,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以夏普最大股東代表身分發言表示,堺工廠將轉型為「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
劉揚偉認為,夏普獨特的創新技術和百年的品牌,在全球市場上是非常少有的。「從夏普 CEO吳柏勲剛才的報告中,我們了解到,大家最關心的堺工廠將會得到積極處理,轉型為AI數據中心,共同推動夏普實現輕資產化的目標。」
「此外,鴻海一直積極推動的3+3策略,我們將協助SHARP在人、車、家、辦公室的智慧產品融入這個策略,也會共同把握AI科技革命的新機遇。把鴻海的三大平臺與SHARP的品牌價值,將攜手創造『1+1大于2』的雙贏局面!我們堅信,鴻海的全球戰略與執行力,可以作為提供夏普走向成功的重要的推手。」劉揚偉說。
吳柏勛也說,SDP工廠轉為AI資料中心等其他用途,也將征集員工自愿離職,提前退休。據夏普表示,SDP總共有約800名員工。
來源:CINNO綜合整理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