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LED產業模式走向世界舞臺
摘要:近日,來自全球的LED業界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行業機構負責人以及主管領導齊聚北京,共同出席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半導體照明行業年度盛會——第十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CHINASSL2013)。
近日,來自全球的LED業界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行業機構負責人以及主管領導齊聚北京,共同出席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半導體照明行業年度盛會——第十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CHINASSL2013)。
本屆論壇中方主席為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健林,外方主席為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若列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教授。論壇還邀請到了黃光LED發明人GeorgeCraford、藍光LED發明人中村修二,以及OLED之父鄧青云共同出席開幕大會。
論壇期間,來自北京、深圳、杭州等8個節能減排示范城市和石家莊、哈爾濱等37個“十城萬盞”試點城市及所在省政府分管領導圍繞著節能減排示范城市下一步工作展開集中討論,交流示范城市經驗,了解半導體照明產品及標準進展,探討下一步示范應用與財政補貼方案。作為推進節能減排先進地區代表,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黃寧生與副廳長葉景圖就廣東省在推廣LED照明產品中的模式和成果向與會聽眾進行了分享。
優勢明顯,廣東LED邁入發展新階段
LED產業是當前廣東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大突破口之一。近年來,廣東省在規劃布局、資金投入、技術攻關、推廣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部署,推動LED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廣東LED產業逐步形成“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產業集群優勢明顯,技術研發得到重視,標準體系逐步形成,市場推廣成燎原之勢”等突出特征。目前,廣東全省培育LED上市公司25家,占全國LED上市公司總數的六成,總市值近1000億元。今年三季度,全省以LED為主營業務的14家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3億元,約占全國LED上市公司58%,成為當前LED產業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應用的主導力量。
在相關產業政策的因勢利導下,廣東LED產業界的技術創新氛圍濃厚,上游核心技術環節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中游環節繼續保持明顯優勢,下游應用環節持續發力。國家半導體光電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國家LED產品監督檢驗中心等一批國家級LED檢測機構相繼落戶廣東。此外,廣東省標準化體系正逐步形成。在全國率先發布LED路燈地方標準;首創LED照明產品質量評價標桿體系并成功應用于LED照明示范工程建設;啟動LED照明標準光組件計劃;發布了《LED照明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確立了LED照明產業標準體系的框架、規劃和實施路線,按照國家首次批準的“半導體照明綜合標準化”試點示范區的總體要求和部署,開展標準制修訂模式創新,目前已完成國家標準提案1項,發布地方標準4項,處于報批中地方標準有11項,地方標準提案30項。計劃5年內完成制定130余項地方標準,國家標準5項。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黃寧生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廣東省推廣應用LED照明產品工作情況。他指出,推廣應用LED照明產品是廣東作為能源消費大省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取得了較大成績:一是廣東省推廣應用LED照明產品已從示范試點轉入全面普及階段。截至2013年10月底,廣東已累計安裝LED路燈超過80萬盞,室內燈超過210萬盞,應用路段超過2萬公里,累計節約用電近10億千瓦時;二是商業模式不斷完善,已逐漸探索形成政府、企業、用戶、金融機構等多主體利益共享,資金鏈、產業鏈和生產鏈多方共贏的推廣應用新模式;三是科技支撐不斷加強,通過實施LED產業技術路線圖,推進LED重點科技攻關,為LED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針對下一步工作,黃寧生廳長表示:一要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二要堅持協同創新和品牌質量雙提升;三要堅持技術攻關和市場應用兩端突破。
模式創新,激活LED照明市場
廣東省科技廳葉景圖副廳長在發言中指出,如何推動LED產業發展是科技部門第*次直面產業、主管產業、以科技政策帶動和促進產業發展面臨的產業大考,在全國都沒有先例可循。鑒于此,廣東積極探索政府和市場良性互動的發展模式,積極發揮“先行先試、敢想敢干”的“廣東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從技術、標準、質量、市場等方面入手,發揮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強化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形成了政府和市場良性互動的發展模式。
一是戰略定位,規劃導向。廣東省會同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制定《廣東省LED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了LED產業發展目標和總體思路。同時,牽頭組織高校、科研院所、LED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專家,編制《廣東省LED產業技術路線圖》,找準核心、關鍵、共性技術,為企業、研發機構指明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和路徑,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二是促進應用,拉動市場。為解決LED照明產品的市場化應用難題,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先后組織實施“千里十萬”示范工程、“綠色照明示范城市”等專項工程,探索出“企業+用戶+銀行”等新的商業模式,迅速躍過了公共照明產品推廣應用的臨界點。2012年5月,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與各地市政府簽訂工作責任書,實現3年內在全省公共照明領域全面推廣應用LED照明產品,帶動全社會普及LED照明。
三是建設標準體系,優化產業環境。針對LED產品標準跟不上技術創新速度難以對產品質量開展監督的難題,廣東省于2009年借鑒國際領先的標桿法管理原理,率先建立基于動態評估理念的LED照明產品質量評價標桿體系。截至目前,共發布標桿目錄16期,推薦接近2000個規格產品,有力地保障了示范工程高質量的推進,同時為形成技術標準積累了豐富的試驗數據。
四是激勵創新,鼓勵協作。我們堅持把關鍵、核心共性技術攻關放在首要位置,加大對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支持力度。一方面,通過LED產業專項資金推動LED核心技術攻關,有力支持了LED產業重點領域的創新突破。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協同創新,積極探索同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等創新資源的全面合作,聯合創辦廣東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研究院、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等協同創新機構。
把握趨勢,做大做強LED產業
葉景圖副廳長表示,未來,隨著以氮化鎵(GaN)、碳化硅(SiC)為代表的國際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技術的興起,LED領域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興商業模式,將再一次深刻影響LED產業發展的演進方向和發展進程。鑒于此,廣東省將牢牢把握新的發展趨勢,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和應用推廣工作,繼續做大做強LED產業。
一是乘勢而上,開拓“藍海”。一方面,積極推動LED照明產品由公共照明領域向家居照明和商業照明全面滲透,大力支持LED產品在汽車、農業、醫療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另一方面,加緊實施“LED智能化”戰略,加大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器件技術研發力度,加快LED產業與消費類電子、原材料、通訊、光電等相關產業的融合力度,培育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和戰略增長點。
二是增進合作,促進協同。依托部省會商機制,發揮廣東產業優勢,并運用推動新興產業“先行先試”的工作經驗和成果,為國家標準制定、質量管理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加快廣東LED產品標桿體系和標準光組件在兄弟省份的應用推廣步伐,積極推動國際標準體系形成;大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加快建設粵港臺協同創新機制,積極推進國際和區域科技合作。
三是統籌協調,改進服務。廣東省將進一步整合現有的LED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服務機構等各方面資源力量,充分發揮相關行業組織的作用,為我省LED企業提供標桿準入、質量控制與提升、標準建設信息等方面的服務,促進LED行業加強自律,進一步提升廣東LED產品質量,更加規范LED照明市場。
經過多年發展,廣東LED產業取得了很大進展,發展前景良好,當然也還面臨標準體系不完善、核心技術較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等問題和挑戰。面對難得的重大發展機遇,充滿生機的南粵大地涌動著投資創業的熱潮,廣東滿懷著深化大合作、攜手大發展、互利大共贏的期盼,共創開放開發、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來源:光明網能源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