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近期,這些火爆LED圈的并購案值得關注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9-08-21 17:26
關鍵字:并購

摘要:近期,LED行業頻現巨頭收購案,尤其是雷士照明、歐司朗的未來命運如何,整個行業的格局又是否生變,都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和思考。

   近期,LED行業頻現巨頭收購案,尤其是雷士照明、歐司朗的未來命運如何,整個行業的格局又是否生變,都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和思考。


   KKR以7.94美元控股雷士照明中國業務


   8月11日,國際投資機構KKR與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宣布簽署股份購買協議。根據該協議,KKR將與雷士照明達成戰略合作,并以7.94億美元股權對價收購雷士照明中國照明業務(簡稱“雷士中國”)多數股權。交割完成后,KKR將持有雷士中國70%的股權,雷士照明將持有剩余30%股權,并獲得現金對價。


   出售雷士中國業務后,雷士照明仍將保留在中國的非照明業務、原始設計制造商(ODM)業務,以及在國際市場的照明產品等相關業務。


   根據協議,KKR將與雷士照明成立合資企業,用于經營中國照明業務。雷士照明將向合資企業轉讓雷士中國100%股權。雷士中國的董事會將由五名董事組成,KKR和雷士照明分別可委任三名和兩名董事。


   2018年,雷士照明凈虧損超過3億元,是該公司自2014年以來的首度虧損。今年5月,雷士照明發布公告,披露該公司正在對中國區業務進行戰略評估,并與潛在投資者磋商,以期出售大部分中國區業務。


   去年,雷士照明的營業收入約49億元,來自中國市場的雷士品牌照明業務收入占到約三分之二。


   雷士照明稱,此次出售中國業務,是公司業務優化策略的一部分。出售所得的資金將用于擴大公司的國際業務,包括建立新的LED照明產品生產線,并通過并購擴展海外版圖。


   去年,雷士照明國際業務營收約12.7億元,同比增長1.8%。


   KKR此次與雷士照明的并購預計于今年四季度完成。雷士照明稱,如果交易順利交割,將向公司股東派發不低于每股0.9港元的特別股息。截至上一個交易日,該公司的股價停留在0.7港元。


   據“投中網”報道,將雷士中國拆分,實際上是雷士照明長久以來的打算。雷士照明現在的第*大股東德豪,是一家A股上市的小家電企業,持有雷士照明24%的股份。德豪實際控制人王冬雷,也出任雷士照明董事長。雷士中國最早的目標買方,其實是德豪。


   早在2018年1月26日,德豪就宣布決定啟動對某LED照明制造資產的并購,稱已與對手方簽訂了收購意向協議。該年3月15日,德豪公告收購標的為雷士照明的中國業務。6月30日,德豪,明確收購對象為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雷士中國業務的主要主體公司),預計作價40億元。


   但這筆收購遷延了一年多始終未能完成,從而給了KKR出手的機會。到2019年5月16日,雷士照明宣布對中國區業務進行戰略評估,并與潛在投資者進行磋商,以出售大部分中國區業務。3個月之后KKR就達成了交易,可說是雷厲風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KKR的“橫刀奪愛”,對德豪而言亦是利好。并購告吹的德豪,周一開盤后一度漲停,股價過去兩日已經累計上漲超過了11%。目前的德豪內外交困,KKR的出手很可能是一根關鍵的救命稻草。


   歐司朗確認收到AMS的收購要約,已決定進行談判


   據路透社報道,日前,AMS向歐司朗提出了全現金收購要約,擬以每股38.5歐元的價格收購歐司朗100%的股權。此報價對歐司朗的估值為43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40億元)。


   12日,歐司朗發布新聞稿確認收到要約,并決定開始進行談判。


   此前,貝恩資本和凱雷集團的出價為每股35歐元,得到了歐司朗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支持。但據悉,歐司朗的最大股東AllianzGI(擁有9.3%的股份)和一個小股東集團拒絕了這一提議,因為報價有點低。


   有媒體分析,既然決定出售,股東當然希望賣個好價錢。艾邁斯與貝恩資本和凱雷集團聯合體的相互競爭,對于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這一目的是有利的。不過,從歐司朗出售這一事件,可以看出國際企業在照明行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在終端市場需求萎縮和中國LED企業地位增強的雙重壓力下,國際巨頭選擇在適當時機退出是必然趨勢。


   Luminii收購競爭對手Optic Arts


   據外媒報道,Luminii已經收購了位于洛杉磯的競爭對手Optic Arts。


   Luminii是美國一家規格級建筑LED照明系統制造商。首席執行官Jeff Parker表示,此次收購匯集了該領域的兩位領導者,鞏固了Luminii對增長的承諾。


   Optic Arts的產品包括Optic Arts STP、Vintage Dim、Flex AC和FOT系列。合并后,將豐富Luminii的模塊化照明產品組合。


   Parker指出,Luminii和Optic Arts的分銷策略是互補的,收購Optic Arts后將繼續存在。來自Luminii的團隊仍然專注于代理商,而Optic Arts的團隊將繼續專注于垂直的大型的機會銷售。


   此外,公司表示,Luminii將通過持續的有機增長、創新的產品設計以及未來收購像Optic Arts這樣的公司繼續發展。(編譯:LEDinside James)


   光寶科持股公司敦南被美國子公司并購


   8月9日,光寶科持股公司分離式元件大廠敦南宣布,旗下轉投資、在美國掛牌的達爾科技,將以總價133億元(新臺幣,下同)(折合人民幣約29.94億元)、每股42.5元并購敦南,溢價幅度達35%。


   未來敦南將下市并撤銷公開發行,全案預計將在2020年4月完成。


   敦南是全球橋式整流器市占龍頭,市占率約22%至24%,大股東光寶科持有其約18%股權。達爾是全球重要的分離式元件、類比、邏輯以及混合訊號芯片供應商,直、間接擁有蘋果、三星、華為、戴爾、思科、西門子等客戶,敦南持有達爾約15.3%股權。光寶科、敦南與達爾,三家公司董事長均為宋恭源。


   上述并購案仍必須經敦南召開股臨會決議通過,達爾將在臺設立一家100%持股子公司完成并購。達爾執行長盧克修表示,希望透過并購,達成2025年營收25億美元、毛利10億美元的目標。


   市場人士分析,子公司并母公司在市場上確實少見,以達爾并敦南為例,達爾偏向業務型公司,有直接客戶,可以整合敦南的產品供應給達爾的客戶,敦南做IC封裝,一部分也是為了垂直整合,半導體非常缺封裝廠,光寶集團過去七合一時在整流器也做一樣的整合動作。


   除了擴大營運規模,達爾并購敦南將對產能、產品線等都有互補效益。達爾在上海、成都等地有生產據點,在臺灣有敦南、德微等下游合作廠商,貿易摩擦仍難停止,若想持續擴大亞洲市場,且降低貿易戰相關沖擊,臺灣的產能是其重要資源。


   敦南整體有穩定獲利,但6英寸廠仍處于虧損,去年第3季擴產完成后,月產能達2.6萬至2.8萬片,卻因貿易摩擦沖擊,產能利用率僅五成多。未來有達爾的通路資源與訂單加持,有助敦南快速提升6英寸廠的產能利用率,以及后續整體營收與獲利表現。雙方產品線也可互補,敦南的接觸式影像傳感器與雙極晶體管、大功率電源相關產品等業務,未來可為達爾補強產品線戰力。(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來源:廣東LED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