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真視”的未來——全息顯示專利技術簡析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9-01-23 10:14
關鍵字:全息顯示

摘要:三維(3D)顯示能夠給觀者帶來更逼真的視覺體驗,一直以來都是顯示技術研究的熱點。

三維(3D)顯示能夠給觀者帶來更逼真的視覺體驗,一直以來都是顯示技術研究的熱點。現有的主流3D顯示技術,需要觀者佩戴專用眼鏡,實際體驗不佳;而裸眼3D顯示則無需附加裝置,令觀者能夠直接看到立體的影像。全息顯示是*新一代的裸眼3D顯示技術,其可以呈現出更加接近真實狀態的影像,逐漸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本文將通過專利數據與技術情況的分析,對全息顯示技術的發展歷史與現狀進行梳理。


1、技術簡介


目前裸眼3D顯示技術主要有光屏障式、柱狀透鏡式與指向光源式,核心原理都是將不同的圖像通過一定方式分別轉遞給左右眼,利用人的視覺成像特點在人腦中形成3D圖像。由于需要將圖像像素或亮度分拆為不同的單元以分別傳遞給左右眼,目前的裸眼3D顯示技術存在分辨率低、亮度低等明顯不足,對于觀看的距離與也有一定限制,并且由于圖像分拆的單元有限,所呈現3D圖像的景深等也不理想。同時,由于這類3D顯示技術是利用人眼的視差產生立體效果,觀看時容易產生眼部的疲勞。


全息顯示技術是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記錄和呈現物體全部的三維信息。與利用視差產生立體效果的技術不同,全息顯示技術是將物體的三維影像信息真實地轉遞給人眼,因而呈現的影像更接近實物,能夠為觀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1.jpg

圖1. 電影中所展現的全息顯示技術


從技術發展來看,全息顯示技術經歷了兩代。第*代全息投影顯示技術,是將影像由不同方向或角度投射到特定屏幕,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形成3D影像。該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常應用于舞臺演出、商品展示、博物館展示等。全息投影是光學全息影像,形成的立體影像是實像,由于完全透明的空氣無法呈現該影像,所以目前必須采用薄膜、玻璃、煙霧或水霧等作為屏幕來呈現全息影像。因此,全息投影設備具有較大體積,使用空間條件受限。


第二代計算機全息顯示技術,是通過計算機對影像光波的參數進行計算和模擬,再通過空間光調制器對輸出的光波信號進行控制,將記錄有全息信息的光波信號輸出。該光波可直接傳導至人眼,人眼在光波反向延長交匯處觀看到三維立體的虛像。由于該技術可不需要屏幕呈現影像,使得全息顯示技術的應用場景極大地拓展,被認為是最理想的裸眼3D顯示技術方案。


2、專利申請量趨勢分析


基于Incopat專利數據庫,截止2018年12月20日共檢索到全球范圍內涉及全息顯示技術的專利申請1886項。


2.png

圖2. 全息顯示技術全球專利申請量趨勢


從上圖可以看出,全息顯示專利申請量呈現震蕩上升的整體趨勢,也反映出全息顯示技術仍在探索發展的過程中。全息技術誕生于1947年,早期僅用于電子顯微鏡。20世紀60年代隨著激光技術與彩虹全息技術的產生,全息顯示技術被發明。1969年,首項關于全息顯示技術的專利申請誕生于美國,但在接下來15年內申請量都極少。得益于激光技術的快速發展,從1985年起,全息顯示專利申請數量增長至年均超過20項。20世紀90年代起,數字技術逐步與全息顯示技術融合,在全息投影顯示技術不斷成熟的同時,還誕生了新一代的計算機全息顯示技術。從1996年起相關專利申請量快速增加,1998年和2000年出現了兩個峰值。隨后專利申請量又回歸平淡,僅在2007-2008年由于某些重點企業的集中布局,專利申請量短暫出現高峰。隨著全息顯示技術的日趨完善以及應用的逐漸增多,從2011年起專利申請量開始快速增長,2016年已突破180項,由于專利申請公開的滯后,2017年數據尚不完善,但申請量有望進一步突破。


3.png

圖3. 全息顯示技術全球專利申請來源國家/地區分布


從來源國家/地區分布來看,美國、中國、日本、韓國、英國、德國和盧森堡七國是全息顯示技術的主要研發地,但沒有一個占比超過20%,反映出相關技術來源的分散性。美國是全息顯示技術誕生地,自20世紀60年代就有相關專利申請,申請總量也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在全息顯示技術方面專利申請起步較早,80年代末即已有專利申請出現,但整個90年代申請數量極少,2011年后才開始快速增多。



3、申請人分析


4.png

圖4. 全息顯示技術全球專利申請量排名


全球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十位的申請人涉及領域較廣,SEEREAL和LIGHT BLUE是專業的全息顯示產品制造企業,三星、湯姆遜、飛利浦是電子產品制造企業,京東方和旭硝子是電子元配件制造企業,休斯是飛機制造企業,戴姆勒是汽車制造企業,而韓國電信院則屬于科研機構。德國的SEEREAL公司專利申請量遙遙領先,是全息顯示領域最為重要的申請人。中國申請人在全息顯示技術專利申請方面較為活躍,除京東方外,深圳億思達、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微美云息專利申請量也比較多。


5.png

圖5. 全息顯示技術全球主要申請人專利申請量趨勢變化


全球前十位專利申請人中,休斯飛機、旭硝子、湯姆遜和戴姆勒主要涉及第*代全息顯示技術,2002年之后已沒有新專利申請提交。三星是唯*專利申請覆蓋了兩代全息顯示技術的申請人,并且近年來相關專利布局數量還在增多。其他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都僅涉及新一代全息顯示技術。


下面將選取全息顯示領域較為重要的專利申請人進行介紹。


SEEREAL公司


德國的SEEREAL公司創立于2002年,是目前全球最領先的全息顯示技術企業。SEEREAL公司致力于計算機全息顯示技術,擁有整套的全息顯示技術并對相關技術都進行了專利布局。


6.jpg

圖6. SEEREAL公司全息顯示裝置部件所涉及的專利


采用計算機全息技術呈現全息影像時,由于全息影像信息量巨大,對數據計算的壓力非常大?,F有空間光調制器由于計算能力有限,只能降低全息顯示的分辨率。SEEREAL通過眼球追蹤技術追蹤眼球瞳孔位置,獲得觀者正在觀看的位置信息,僅計算對兩眼視窗區域有貢獻的影像部分的全息信息,從而大大降低了數據計算量,使得顯示分辨率得以提高。相關專利如CN104204926B、US9529430B2與US20170038728A1。


三星電子


三星電子是全球知名的移動設備廠商,也是AMOLED顯示組件的主要生產商,同時三星也在大力投入全息顯示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三星通過對全息顯示組件的改進,致力于全息顯示設備的輕量化與小型化,使其更適于實際應用。目前三星公司研發的全息顯示設備類型多樣,包括全息眼鏡(相關專利CN106842568A)、全息顯示器/電視(相關專利US9477101B2與KR1020160042760A)以及全息手機(相關專利US7110796B2)等。


7.jpg

圖7. 三星電子全息顯示器/電視相關專利示意圖


LIGHT BLUE OPTICS


英國的Light Blue Optics公司主要研發具備觸控功能的全息投影顯示系統。其曾在CES2010上推出一款全息投影產品Light Touch,可以將任意平面經過投影變成一塊具備觸控功能的全息顯示屏,用戶可以利用該產品對多媒體內容和應用程序進行控制,特別適用于商場、消費場所和家庭消費電子產品,相關專利如US8514194B2與GB2466497B。


8.jpg

圖8. Light Touch產品在餐廳的應用場景


深圳億思達


億思達成立于2004年,是3D顯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億思達在全息顯示技術上申請專利20項,部分核心專利在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進行了布局。其主要技術涉及基于人眼跟蹤的全息顯示。基于該專利技術,億思達的子公司鈦客科技于2014年發布了全球首款全息手機Takee 1。


9.jpg

圖9. Takee 1全息手機


4、前景展望


2013年周杰倫臺北演唱會,運用全息顯示實現了鄧麗君與周杰倫的“對唱”;2014年公告牌音樂獎頒獎典禮上,利用全息顯示將邁克爾·杰克遜在舞臺上“復活”;2015年央視春晚,在歌曲《蜀繡》中應用全息顯示實現了絢麗的舞臺效果。在眾多博物館、紀念館中也已采用了全息顯示的展示臺或表演劇場。可見第*代全息投影顯示技術已經獲得了良好的實際應用,但是應用場景仍舊局限在較小范圍。


10.jpg

圖10. 利用全息顯示技術再現的邁克爾·杰克遜


另一方面,適用場景更廣泛的新一代全息顯示技術的發展依然磕磕絆絆。全球首款全息手機Takee 1發布后并未上市銷售,億思達2015年之后在全息顯示領域也再沒有新的專利申請;高端攝像機制造商RED在2017年推出的Hydrogen One全息手機,其顯示效果也差強人意。


但是,隨著材料、電子、信息等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全息顯示技術必將迎來快速發展,SEEREAL和三星電子都在新一代全息顯示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研發精力,京東方近三年也對全息顯示進行了重點研發并進行了專利布局。在這些行業龍頭企業的持續關注與不斷投入之下,相信新一代全息顯示技術的產品很快會進入市場并逐步成熟,并且極有可能成為未來主流的顯示技術。

來源:東旭法務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