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將建40個智慧社區,全面推進城市大腦建設
摘要:未來海淀將建設40個智慧社區設置了18個應用場景,萬物互聯是隨著5G技術的推廣能夠做到的。“城市大腦”的作用將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都會體現出來。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了北京“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空間布局。根據規劃,海淀將建設支撐首都中心定位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宜居宜業城區。
1月15日,北京市十五屆人代會第二次會議期間,海淀區組織媒體專訪。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區區長戴彬彬就“城市大腦”建設情況及未來發展作了相關介紹。他說,未來海淀將建設40個智慧社區設置了18個應用場景,萬物互聯是隨著5G技術的推廣能夠做到的。“城市大腦”的作用將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都會體現出來。
據悉,“城市大腦”由數字城市、智慧城市(Smart city)發展而來,是當下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人類智能化成果推動城市治理服務能力提升的新的實踐和探索。城市大腦的核心是服務于人,并以市民生活滿意為評判標準。
“我們今年啟動‘城市大腦’建設,形成了‘城市大腦’架構設計。在中關村西區打造了新型城市形態的樣板間,西區的每一個井蓋、每一根燈桿都通過物聯網與我們的大數據平臺連接,可以隨時掌握城市運行的變化,更加準確快捷地服務百姓。”戴彬彬告訴記者。
目前“城市大腦”在海淀區已有多個應用場景。
公共安全領域
在公共安全領域,正在推進和實施的項目有“海云計劃”及公共安全大數據建設項目、智慧社區北塢試點建設項目、“雪亮工程”建設項目、網格化圖像信息系統二期工程項目、城市眼二期項目。
智慧交通領域
在智慧交通領域,海淀區正在推進和實施的項目有城市交通分腦頂層設計和大上地交通綜合治理,并開展了全區交通信號路口勘查調研工作;
智慧環保領域
在智慧環保領域,正在推進和實施的項目有在南沙河段布設了9個水污染實時溯源系統,基于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可實現實時、連續、趨勢性監測河湖水體變化的情況;
智慧城管領域
在智慧城管領域,正在推進和實施的項目有中關村西區綜合治理項目和海淀視頻圖像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在動態專項方面,正在推進的項目有時空一張圖專項、城市治理統一APP平臺專項。
據介紹,2019年海淀將建設40個智慧社區,設置包括單元門、小區出入口、充電樁、窨井區等18個應用場景。海淀區“城市大腦”計劃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從城市治理領域入手,以“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為契機,全面提升海淀區現代化、智能化、精細化治理能力,使“城市大腦”成為海淀區“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人文社區”的有力抓手,將海淀“城市大腦”打造成一個國內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臺。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讓城市更美好”是戴彬彬在2019年北京市兩會《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中提到的。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曠視科技,是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之一。他們的技術讓市民實現了“刷臉”的夢想,刷臉認證、刷臉支付等技術廣泛應用于金融安全、城市大腦、手機智能等領域,“我覺得這就是‘科技改變生活、科技讓城市更美好’的*好例證。”戴彬彬說。
據介紹,至2020年底,在城市治理領域,海淀“城市大腦”將初步建成。至2022年底,海淀“城市大腦”全面深化應用。全方位完善城市大數據中心和“城市大腦”平臺建設,形成面向未來的“城市大腦”開放應用體系。未來海淀將探索建設更多的科技主題公園、科技博物館、展覽展示區等。“市民希望體驗什么樣的科技產品,我們就將打造什么樣的科技場景,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友好美麗。”戴彬彬對未來的海淀進行了展望。
來源:北京時間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