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擊|最低價中標將被取消?財政部醞釀遏制低價惡性競爭新舉措
摘要:財政部稱,將調整低價優先的交易規則研究取消最低價中標的規定,取消綜合評分法中價格權重規定,按照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著力推進優質優價采購。
日前,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新通告《財政部醞釀遏制低價惡性競爭新舉措》。這是不是也就意味著“最低價中標”將要徹底被取消呢!
根據《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2938號建議的答復》,有全國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提出了《關于在政府采購中建立最優品質中標制度的建議》。針對上述問題,財政部介紹,目前正在研究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設計,著力解決政府采購活動中存在的低價惡性競爭等問題。初步考慮擬采取四個方面的措施。
其中最受各方關注的是對相關制度辦法的修改。財政部稱,將調整低價優先的交易規則研究取消最低價中標的規定,取消綜合評分法中價格權重規定,按照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著力推進優質優價采購。
也就說,在政府采購的招標法規中,“最低價中標”的規定將被徹底取消了!
雖然目前這項改革還未落地,但是財政部已經明確表示,在招標制度辦法改革中要落實調整“低價優先的交易規則”、取消“低價中標”規定,意味著最低價中標被徹底取消只是時間問題!
同樣在去年底,人民日報曾一個月的時間里兩次發文詬病“最低價中標”,“最低價中標”原則一天不變,行業就很難有什么工匠精神,更不要說什么中國品牌!
最低價中標有啥危害
優汰劣勝,影響企業研發創新的積極性
“最低價中標”助長以次充好,導致產品質量下降,優汰劣勝。對于音響燈光、舞臺機械等工程商、企業來說,低價中標會使得產品價格逐漸逼近成本,企業無利潤可賺時,相應會減少在研發、技改、營銷、管理等領域的投入,一旦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致使企業發展后勁不足,而發展后勁不足又會反過來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經營,長此以往企業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淖。
極易引發偷工減料,埋下安全隱患
“最低價中標”極易引發偷工減料,甚至埋下安全隱患。近年來,舞臺事故頻發,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工程商低價中標就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或者是讓不專業的人員來操作,甚至很多工程商抱著“一分錢一分貨”的心理而堂而皇之地做出了許多黑心工程。
價格為何成評標唯*要素?
擔心“說不清”“犯錯誤”,規避“履職風險”,是一些地方和企業傾向于“最低價中標”的重要原因。
市場質量監管缺位、不到位,也是“最低價中標”大行其道的助力。低價中標”現象之所以出現,和法律法規執行不嚴、監管機制不完善有一定關系,如今,取消“最低價中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招投標行業的制度逐漸完善。
招標方過于強調成本而忽視質量,也導致招標的天平傾向于價格。一般情況下,按照市場規律,招投標中的投標價或中標價不得低于成本價。然而在現實中,部分招標單位在招標環節忽視質量要求,唯價格論,造成中標價低于甚至遠低于成本價。
近年來,我們國家一直倡導“品牌強國”,然而“最低價中標”影響正當競爭、降低產品質量,已經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障礙,它不僅不利于實施質量強國、品牌興國等國家戰略,還會埋下重大安全隱患。對于音響燈光、舞臺機械等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當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研發,沒有品質過硬的產品參與市場競爭,阻礙了音響燈光行業的正常發展,何談“品牌”? 財政部此次明確,將修改政府采購相關的招標制度辦法,徹底取消“最低價中標”規定,勢必對最低價中標的現象帶來徹底打擊,“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業主”現象有望得到改善!
來源:演藝科技傳媒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