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國家電網公司2015智能電網工作部署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5-01-31 11:41
關鍵字:國家電網 智能電網

摘要:日前,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就智能電網的部署工作召開會議。會議主要圍繞2015年智能電網工作安排,并制定了“十三五”科技規劃。會上還頒發了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和電力科技進步獎。

    日前,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就智能電網的部署工作召開會議。會議主要圍繞2015年智能電網工作安排,并制定了“十三五”科技規劃。會上還頒發了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和電力科技進步獎。

   2015年1月27日,國家電網公司召開2015年科技暨智能電網工作會議。會議由公司總經理助理張麗英主持,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欒軍出席會議并講話,公司科技部主任梁旭作大會報告,中國電科院院長、黨組副書記郭劍波,副院長高克利參加會議。

  會議提出,2015年是公司實現“十二五”目標的攻堅年,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全面提速,“三集五大”體系鞏固提升,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面對新形勢,要不斷強化創新意識、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實現“四個更好”:項目培育要更好地服從服務于公司和電網發展的需要,項目管理要更好地提高研究的質與量,研發投入要更好地產生和發揮效益,創新體系要更好地激發創新活力和潛力。

  會議對2015年公司的科技重點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要求優化科技創新體系,梳理創新需求,明確創新主體定位,加快海外研究院建設;制定“十三五”科技規劃,支撐全球能源互聯網構建;探索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做好國家獎項申報工作;加強特高壓、智能電網等核心技術領域科技攻關,加快科技示范工程建設;創新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管理,提質增效,推動更多先進技術實現成果轉化;完成6類41項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建設任務,建成50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確保福建廈門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按期投運;深化環保管理和對外溝通,不斷提升環保工作水平。

  會上,郭劍波院長作了題為《加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服務公司和電網發展》的大會交流發言。會議頒發了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和電力科技進步獎,表彰了2013-2014年度科技(智能電網)工作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中國電科院榮獲“國家電網公司2013-2014年度科技(智能電網)工作先進單位”,院科技部、技術戰略研究中心榮獲“國家電網公司2013-2014年度科技(智能電網)工作先進集體”,輸變電工程研究所周立憲、高電壓研究所劉之方、計量研究所徐英輝、繼電保護研究所王興國、電力系統研究所郭強榮獲“國家電網公司2013-2014年度科技(智能電網)工作先進個人”。

  下一步,中國電科院將深入學習貫徹公司2015年科技暨智能電網工作會議精神,做好2015年科研和技術支撐工作的統籌策劃與部署,確保按期保質完成年度科技(智能電網)重點工作任務。


  下面來了解一下智能電網的那些典型項目。


  新能源并網 風電場與電網間可互聯互通

  新能源并網技術主要包括資源評估與功率預測技術、新能源發電智能監控與并網技術、試驗檢測與認證技術、多類型電源協調運行控制技術等。目前,我國在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試驗檢測、風光儲聯合運行控制關鍵技術方面整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無人機巡檢 實現一鍵升降、GPS自主導航

  無人機巡檢可有效降低人員安全風險,提高對隱患、故障的定位監測,替代人工對于高山密林、廣袤農田區域的桿塔、線路巡視,最大限度保護自然和農業環境。

  智能變電站 智能化、集成化、自主自治

  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啟動智能變電站建設。智能變電站以智能化、集成化、協同互動、自主自治為特征。站內一次設備信息可實現就地采集處理,電纜長度及二次屏位數分別縮減78%、60%;應用預制艙、隔離斷路器等一體化集成化設備,建筑面積減少40%;投資水平與常規變電站基本相當;建設工期節約25%。

  直流融冰 觀測冰情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國家電網公司與氣象部門合作,發現了影響電網覆冰的17個關鍵因子,揭示了“日地氣耦合”電網覆冰規律,開發了電網覆冰自動預報系統,成功解決電網冰情預測這一世界難題。研制出了具有覆冰圖像防霧、抗電磁干擾能力強等特點的紅外動態圖像監測裝置,使輸電線路覆冰自動監測系統真正實現了冰情觀測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的作用。研制的交直流融冰裝置性價比優于國內外同類產品,極大地提高了電網防冰融冰應急處置的效果和效率。

  配電自動化 讓分布式電源運行更經濟可靠

  我國配電自動化建設規模和技術應用水平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配電自動化建設改造項目在主站、終端、信息交互、配網通信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建立了包含分布式電源以及儲能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等分布式終端的協同調度系統,實現儲能主動負荷調度,以及分布式電源與電網間的協同互補,顯著增強了電網對分布式電源的消納能力,提高了分布式電源運行的可靠性與經濟性。

  電動汽車換電 提出國際標準填補國內空白

  國家電網公司成功立項IEC標準《IEC62840 電動汽車換電站安全性要求》,實現了電動汽車領域由我國提出國際標準零的突破。成功研發了交直流充電設備、電池更換設備、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運營管理系統等系列產品,在充電服務網絡規劃設計、與智能電網融合技術、高效能量轉換及傳遞技術、運營管理技術、動力電池及充換電設備檢測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并成功進行了推廣應用。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 滿足分布式能源計量

  我國的用電信息采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家電網公司在全球首次提出了涵蓋主站、通信協議、采集終端、智能電能表、安全密鑰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技術標準體系,并據此規劃建設了世界用戶規模最大、實施范圍最廣、數據處理能力最強、提供基礎用電信息最多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首次提出遠程及本地通信單元模塊化、可互換的設計方案,將國內1491種電能表的外觀型式統一為4種、1032種電能信息采集終端的外觀型式統一為6種,徹底解決了智能電能表和采集終端技術標準多樣化、技術指標不統一的技術瓶頸。

  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 提升駕馭大電網能力

  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國家電網公司完成了基于全國產化軟硬件的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研發了一體化支撐平臺。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的主要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確立了我國在電網調度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保障了國家電網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該系統的建設還有力促進了國產軟硬件在電力行業的規?;瘧?。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智能電網部)提出,2015年,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要完成6類41項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建設任務,建成50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

  確保福建廈門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按期投運;

  完成17項國家級智能電網項目,建成投運9項智能電網綜合建設工程。在重點領域科技攻關上,要強化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究,開展新一代站、智能輸電線路、主動配電網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研究。


來源:互聯網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