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發表鈣鈦礦發光纖維相關研究成果
摘要:王棟教授團隊首次發展了基于濕法紡絲開發高拉伸性和超高熒光穩定的鈣鈦礦@聚合物光致發光長絲(CsPbX3 PLF,X=Cl, Br, I),突破了鈣鈦礦材料的本征不穩定性的瓶頸。
武漢紡織大學紡織纖維及制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王棟教授團隊的楊麗燕副教授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Large-scale, stretchable, self-protective, and multifunctional perovskite luminescent filament with ultra-high stability”的高水平論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0919)。武漢紡織大學為第 一單位和唯 一通訊單位,楊麗燕副教授為第 一作者,王棟教授為唯 一通訊作者。
鹵化鉛鈣鈦礦因其優異的光電性能,例如,光致發光量子產率高,發射光譜可調,色純度高,載流子輸運效率高,在柔性顯示和可穿戴光電子領域展示巨大應用潛力。然而,鹵化鉛鈣鈦礦在濕、熱和紫外光照下本征不穩定性阻礙了其產業化發展和應用。
王棟教授團隊首次發展了基于濕法紡絲開發高拉伸性和超高熒光穩定的鈣鈦礦@聚合物光致發光長絲(CsPbX3 PLF,X=Cl, Br, I),突破了鈣鈦礦材料的本征不穩定性的瓶頸。制備的CsPbX3 PLF光致發光長絲熒光顏色豐富、亮度高、發射光譜可調、色純度高。憑借聚氨酯的原位封裝效應及其與CsPbBr3納米晶之間的螯合作用,CsPbBr3 PLF表現出突出的熱、濕、UV光照穩定性。該制備方法環境友好、生產速度高、生產成本低、回收利用熒光性能良好,大面積生產潛力巨大。首次實現了在有機染料和拉伸應變傳感、柔性圖案顯示、二次防偽和危險預警系統方面的應用,拓寬了鈣鈦礦材料的應用領域。
作者簡介:楊麗燕,武漢紡織大學技術研究院副教授,碩導,入選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等,就鈣鈦礦材料與光伏、發光器件方面研究在Adv. Mater.、Rep. Prog. Phy.、Adv. Funct. Mater.、J. Mater.Chem. A等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20余篇,ESI高被引論文1篇。
來源:紡織纖維及制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