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I舍棄G6代線,致蕪湖OLED項目延期!
摘要:12月28日晚間,日本“落寞貴族”JDI公告稱,將原定于2023年12月與中國地方政府等進行談判的期限推遲至2024年3月。JDI表示,在與蕪湖政府談判和簽約的時間比預想要長,故出于謹慎的角度考慮擬進一步推遲最終合同簽約時間。
文章轉載自:維科網顯示
12月28日晚間,日本“落寞貴族”JDI公告稱,將原定于2023年12月與中國地方政府等進行談判的期限推遲至2024年3月。
JDI表示,在與蕪湖政府談判和簽約的時間比預想要長,故出于謹慎的角度考慮擬進一步推遲最終合同簽約時間。
但日經BP社對此則直言不諱的指出:原先JDI與蕪湖市政府計劃建設OLED面板產線,但由于計劃規模縮小,雙方出現意見分歧導致談判未能在期限內完成。
具體信息方面,JDI的談判始于今年9月,彼時雙方計劃在 2025 年之后建設兩條OLED產線,一條生產PC用等中小型面板,一家生產TV用的大尺寸面板。
分別是一條G6生產線(每月10K大板產能)和一條G8.7生產線(每月30K大板產能,其中G8.7玻璃基板面積是G6的2倍以上)
但JDI后續決定將重點放在大尺寸OLED產線上,計劃砍掉原有的G6代產線,在該區建設的工廠將從G6和G8.7統一為G8.7。如此總體產量將比以前減少約10%,并預計將于2026 年投入運營。
為此,JDI擬在蕪湖當地設立新公司,投資總額及投資比例尚未確定。JDI將主要運營該工廠,并將向中國企業和投資者尋求資金。
而從JDI急于求成的心態中可以窺探到,此前由中日韓形成的“三國四地”面板競爭格局正在加速清退,留給日本面板制造企業的時間并不多。
JDI內心也非常清楚的明白,自身已經在LCD領域失利過,也無望從LCD爬起來。眼下OLED浪潮正來勢洶洶,作為競爭對手的京東方、三星顯示已率先一步公布高世代OLED產線建設計劃;LGD和維信諾也蓄勢待發大概率在明年會有“大動作”,這是JDI和日本面板制造產業“彎道超車”的最后機遇。
不過現實總是骨感的,近幾年,JDI似乎已經無以為繼,半數工廠和境外資產都已變賣,就連核心面板技術也被推上談判桌成為籌碼只為生存。
今年年初,隨著JOLED的破產清算,JDI成為了日本面板產業最后的“獨苗”,曾因其擁有一流的LCD技術,也成為整個日本面板產業界最后的榮光與希望。
財報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3月結束的財年,JDI的顯示器業務預計將連續第10年出現虧損,權益比率從上期的56%惡化至截至2023年9月末的42%,但又對外表示其OLED業務是盈利的。
長久以來,一直號稱擁有某些特殊OLED工藝、專利和技術的JDI看上去似乎只是缺少資金。
因此在最近數年,JDI不停地向中國地方政府以及TCL科技、京東方以及財務投資者等拋出繡球,尋求合作、乃至賣身,只為獲得能夠持續發展,甚至東山再起的機會。
2019年,JDI曾在某個臺灣掮客的幫助下一度落戶浙江。價值5000億日元的“火鳳凰”計劃差點燒亮了JDI未知的前程。
但在當時交易案中,郭臺銘很快宣布退出,而李東生、陳炎順的興趣也不是非常大。沒有一家產業力量的支持讓地方主管部門以及各路財團猶豫萬分。
雖然地方政府很看重這種巨大的投資項目,但是發改委、工信部已經將面板產業視若畏途,支持深天馬、京東方,要比支持一個不確定性極大的JDI中國計劃,要靠譜得多。
直到今年4月惠科的露面才改變這一局面,這一對OLED夢之隊組合的計劃曾是:2027年,實現可穿戴出貨量和份額的全球第 一,到2028年,車載顯示、VR、桌面顯示達到全球第 一,IT設備達到全球第三。
好景不長,雙方的蜜月期僅維持了5個月就宣告破裂,JDI立馬無縫銜接了蕪湖市政府啟動eLEAP項目。
如今正處于“水深火熱”中的JDI正通過與其他公司合作專注于大規模生產,作為其業務復蘇的支柱,如果談判拖延下去,盈利的恢復將被推遲,也意味著在下一代顯示技術“軍備競賽”中再次落后。
來源:維科網顯示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