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面板產業去年產值2450億,增長22.4%
摘要:近日,光電協進會 (PIDA) 舉辦年終記者會,回顧去年,光電產業受惠宅經濟需求爆發,整體產能大增 16.7%,達 1.67 兆元,其中,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重回兆元,展望未來,PIDA 董事長邰中和點出,人才空洞化、設備材料量能是臺灣最需加強的部分。
文章轉載自:WitDisplay
近日,光電協進會(PIDA) 舉辦年終記者會,回顧去年,光電產業受惠宅經濟需求爆發,整體產能大增16.7%,達1.67兆元,其中,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重回兆元,展望未來,PIDA董事長邰中和點出,人才空洞化、設備材料量能是臺灣最需加強的部分。
邰中和表示,中國臺灣人口“生不如死”,代表人才空洞化迫在眉睫,解決人力問題須從供給面著手,提升中國臺灣人才吸引力,如面向新南向國家市場,除各大協會透過獎學金、培訓、工作介紹外,政府或許可從半導體、ICT利基,創造臺灣對新興市場的吸引力。
除人才扎根,邰中和指出,設備材料也是臺灣可強化量能的領域,近年中國臺灣在半導體濕制程、檢測領域均已擴大觸角,雖然離高階領域仍有一段距離,但也可從為國際大廠制造元件、模組供應商開始發展成自己的產業鏈,并認為第三類化合物半導體等新領域將是臺廠的機會。
回顧去年,PIDA說,全球經濟正逐漸擺脫疫情影響,加上宅經濟購物需求強勁、元宇宙、電動車等應用發展,助推去年中國臺灣光電產業產值達1.67兆元新臺幣(3824.3億元人民幣),年增16.7%,其中,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增幅最大,高達22.4%,產值也重回兆元之上,達1.07兆元新臺幣(2450.3億元人民幣)。
展望未來,PIDA指出,各國對今年景氣展望仍趨樂觀,加上元宇宙議題發酵、國內業者積極針對5G、人工智慧、遠距服務、自駕車等新興科技進行投資,看好包含雷射、光通訊、感測器、車用鏡頭等光電相關產業產值仍將保持成長。
此外,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同樣在電動車、5G通訊、綠能產業等應用需求增加下,去年產值達835億元新臺幣、年增26.4%,PIDA表示,隨著產業持續往高頻5G基地臺、電動車、充電樁、伺服器等產業迅速發展,加上政府推動化合物半導體相關專案,整合人才、材料、技術、制造及應用等,估今年國內化合物半導體產值也將成長。
來源:巨亨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