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倒閉后的“LED企業發展啟示錄”
摘要:曾經備受矚目的LED朝陽產業不斷有企業倒閉或瀕臨倒閉。LED照明似乎走進一個怪圈:不斷涌入,不斷倒閉;不斷倒閉,繼續涌入。
曾經備受矚目的LED朝陽產業不斷有企業倒閉或瀕臨倒閉。LED照明似乎走進一個怪圈:不斷涌入,不斷倒閉;不斷倒閉,繼續涌入。這跟當年光伏產業如出一轍:盲目建設、低水平重復、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LED照明現狀如何,未來又該如何發展?雖然問題不斷,但不能否認,LED產業正在夯實基礎,加速前進;未來,LED產業又將何去何從?
由于市場競爭加劇,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將被淘汰,行業大整合似乎已經不可避免。LED企業倒閉潮頻現,那么導致LED企業倒閉的根源在哪里呢?從今年爆發的LED倒閉潮可以看出,LED組裝時代已經結束,LED資本時代開啟。這個夏天的LED行業如同天氣一樣燥熱不安,兩岸LED行業接連傳出倒閉事件:6月,深圳億光倒閉;7月初,古鎮雄記燈飾倒閉;7月中,臺灣奇力光電傳出歇業訊息。
LED發展前景蒙上陰影
2013年LED市場前景普遍被業內人士看好,但是隨著幾家業內做得較大的LED企業相繼倒閉,再次為行業的發展前景蒙上陰影。實際上整個LED行業一直暗潮涌動,時刻都可能有企業倒閉,也不斷有新的企業誕生,而我們看到的只是滄海一粟。
古鎮雄記燈飾是一家典型的組裝LED企業,沒有芯片、封裝等核心技術,甚至在外觀設計上都沒有任何專利,整燈生產所需的配件均為外購,企業只是經過簡單的組裝后推向市場。
在組裝過程中,企業對產品工藝不重視,做出來的產品粗糙不堪,缺螺絲少配件的現象時有發生;不注重產品的合理搭配,3×1w的天花燈散熱片不夠,驅動電源不采用恒流驅動,通過高壓來增加光效,產品出廠前沒有經過任何的檢查,也不進行抗衰老實驗。產品注明1w的燈珠,而實際選用0.7w甚至0.3w的燈珠。企業通過壓縮材料成本等各種手段來降低成品銷售價格,提高市場占有率。
類似這樣的企業在前兩年產銷量往往很大,成就了一批作坊式起家的創業者。由于企業生產投入少,產品價格低,非常具有吸引力,成為經銷商青睞的對象,但產品質量問題相繼暴露出組裝LED產品的不足,隨著退貨現象不斷發生,以及價格戰愈演愈烈,許多組裝LED企業無法支撐,只能選擇倒閉或跑路。
渠道之爭
LED之爭,很大程度上是渠道之爭。傳統照明企業與新興LED照明新軍相比,渠道是否占據更大的優勢?而新興LED企業又應該如何跟傳統照明企業競爭?
說到渠道之爭,第*點傳統照明渠道的優勢還是有存在的,他們的渠道都沉淀了有很多年了,這個市場價值還是存在的。業內人士分析稱:“對于新型LED的企業來說,現在還是欠缺渠道,特別對于現在投資比較大的項目來說。新興LED基礎不穩的關鍵就是渠道問題。市場這一方面,我覺得新興企業如何跟傳統企業競爭呢?還是兩個字:踏實。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做中小企業需要靈活性比較強,而大的企業來做新興LED產品,它整個產品的規劃周期、上市時間可能會很漫長。比如,我們知道的歐普,它上一個LED產品,一個系列產品進入市場至少需要半年,一些小的企業可能三個月或者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占有市場,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一個新興投資的小廠,如果他們沒有把市場基礎,就算把渠道這方面做好了,他們也不可能馬上去跟傳統的家居照明等些大企業去競爭,因為傳統照明在全國店面的分布更廣。我們有一個結論傳統渠道優勢絕對存在,但怎么讓經銷商轉型做得更好,就是傳統企業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迅速的轉型,然后迅速推出新的產品,加快競爭的優勢才是他們所需要的。”
“降價”成為主旋律
近幾年,幾乎所有企業都承認,LED照明是未來發展大勢所趨,談起照明必提LED,而提起LED必談價格,價格差異下的無序競爭亦為人所詬病。
2013年,“降價”似乎成為LED照明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價格快速下降,有利于LED照明滲透率迅速上升,也可看作是推動產業向前發展的必經過程。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LED快速發展和LED降價潮涌漲的背后,有著國家對該產業的大力扶持的重要因素。除了政府補貼,也得益于其自身技術的發展成熟以及國內不斷自主創新研發的進步。作為價格鏈條最后一環的消費者,其對價格要求也是促成廠企不斷低成本生產的動力。
在LED競爭的濤濤浪潮中,越來越多廠企進一步設計、生產適合消費群的LED產品,這里指的適合消費者的產品,不僅僅是指針對不同喜好提供不同的LED燈具,滿足其對照明光線的多種要求,更重要的是符合其消費能力,契合其消費心理。要使普羅大眾接受LED,那LED產品既能滿足其使用需求,又要其價格也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整體市場上的LED燈價格仍然居高,在短時間內其價格是無法和傳統照明持同一價格水平的。在市場上,只有物美價廉才是王道。無疑,這只無形的手在撥動著LED價格的走勢。
LED照明最具爭議三大關鍵詞:倒閉潮、價格大戰、渠道之爭
LED照明的表面繁榮與大環境不無相關。宏觀政策的利好,各類政府補貼的到位,使得能夠拿到政府支助的企業似乎順風順水,甚至有企業直接靠政府補貼實現盈利。但當LED照明作為一塊蛋糕被投機商看重,各方熱錢涌入。
從表面看來,LED照明倒閉潮的根源在于整個市場經濟環境的低迷。國家對上游房產的宏觀調控加強看起來好像是主因。但追根朔源,企業內因更為重要,產品、市場、管理、資金,在各個方面能夠做到系統發展、均衡發展的企業才會留下來,才會走得更遠。而部分急功近利、以投機、圈錢為主要目的的企業,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當“投機”變成“投資”,企業從博彩性質走向正規化,倒閉潮的來臨也就不可避免。
而在競爭過程中,有一個熱詞在LED照明行業洗牌中無人能避,它就是“價格大戰”。價格戰,顧名思義,指企業間通過競相降低商品的市場價格展開的商業競爭行為,目的是打壓競爭對手、占領更多市場份額、消耗庫存等。以價格作為競爭策略手段的行為,在LED照明行業正是當道之時。價格的下降可以更好的適應消費者,使大家最終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能夠滿足人們高、中、下需求的產品市場,價格不是問題,重點是滿足不同需求。
渠道無優劣勢之分,關于在于企業的定位,要回歸照明本質,根據產品特點設置終端形式。問題的最終,無論是新興LED照明還是傳統LED照明,都應該是由產品決定渠道,根據產品搶占渠道,而不是相反。新興LED照明企業和傳統LED照明企業占領渠道的差別只在于,中小企業需要靈活性比較強,而大企業整個產品的規劃周期、上市時間可能會很漫長。比如歐普,它上一個LED產品,一個系列產品進入市場至少需要半年,一些小的企業可能三個月或者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占有市場。
面對激烈的競爭,LED照明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如果想在行業的“價格大戰”中取勝,穩健地經營“不倒閉”,還有效窺得經銷“渠道”,那么下面LED照明企業生存指南,不得不看。
生存指南一:企業領導人需明確自身定位,建設核心團隊。還是那句老話: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LED照明行業人才尤其緊缺,老板非常重要。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然會給他的企業刻下難以磨滅的烙印,這就是企業的“精神領袖”。但與此同時,企業家個人的局限也會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這LED照明行業發展的現在更為明顯。
生存指南二:認清企業定位,品牌定位,產品定位,讓顧客“買單”。一個新興企業發展的初期,尋求“藍海”可能是企業所熱衷的。這便是給企業找定位,找機會。一個有趣的分享是歐普。當初歐普靠廚衛燈起家,迅速抓住廚衛燈,這是歐普當年的“藍海”。歐普壯大了,但是現在靠一種產品機會性成長的幾率基本不存在。市場已逐漸走向成熟,策略性成長更為關鍵。企業要準確定位自己,將市場更為細分。LED照明除去籠罩在產業外的夢幻價值,切入企業要踏實做事。不了解企業定位與品牌定位,沒有企業清晰的自我定位,則很有可能有種下龍種,收獲的是跳蚤。
生存指南三:專注長處優勢,給企業做“減法戰略”。怎么做好品牌?一種行業聲音認為,長線規劃,市場策略很重要。那么如何長線的規劃呢?在產業鏈中,有企業擅長于全面開花,將戰線拉長,在一些企業甚至跨行業拉長戰線。比如從服裝業跨越到房地產業的雅戈爾,從小家電行業拉長戰線到照明行業的德豪潤達。
但是對于已經在LED照明行業,更為具體一點的企業來說,它們沒有跨界跨行業發展,更多的可能著眼自身的資源,多種產品發展,全國范圍內占領領域。但這僅僅是表象。本質是,企業無論做出何種策略,一條清晰而冷酷的商業邏輯必須遵守:“追求合理范圍內最大化商業利益”。當全國開花,普遍占領而又無法得益的時候,企業應該想想專注長處優勢,做做“減法戰略”。集中優勢打殲滅戰,或許更有利于企業發展。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這句名言拿來形容現在的LED照明產業似乎最合適不過:一方面,LED照明行業受到國家部門的空前重視,各種利好政策大力推動;激起眾多投資集團的熱情追捧,各種資金長線涌入;新興LED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各種人才投身其中。可以說,這是LED照明*好的年代,同時這也是個大有前景,上升空間還有很大的行業。
來源:OFweek半導體照明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