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數據披露,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成唯一負增長領域
摘要:10月3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結果,據對全國6.4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2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8%,比2019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加快2.4個百分點。按照行業類別劃分,與文化演出領域關聯最為密切的大類之一“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實現營業收入916億元,增長35.3%,兩年平均下降9.9%,受疫情沖擊較大,是文化核心領域唯一負增長的行業。
文章轉載自:演藝科技傳媒
10月3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結果,據對全國6.4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2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8%,比2019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加快2.4個百分點。按照行業類別劃分,與文化演出領域關聯最為密切的大類之一“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實現營業收入916億元,增長35.3%,兩年平均下降9.9%,受疫情沖擊較大,是文化核心領域唯*負增長的行業。
行業數據
新聞信息服務營業收入98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1%,兩年平均增長19.5%;
內容創作生產17693億元,增長18.6%,兩年平均增長11.1%;
創意設計服務13787億元,增長24.0%,兩年平均增長16.3%;
文化傳播渠道9309億元,增長30.1%,兩年平均增長4.2%;
文化投資運營359億元,增長13.8%,兩年平均增長6.8%;
文化娛樂休閑服務916億元,增長35.3%,兩年平均下降9.9%;
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11441億元,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3.5%;
文化裝備生產4880億元,增長17.8%,兩年平均增長6.7%;
文化消費終端生產15974億元,增長22.0%,兩年平均增長10.9%。
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文化領域“壓艙石”作用發揮明顯,主要表現在文化核心領域的新聞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內容創作生產等三個行業。隨著我國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深入實施,以視頻直播、創意廣告、智能文娛設備制造等為代表的文化新業態帶動作用持續增強,發揮了文化新業態“助推器”作用。以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性收入283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1%;兩年平均增長24.0%,高于全部文化企業平均水平14.0個百分點;對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達到38.9%,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6.1和3.4個百分點。
新業態特征明顯的16個行業包括
廣播電視集成播控,互聯網搜索服務,互聯網其他信息服務,數字出版,其他文化藝術業;
動漫、游戲數字內容服務,互聯網游戲服務,多媒體、游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增值電信文化服務,其他文化數字內容服務;
互聯網廣告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版權和文化軟件服務,娛樂用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費設備制造。
今年以來,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恢復基礎得到鞏固。這主要得益于助企紓困政策措施落實有力。下階段,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中央及地方惠及文化企業紓困政策精準實施,為文化市場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不斷豐富提供政策性指導與服務,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來源:演藝科技傳媒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