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砍斷腐敗鏈條 揭露LED“政治之癌”背后潛規則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3-08-08 10:03
關鍵字:腐敗 潛規則

摘要:腐敗被稱為“政治之癌”,同時也是當今LED行業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對于LED行業來說,招標、補貼的腐敗現狀是一直存在并未被“取締”,這種情況是不是業內人士繞不開的潛規則呢?

    腐敗被稱為“政治之癌”,同時也是當今LED行業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有的官員為了個人功績而廣推勞民傷財的項目,有的為了斂財而進行桌底交易,有的敗在石榴裙下但最后反被情婦舉報。從1982年中共十二大開始,中國反腐敗的路徑漸趨明朗。回顧中國反腐敗三十年的斗爭史和十年國際合作的工作,厘清中國反腐敗路徑的演化,可以看出,中國執政者從未放松過對腐敗行為的打擊,也從未放松過對反腐敗制度的研究。


   習近平主席在1月22日的中紀委全會上也說道,對于官員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但對于LED行業來說,招標、補貼的腐敗現狀是一直存在并未被“取締”,這種情況是不是業內人士繞不開的潛規則呢?


   廳長落馬LED推廣政策走向不變


   ——政策是長期的不會被終止不會被廢除


   作為全國經濟的“排頭兵”,廣東省一直走在發展前沿。2012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提出《廣東省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以來,廣東全省通過招投標安裝的LED路燈超過12萬盞,室內LED照明產品超過30萬盞,預計2013年新安裝LED路燈將超過100萬盞,廣東將掀起新一輪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的熱潮。由此看出,廣東政府對LED照明的推廣是不遺余力、功不可沒。


   一直以來,廣東政府都有把“LED大省”打造成“LED強省”的決心,根據廣東在3年內推廣公共照明的政策,即到2014年年底前實施分期分批改造完成。珠三角地區力爭用兩年時間,到2013年年底前率先完成。而如今已是2013年的年中了,行業人士紛紛討論李興華的落馬是否會很大程度影響原有政策的執行,杭州市城管委景觀處副處長韓明清博士接受阿拉丁照明網記者采訪時提出,政府根據目前LED行業發展狀況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是長期的。李興華被調查只是一個突發性事件,與政府的政策無關。


   他還表示,一個地方官員被調查事件對LED推廣政策來說并無太大影響,畢竟政策是一個政府行為,而被調查人不能代替政府。當然,除非政策本身存在為腐敗者“尋租”的漏洞,這需要等最終調查結果公布,地方政府自然會做出訂正。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全健則從兩個方面分析道,第*,政策是廣東省政府制定的,與落馬本人無關,政策還是會繼續執行,不會被終止不會被廢除;第二,廣東普及LED公共照明的計劃是由省政府下放給省科技廳執行,影響雖有,但不大,也不會長期受影響,廳長被調查,廳長以下的執行者也是可以繼續對政策進行執行


   “行行出腐敗”披露腐敗“潛規則”


   ——砍斷牽涉面廣且嚴密的腐敗鏈條


   腐敗是指道德敗壞者通過運用手中的權力來獲取私利的損人行為,而官員腐敗是公眾最為反感的,它有損于政府的公信力與形象。因此,如何反腐敗是各國政府都要面對的挑戰。在西方國家中,美國是制定防范和懲處公職人員犯罪法律較早的國家之一,通過大半個世紀的不斷努力,把一個曾經非常腐敗的政府逐步治理得廉潔而高效,成績是有目共睹。要是按照目前國際上衡量腐敗程度通行的標準,現在的美國是屬于世界上那約10%的腐敗水平最低的國家。


   有學者提到,腐敗早已進入權色交易、權權交易層面,而反腐敗卻因政改滯后、用人不公、監督乏力、媒體禁音、群眾無語、權力失衡等應對不當之舉,而停留于權錢交易層面,被腐敗牽著鼻子走,蒙著眼睛轉,捆住手腳打。醫療腐敗、教育腐敗、媒體腐敗,凡是老百姓需要求人辦事的領域沒有一個不腐敗。其實,就在LED這個在所有行業內所占份額并不大的行業里,也存在腐敗現象。原來除了“行行出狀元”外,還有“行行出腐敗”。


  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圍標串標,從LED招標來看,無論是政府采購還是工程建設項目等,往往剛進入招投標環節就在官商勾結之下,通過肆意操縱投標,形成牽涉面廣且嚴密的腐敗鏈條,很多制度規章因此形同虛設。與此同時,LED招投標中涉及的腐敗行為趨向隱蔽,而現有法律法規滯后等因素導致監督查處面臨困境,亟待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那么,在LED行業里,如果遭到腐敗“潛規則”,又應該如何應對呢?面對記者的提問,韓明清建議道,從企業的角度來講,需要積極主動維護自身權益。例如遇到公共投資項目工程招標、LED補貼政策內容及發放過程中有問題的時候,利益相關企業應該向業主方、招標方等相關的部門和工作人員提出出問題所在,讓問題公開化。同時,也可依靠行業協會、社會組織、或者媒體來進行曝光。作為企業,要懂得并善于在遇到政府或公共財政投資違背公開、公平、公正這“三公”原則的情況下敢于投訴,講出自己的訴求,企業是監督好政府政策實施過程的重要角色之一,接受社會監督,這也是反腐的重要手段。


   全健也建議,如果企業的參與LED招標、補貼時遇到不公平、腐敗、官商勾結等情況,可根據招標文件上標明的相關部門進行反映,如果發現執行該項目招標、補貼的部門涉嫌違紀違法,就要向監察部門、紀檢部門等上級部門提交證據、反映事實。


   權利失衡是蛀“LED”大蟲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讓所有政策信息都曝露在陽光下


   為什么在LED行業里,各種政府工程、招標、補貼等方面都存在漏洞、黑幕?韓明清表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如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沒人敢亂來”,就不可能存在問題。而支撐政府透明的機制更重要,那就是對權利的制衡和制約。這點黨的十八大已經明確提出,要把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權分立”,這是解決中國有產生腐敗的土壤的根本之舉,讓想搞腐敗的人“不能亂來”。“目前群眾對政府的監督還處于被動狀態,而政府本身的也缺乏預警機制,群眾發現問題才去監督,民不告,官不究;上級發現問題才去解決。沒有在源頭上真正地去預警、去防止、去制約。不制約權力的反腐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中國一直都有反腐敗制度,《問責規定》、《廉潔從業規定》、《巡視條例》、《廉政準則》、《個人重大事項報告》等都是反腐法規。全健對阿拉丁照明網記者,這些制度需要不斷加強不斷完善,是一項長時間而又艱巨的任務。


   如今政府許多政策是合理地制定出來了,由于不執行,所以有政策等于沒政策。政策只是個擺設而已。四菜一湯早有規定,有幾個執行的?全健認為,政府機構不但要帶頭制定限制自己和約束自己的為民利民政策,更要帶頭執行所定的政策,還要高度負責監管。


   據記者了解,以往的反腐制度偏重于“懲治”,而如今國家已經開始加強“防腐”的制度建設。對此,韓博士認為應建立強有力的腐敗懲防體制,這是改變目前反腐敗被動局面的關鍵。如何從源頭上消除了滋生腐敗的土壤呢?他提到,防腐機制需要政府的自主建設,第*,信息必須公開,公開是一切社會監督、官員廉政的前提。然后公開后方能保證公正,公正才會實現公平。這就是“三公”原則彼此關系所在。做到這三大點,最終達到信息公開化、透明化,讓所有政策信息都曝露在陽光下,接受群眾的監督。無論是利益的直接主體,還是間接主體,或者普通老百姓,有了這些群體的約束,防腐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只要有經濟利益的存在,腐敗就有可能發生,腐敗就不可能根絕。因此,反腐敗是一個長期的話題,如果能做到讓腐敗成本與腐敗收益基本相抵消的時候,想腐敗的人就會大幅度減少,但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目前的狀況看,懲治腐敗的力度在不斷加大,落馬和被處理的官員呈現上升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官員產生威懾。李興華是廣東省7月份里第四個被調查的政府官員,下一個被處理的官員是誰呢?相信紀檢、監察等部門會將“打老虎打蒼蠅”進行到底。


   除去媒體身上的霉點忌淪為金錢的奴隸


   ——用筆桿子殺人等于慢性自殺


   國際腐敗問題專家早已表明:“市民社會和媒體在制止公共生活中的欺詐和腐敗現象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世界各國,媒體已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反腐力量。為了更有效地發揮媒體的反腐功效,許多國家都采取措施加強媒體。


   媒體抑制腐敗的作用最主要體現在關于腐敗的報道在公眾中激起波瀾,施加壓力,迫使官方進行調查,嚴懲腐敗分子或剝奪其公職。


  自律、自覺的媒體工作者是媒體責任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媒體自身也要擔負保證一個負責的、獨立的媒體的重擔。新聞工作者要努力工作以贏得公眾的尊敬。為了獲取公眾的信任,他們每天都必須證明他們是獨立的、客觀的和有職業精神的。


   而媒體作為傳播LED行業百態的媒介,是起到讓行業人士了解企業、企業知曉市場動態、專家學者捕捉*新行業新聞的橋梁作用。媒體能夠報道照明企業的負面報道,但絕不能無止境地攻擊,那些知名度不高又無力對抗媒體、缺乏抵抗力的中小企業,倘若遭遇糟糕的媒體的一系列攻擊,這些企業為了生存只能私底下花錢擺平這些媒體。這是媒體腐敗。稍微大型的企業則不甘于受壓迫,而拍桌站起,一場斗得腥風血雨的“羅生門”就此展開。


   媒體是社會的良知,正義的化身,也是推進社會公正的重要力量。媒體是要對客觀事實進行報道,而不是抺黑、用筆桿子殺人,這會直接影響了新聞報道的正確導向。作為LED行業媒體,要有良好的新聞職業道德。這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來源:中國照明網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