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半導體出口急速下滑,10天大跌22.1%
摘要:最新海關數據顯示,南韓8月前10天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2.1%,主因是扮演重要經濟支柱的半導體業出口進一步下滑。
南韓經濟遭逢中美貿易戰、日本管制令等逆風干擾,出口連續下跌,且跌幅擴大。*新海關數據顯示,南韓8月前10天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2.1%,主因是扮演重要經濟支柱的半導體業出口進一步下滑。
韓聯社、Pulse News周一(12日)報導,根據南韓海關總署周一公布的數據,8月1至10日期間,南韓出口總額為1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2.1%,與7月同期相比則下降3.1%。自去年12月以來,南韓出口呈現螺旋式下滑,月減幅已在6月擴大至兩位數。
以類別區分,8月1至10日,半導體出口額下滑34.2%,原因包括美國與中國在高科技領域上演主導權之爭,以及日本對芯片和面板制程必備材料實施外銷南韓的限制令。半導體產業是韓國經濟的命脈,占該國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
中國和美國是南韓的前兩大貿易伙伴。8月1至10日期間,南韓對中國和美國的出口額分別下降28.3%、19.5%,反映中美貿易戰對南韓貿易構成顯著打擊;對歐盟出口下降18.7%;對日本出口下降32.3%,為跌幅最大的國家。
南韓統計局(Statistics Korea)7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南韓6月工業生產月減0.7%,終止連前兩個月正成長態勢,主要受到服務業生產月減1%拖累,半導體業生產則月增4.6%。
7月18日,南韓央行將今年南韓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2.2%,較4月時預測的2.5%調降0.3個百分點,理由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復蘇緩慢,加上日本政府限制半導體和面板關鍵材料外銷韓國,削弱南韓經濟動能。
韓國政府決定把日本移出貿易“白色清單”
韓國政府12日發布戰略性產品進出口公告修訂案,決定把日本移出韓國的貿易“白色清單”。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當天發布的聲明,韓國把享受戰略性產品進出口便利政策的“甲類”貿易對象細分為“甲1”和“甲2”兩類,把先前“甲類”貿易對象日本列入新增的“甲2”類別。
產業通商資源部對“甲2”類別的定義是,此類國家加入了相關國際協定但“設有違反國際規范的出口管制體系”。
日本被列入“甲2”類別后,韓國企業如果計劃向日本出口戰略產品,除個別例外情況,原則上必須逐次申請,所需提供文件由此前的3種增加為5種,審批時間由此前的約5天延長為約15天。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成允模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對于設置違背國際出口管控基本原則的制度的國家,韓國難以與其密切合作。
按照產業通商資源部聲明,新的分類規定將在隨后20天內征詢公眾意見、接受審議,并于9月中旬付諸實施。成允模表示,日方如果在意見征詢期內提出請求,韓國政府愿意與日方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進行協商。
韓國目前新設的“甲2”類別中只有日本一個國家。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這一新規并非僅僅針對日本,韓國政府今后將視情況把相關國家列入此類。
韓國媒體認為,韓方此舉在于反制日本政府此前對韓國實施的出口管制措施。日本政府7月1日宣布對出口韓國的三種半導體原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觸發韓日貿易摩擦。雙方貿易摩擦近來不斷發酵,日本政府8月初宣布把韓國移出可享受貿易便利的“白色清單”。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