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OLED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摘要:目前 OLED 顯示器件,尤其是 AMOLED 面臨良率較低、壽命相對較短等挑戰,價格相對高昂。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 OLED 面板壽命將進一步提升、成本進一步下降、產能不斷擴大,OLED 替代 LCD 將成為趨勢。
OLED 顯示器件具有輕薄、廣視角、響應速度快、色彩柔和、節能、可透明、環境適應能力強、生產成本低等特點,尤其是可實現柔性顯示的技術特點,有望帶來一場顯示革命。目前 OLED 顯示器件,尤其是 AMOLED 面臨良率較低、壽命相對較短等挑戰,價格相對高昂。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 OLED 面板壽命將進一步提升、成本進一步下降、產能不斷擴大,OLED 替代 LCD 將成為趨勢。
一、大勢所趨 ,滲透率快速提升
OLED 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ITO),與電力之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整個結構層中包括:空穴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OLED的發光機理:在外加電源電壓驅動下,帶正電的空穴和帶負電的電子在有機層相向運動,當他們相遇復合時會釋放能量,并將能量傳遞給有機發光分子,有機發光分子會因為得到能量而受到激發,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當受激分子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會輻射躍遷而產生發光。顯示技術如今以發展到第四代,依次是:CRT-POP—LCD—OLED。中國內地在LCD時代起步晚,起點低,大而不強。在OLED時代,則起點較高,起步叫早,有希望變大變強。
顯示技術發展史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LCD 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臵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設臵 TFT(薄膜晶體管),上基板玻璃上設臵彩色濾光片,通過 TFT 上的信號與電壓改變來控制液晶分子的轉動方向,從而達到控制每個像素點偏振光出射與否而達到顯示目的。OLED與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相比,具有全固態、主動發光、高對比度、超薄、無視角限制、響應速度快、低電壓直流驅動、工作溫度范圍寬、易于實現柔性顯示和3D顯示等諸多優點。但OLED也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是成本和使用壽命,受制造設備和工藝影響OLED的制造成本一般要高于其他顯示品種,OLED最大的特點是自發光特性,因此OLED的發光材料壽命要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OLED面板在智能手機 占有率逐步提升。2015年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達到2.57億片,對應的市場空間為108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出貨量將增長到7億片,對應的市場空間為 208 億美元,五年手機OLED面板復合增長率為14%。手機OLED面板占有率從2015年的37%大幅揚升至 2019年的51%。而液晶面板,銷售額也將從208億美元萎縮至190億美元,比重也將從63%下滑至 49%。
AMOLED面板量產成本大幅下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手機OLED面板市場空間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AMOLED 制備關鍵技術
AMOLED制備關鍵技術包括LTPS-AMOLED的制作工藝、前板段工藝、模組段工藝流程環節。 其中蒸鍍,TFT的制造及封裝工藝都嚴重影響到AMOLED的發光亮度、對比度、發光效率、功耗、壽命和器件穩定性,是AMOLED制備過程中關鍵環節。因此,提高蒸鍍技術,加強TFT 對 AMOLED現實面板亮度和灰度的控制,改善封裝氣密性和防水透過性是制備AMOLED顯示器的關鍵工藝和難點。
LTPS-AMOLED 的制作工藝囊括了顯示面板行業的諸多尖端技術,其主要分為背板段,前板段以及模組段三道工藝。 背板段工藝通過成膜,曝光,蝕刻疊加不同圖形不同材質的膜層以形成 LTPS(低溫多晶硅)驅動電路,其為發光器件提供點亮信號以及穩定的電源輸入。其技術難點在于微米級的工藝精細度以及對于電性指標的極高均一度要求。
驅動背板工藝流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前板段工藝通過高精度金屬掩膜板(FMM)將有機發光材料以及陰極等材料蒸鍍在背板上,與驅動電路結合形成發光器件,再在無氧環境中進行封裝以起到保護作用。蒸鍍的對位精度與封裝的氣密性都是前板段工藝的挑戰所在。
有機鍍膜段工藝流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模組段工藝將封裝完畢的面板切割成實際產品大小,之后再進行偏光片貼附、控制線路與芯片貼合等各項工藝,并進行老化測試以及產品包裝,最終呈現為客戶手中的產品。
模組段工藝流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OLED 產業鏈
OLED 的快速發展將帶動整個OLED產業鏈的快速擴張,包括制造設備、材料、組裝等產業鏈都將孕育巨大的機遇。大部分OLED材料與LCD無法通用,所以OLED上游材料領域的市場機遇更大。OLED上游材料主要為陰極、陽極、傳輸層材料、發光層材料,由于OLED上游材料領域技術壁壘高、市場競爭較小、盈利水平高,未來OLED上游材料的盈利水平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其中傳輸層材料和發光層材料與LCD中的材料不同,為新增量,未來機遇更多。雖然國內目前在材料端、設備端嚴重依賴進口,但此次切入時間早,將獲得更有力的競爭地位。
OLED 產業鏈梳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OLED面板 :韓國市場占有率領先,中國大陸市場份額迅速提升
韓國市場占有率領先,中國市場份額迅速提升。韓國面板生產商 2016年AMOLED 銷售金額占全球銷售金額的96%,為142億美元,但隨著中國大陸、日本、臺灣的面板廠商不斷擴產,韓國面板生產商市場占有率將呈現下降趨勢,預計2020年約占全球出貨量的70%。隨著國顯光電、和輝光電、京東方等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的陸續投產,中國大陸市場占有率預計將從 2016 年的3%提升至2020年的19%。
2016年-2020年AMOLED生產國銷售金額(百萬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市場供需關系來看,目前全球AMOLED市場處于嚴重的供不應求的局面,三星作為目前市場占有率*高的AMOLED供應商,2015 年AMOLED顯示屏產品仍以自用為主,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幾家手機廠商的部分產品可以從三星獲得AMOLED產品的供應。根據預測,2020年,全球 AMOLED 手機面板的需求面板出貨量將達到10億片的規模,對比目前全球每個月僅對應約32 萬片玻璃基板加工規模的AMOLED量產產能(含3.25 寸、4寸等小尺寸),市場空間巨大。
智能手機為AMOLED顯示屏主要市場。4-6寸 AMOLED顯示屏主要應用領域為智能手機市場。作為AMOLED顯示屏最重要的終端市場,智能手機在目前以及未來都是支撐AMOLED行業快速的發展的推動力。2016年,4-6寸AMOLED 顯示屏預計出貨量為2.43億片,2020年預計可達9.2億片,約為 2016年出貨量的4倍。從搭載 AMOLED手機滲透率來看,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3.6億部,對應的AMOLED手機的滲透率為17.9%,2020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15億部,對應的對應的AMOLED手機的滲透率為61.3%。從市場容量來看,2016年AMOLED顯示屏銷售額預計為117億美元,2020年預計可達461億美元,約占AMOLED顯示屏全部銷售金額的 70%。
AMOLED顯示屏預測出貨量(單位百萬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柔性顯示技術成為AMOLED技術發展方向。隨著消費者對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柔性顯示技術逐漸成為顯示技術發展的新方向,預計柔性AMOLED的增長速度高于硬屏AMOLED。據預估,2016年硬屏AMOLED出貨預期可實現1.98億片,2020年將達到3.87億片,而柔性AMOLED2016年出貨量約為0.86億片,2020年出貨量將達7.11億片,出貨量接近硬屏的2倍。隨著柔性AMOLED技術的成熟和新建產線的逐步量產,柔性AMOLED產能開始大量釋放,2018年預計將成為硬屏AMOLED與柔性 AMOLED出貨量轉換點,柔性AMOLED出貨有望趕超硬屏AMOLED。
硬屏AMOLED 、柔性AMOLED出貨量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來源:光電與顯示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