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之戰:美國擔憂,中國讓全世界充滿廉價微芯片?
摘要:紫光集團此前計劃投資240億美元收購一家生產現代化微芯片的工廠。即使以中國的標準來說,這也是一大筆錢。
紫光集團此前計劃投資240億美元收購一家生產現代化微芯片的工廠。即使以中國的標準來說,這也是一大筆錢。
美國難以掩飾自己的擔憂,因為中國人幾乎總能達成自己的目標。白宮擔心中國讓全世界充滿廉價微芯片,搞垮美國生產商。因此,美國政府在2015年和2016年凍結了紫光集團對幾家美國微芯片生產商的收購。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他們正在建設自己的微芯片工廠,因為美國政府不允許紫光在美投資。他說:“中國企業在很多領域遭到區別對待,這里也不例外。這不是正常現象。”
美國人相信,中國爭奪微芯片行業領導地位的方式,與此前在冶金、太陽能等行業的做法一樣。中國則認為這種指責是對本國發展不加掩飾的干擾。地緣政治游戲不僅妨礙中國企業,也困擾美國企業。英特爾、美光科技等美國大公司并不反對在中國投資,但又擔心輸給得到政府補貼的當地公司。
微芯片之戰隱含著對高科技發展道路的不同觀點。美國人早就提出以私有企業為核心的市場化發展道路,中國人則廣泛運用國家資金。華盛頓認為,中國納稅人最終將為微芯片之戰支付1500億美元。這大約是目前市場規模的一半。
微芯片和半導體是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立場幾乎完全一致的少數問題之一。奧巴馬執政時期成立的半導體工作小組在特朗普上臺后繼續工作。它正在尋找阻礙中國微芯片發展的方法,特別是阻止其購買美國技術。現在,美國正在效仿德國商討從嚴立法,給外國人向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戰略部門投資制造困難。據美國榮鼎咨詢公司統計,近兩年來,中國企業試圖收購總價值約340億美元的美國微芯片生產商,但只完成了44億美元的交易。
美國認為,中國在微芯片領域對美國壟斷地位的威脅超過上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當時,華盛頓通過制裁和科研成功維護了領導地位。相比于30年前的日本,中國的主要優勢在于擁有世界最大的市場,其微芯片市場規模占全世界的58.5%。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估計,2015年全球微芯片市場規模為3540億美元。
美國國際商業策略咨詢公司估計,中國微芯片市場的規模約為2070億美元,其中90%的產品來自國外。
中國成立了200億美元的“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來支持生產微芯片和半導體的公司。中國政府設定了在2030年前使本國微芯片產業具備競爭力的目標。
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認為,如果中國的所有項目都得到落實,那么2020年全球微芯片市場的供應將比需求多25%,從而導致價格下降和利潤減少。
中國成立了“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來支持生產微芯片和半導體的公司。中國政府設定了在2030年前使本國微芯片產業具備競爭力的目標。屆時,至少有幾家中國企業應成為行業領導者。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認為,如果中國的所有項目都得到落實,那么2020年全球微芯片市場的供應將超過需求25%,從而導致價格下降和利潤減少。
報道稱,當然,這種對中國來說過分樂觀的預測未必會實現。也就是說,華盛頓仍然有時間擊退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生產商。但出于對中國人堅韌不拔精神的了解,可以推測,他們早晚將達成自己的目標,成為這個高科技領域的領導者。
責編:小雪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