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動態】媒體建筑到底是個什么鬼?
摘要:媒體建筑是建筑表皮和與數字媒體影像相結合的一種新的建筑形式,某種程度上可看做是具有科技屬性的藝術裝置。涉及的專業也很廣,除建筑專業外還涉及視覺傳達、廣告策劃、影視藝術、媒體動畫、裝置藝術、實驗藝術、數字智能、半導體透明、綠色節能等多領域。下面讓我們跟隨這位中國媒體建筑的先鋒者常志剛教授,深入了解媒體建筑的核心價值,了解媒體建筑最本質的概念,最前沿的動態。
在大眾認知里,媒體建筑這詞似乎還是過于超前,在百度試著搜索了一下“媒體建筑”,發現度娘也沒有把它收錄進詞庫。大眾對媒體建筑的認知如此匱乏,近乎只停留在大樓、燈光、動畫效果這幾個關鍵詞上,所以,對媒體建筑的概念模糊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媒體建筑是建筑表皮和與數字媒體影像相結合的一種新的建筑形式,某種程度上可看做是具有科技屬性的藝術裝置。涉及的專業也很廣,除建筑專業外還涉及視覺傳達、廣告策劃、影視藝術、媒體動畫、裝置藝術、實驗藝術、數字智能、半導體透明、綠色節能等多領域。下面讓我們跟隨這位中國媒體建筑的先鋒者常志剛教授,深入了解媒體建筑的核心價值,了解媒體建筑最本質的概念,最前沿的動態。
一、公共藝術× 媒體建筑
起源于公共藝術的媒體建筑,核心價值是觀眾、建筑與空間環境的互動。作為媒體建筑界的權威,常志剛老師從媒體建筑的起源,為大眾所模糊的媒體建筑概念作了詳細解釋。
媒體建筑這個現象,最初是一種公共藝術的行為。建筑樓體上有數量眾多的窗,通過調亮、調暗、開啟或關閉每一個單元窗戶的燈光形成圖像,并且跟廣場上的觀眾進行互動。這其實就是最初媒體立面的形式。隨著 LED 技術的的發展,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的建設,逐漸形成了以 LED、建筑表皮為像素的大型的媒體立面效果。
因此從公共藝術的角度來看,它需要體現和滿足出觀眾、作品、作者三者的互動,只有形成這樣的互動,公共藝術才有存在的意義。從這樣的本源出發,把建筑媒體化當做公共藝術的手段之一,是為了要實現觀眾、建筑與空間環境的互動。
若是回到媒體建筑的概念,現在國際上有很多組織機構,包括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在試圖對這個事情進行定義,但更多的是描述性質,而并非對它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或者比較權威的定義。從國際上大家較為認可的描述上來看,媒體建筑更多指的是所有的媒體屏幕、環境中的媒體裝置,以及建筑外墻的媒體立面,這些都可以統稱為媒體建筑。
從學術提煉上理解,常志剛老師則強調的是媒體立面在虛擬空間與物理空間中發揮的交集作用,整合、交叉,實現人在空間里最大限度的交流。而這一部分的理解,也常常被大眾所忽略,局限于媒體建筑的外在形式。
二、參數化設計× 媒體建筑
參數化設計大行其道的當下,媒體建筑不能流于形式表面。
媒體建筑的核心價值,是虛擬空間與物理空間相結合的新的空間交流模式。
作為“光與空間設計一體化”研究的專家,常志剛老師在過往的采訪中曾提到過說“我國目前的媒體建筑都是表皮和內在割裂的。”而當中所提到的“表皮”和“內在”的割裂,是針對我國在近十幾年間,建筑圈里一直強調的數字化建筑設計,也叫參數化設計。
它是指用電腦、軟件,這些數字化的手段和程序去生成建筑的形式,脫離了過去用模型、紙板、泥這樣的方式,給建筑的面目帶來了非常非常大的顛覆性變化,例如扎哈的作品,成了現在在投標當中經??吹降?、所謂的奇奇怪怪的建筑。
其實這只是用數字化的手段去取代過去傳統的建筑模型的制作方式,或者建筑形體的制作方式,它仍然沒有達到媒體建筑所強調的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就是虛擬空間和物理空間結合的問題。雖然使用數字化軟件能夠生成過去想象不出來的建筑形狀,但這仍然只是一個純粹的物理空間,它跟數字化空間、虛擬空間都是無關的,是割裂的。
所以,所謂媒體建筑表皮和空間形式的一體化,應該是在物理空間中,打造虛擬的界面,或者是通過媒體化的界面,與物理化的空間進行有機的結合。最后形成一個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最大化的交流,這種新的空間交流模式,才是未來媒體建筑一體化的設計方式,而不僅僅只是說建筑表皮與 LED 在最初設計概念時候就相結合的設計手法,這是方法論而不是核心價值。
三、表現力×媒體建筑
媒體建筑,最不乏的就是其表現張力,通過 LED、激光、投影等各種技術手段,設法讓整幢大樓變成一個立體的光電廣告載體,這種技術被稱為“建筑媒體”技術,近幾年在歐美開始流行。
其實,在中國,這種印刻在建筑外墻的表現方法一直都存在,只是在燈紅酒綠的 LED 出現之后,你可能把它們都忘記了:
自媒體幕墻出現后,這些接地氣的廣告表現形式就幾乎絕跡了。取而代之的是通過 LED 等更奪人眼球、成本更低的傳播方式?,F代都市的大樓,特別是新建的大樓,玻璃幕墻結構占絕大部分,如何將這些玻璃幕墻大樓變成“建筑媒體”,發揮它的商業價值,是當前一個很熱門的技術課題。
當然,說歸說,實現起來還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技術難題:
1、避免破壞玻璃幕墻外觀及結構;
2、保持玻璃幕墻的通透性;
3、讓建筑媒體的表現力達到最強。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三個媒體建筑的范例:
這座成功的媒體建筑表明,媒體建筑的外觀使城市建筑更具吸引力,可以使城市、街道、媒體幕墻和諧統一到城市藝術空間,還吸引了大量游客的注意,成為新的旅游景點,贏得了人們的贊美。
它明亮的圖像和文本顯示吸引了所有媒體的注意,促進了建筑的藝術創作和媒體幕墻照明技術結合的技術發展?!霸刂髁x(Elementalism)”設計理念在德克夏銀行塔樓建筑中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獨特的互動控制系統允許個人和公共空間進行互動交往,還可以創建用戶之間的互動。
GreenPix 是中國第*個光伏發電系統,中國第*個自給自足的有機系統,白天收集太陽能轉為電能,并利用這種電能在黑暗中點亮屏幕,還鏡像顯示每天的天氣變化。媒體幕墻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應避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產業。
GreenPix 建筑外觀是一個大的顯示屏。24000 平方英尺(2.2 平方米)的監控屏幕動態內容顯示 2292色(RGB) 點的位置。非常大的規模和低分辨率的屏幕上顯示出抽象的視覺效果,色彩斑斕的顯示外觀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旅游者,帶給人們新奇的藝術互動體驗。
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千禧公園集藝術、音樂、建筑和景觀設計屏幕為一體。整個噴泉塔建筑是著*的西班牙藝術家 Plensa 的設計。設計成紀念碑式建筑的噴泉成為芝加哥城市公眾的視覺盛宴。
Barco 公司 14 毫米視頻瓦特(Slite Video Watt)主導建造媒體正面屏幕,在噴泉的面板上兩個玻璃磚塔配備 LED 屏幕。雙 LED 媒體塔外壁屏幕上持續顯示市民的面孔、自然場景,光和顏色模式表現出蒙太奇圖像般的新奇感受。在這遙遙相對的兩個媒體建筑表面屏幕上不斷地顯示出一千多個不同芝加哥市民的臉。
媒體建筑雖然只是一個新興詞匯,但隨著燈光應用的日益創新??梢灶A見,中國未來的媒體建筑將會簇狀式增長,以互動和多角度靈活控制的媒體燈光將會在未來媒體建筑中享有絕對主導權。
責編:小瀞
來源:eLicht 云知光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