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機械管理是個死胡同
摘要:機械管理,就是僵化管理,而僵化管理注定是沒有出路的,只有死路一條。
機械管理,就是僵化管理,而僵化管理注定是沒有出路的,只有死路一條。
現在人們習慣于把管理稱作一門藝術,為什么?就因為管理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很多時候已經不僅僅是個上司,他同時必須具備各種各樣的素質,他的角色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他應該是個循循善誘的老師,而有時候,他卻應該是個包容寬厚的兄長;他是元帥也是軍師,是家長也是保姆。他能根據過程中細節的變化而隨機應變,不斷調整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而這些有如神來之筆的調整,便如藝術家爐火純青之技藝,這讓管理富于靈動和美感,它讓人們從這出神入化的藝術中獲得享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管理,真的是很陽春白雪的一件事件。
然而管理常常針對的是引車賣漿者流,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中,相對地,被管理者從個人素質、受教育程度、收入、人生規劃等等,與管理者相較,都處于弱勢的地位,于是,管理規則的制定者(他們同時又是管理者)出臺的文件,多有些高高在上和盛氣凌人。他們機械地以為,管理就是按章辦事,就是懲罰;只有懲罰才能讓被管理者有切膚之痛,效果才能立竿見影。
其實,這樣的機械式管理總是容易步入岐途?,F在,我們身邊同事的主體,多是些二十郎當或三十掛零的年輕人。這是個性張揚比較自我的一群。面對簡單粗暴的處罰,他們多半不會從根本上去反省自己。他們不是承受不了處罰,他們需要一個充足的理由。你說服不了他,他也懶得說服自己,于是走人。這便有違處罰的初衷。
條條框框要不要?要。但它們必須深入人心。紅軍長征時,吃不飽穿不暖不說,頭上有國民黨飛機的偵察轟炸,地上有國民常軍隊的圍追堵截,年輕的生命隨時都有可能困死、累死、餓死、病死、戰死……可最終,經過二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中央紅軍和西北紅軍在陜北勝利會師。他們靠的是什么?很簡單,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他們把這簡單的紀律凝練成信仰,溶入了骨髓和生命。
但如果是僵化了的條條框框,那就會成為我們前行的桎梏。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案例。A公司:8點上班,上下班打卡,遲到早退扣錢,上班著工裝戴胸卡,每年搞一次旅游、兩次聚會、三次聯歡、四次比賽,員工每年要提4項合理化建議;B公司:9點上班,不計考勤。每人一個辦公室,每個辦公室可根據個人愛好布置,走廊的白墻上,信手涂鴉不會有人制止,飲料和水果免費敞開供應,上班時間可去理發、游泳。C公司:想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來,愛穿什么就穿什么,把自家的狗和孩子帶到辦公室也可以,上班時間去度假也不扣工資??吹竭@里,誰都會好奇:它們,都是誰?我告訴你,A是廣東某著*電子公司。上世紀90年代成立,9年后因管理不善,申請破產。B是微軟帝國。1975年創立,現在怎么樣,不需我多說;C是Google。1998年兩名大學生創立,目前每股股價四百多美元,上市一年翻了3倍,也是唯*一家能從微軟帝國挖走人才的公司。
也許有人說,這些都是孤案,沒有普遍意義,但管理的經驗告訴我們,所有的偶然最終都指向必然。團隊在變,團隊的成員在變,團隊成員的素質在變,團隊生存的環境在變……這時候,LED照明企業管理者如果抱殘守缺,畫地為牢,結果可想而知。
來源:OFweek 半導體照明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

業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