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德國與中國科研團隊開發Micro OLED顯示器,分辨率超20K PPI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24-08-08 13:37

摘要:近日,德國明斯特大學與中國蘇州大學的聯合科研團隊,已成功研發出分辨率超越20K PPI(每英寸像素點數)的Micro OLED顯示器。

   近日,德國明斯特大學與中國蘇州大學的聯合科研團隊,已成功研發出分辨率超越20K PPI(每英寸像素點數)的Micro OLED顯示器。


   研究團隊指出,行業借助先進的光刻技術,可精準地將無機半導體如硅材料器件尺寸縮小至接近1納米級別,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積內集成高達2億個晶體管。然而,光刻技術在有機材料的應用,卻面臨紫外線和溶劑侵蝕的問題。針對該問題,研究團隊采用了“先圖案化表面,后生長圖案”的策略,成功繞開了傳統制造的限制。


   團隊首先在襯底表面通過光刻技術繪制精細圖案,隨后引入有機半導體分子,讓它們在這些預設的圖案上自然擴散并選擇性生長,從而實現了在襯底上直接形成高分辨率圖案及器件的制造。這一策略不僅保留了光刻技術的高精度,還巧妙避免了對有機材料的潛在損害。

1.png

圖片來源:Eurekalert!


   最終,團隊成功地將Micro OLED的分辨率提升至20K PPI以上,滿足下一代顯示器應用的嚴苛要求。然而研究團隊也指出,當前該技術具有局限性,尤其是在器件性能上,相較于傳統器件仍有一定差距。


   這主要歸咎于較為簡單的雙層OLED結構設計,以及Au電極與有機半導體能級的不匹配,導致載流子注入效率問題。此外,對于可穿戴設備而言,器件在動態使用中的應變耐受性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研究團隊堅信“圖案生長”策略作為一種大面積、高效生成高分辨率圖案的通用方法,在光刻兼容的有機半導體器件處理平臺上展現出巨大潛力。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集中力量攻克產量、均勻性和成本控制等難題,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團隊預計,這一創新制造策略,將引領超高分辨率有機半導體器件領域迎來新一輪發展。


   研究人員表示,新的Micro OLED顯示器制造方法不僅保護了有機半導體免受光刻過程的傷害,還極大地提升了表面工程精度和設備分辨率。隨著可穿戴電子產品向多功能一體化方向發展,未來團隊將努力構建集信息收集、傳輸、處理、存儲與顯示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

來源:夸克顯示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