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招標預算超24億元,應急項目采購關注什么?
摘要:今年,全國“南澇北旱”特征明顯,局部地區受災較重。為了防災救災,數據顯示,6月中旬以來,財政部等中央部門累計撥付各類抗災救災等資金已超33億元。據CPS中安網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我國相關應急項目招標金額已超24億元,限于篇幅,我們只放出預算金額900萬元以上項目。
文章轉載自:CPS中安網
今年,全國“南澇北旱”特征明顯,局部地區受災較重。為了防災救災,數據顯示,6月中旬以來,財政部等中央部門累計撥付各類抗災救災等資金已超33億元。
據CPS中安網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我國相關應急項目招標金額已超24億元,限于篇幅,我們只放出預算金額900萬元以上項目。
由上述圖表可合理推測出,近一個月內,我國億元級應急項目至少6個,千萬元至億元級項目超49個。
從項目的內容來看,大多圍繞災前監測預警,災中救援調度,災后恢復重建、治理三大環節展開。那針對應急項目的采購,我們應該關注哪些要素?
關注集成化平臺構建需求
根據項目內容,當前采購單位在規劃智慧應急體系建設時,普遍傾向于打造一個以高效指揮為核心,深度融合語音通信、視頻監控、遠程會議、精準指揮調度及即時通訊對講等多元化功能于一體的集成信息平臺。
這一平臺不僅追求功能的全面與強大,更將信息安全視為基石,確保數據傳輸的堅不可摧與高效順暢。
據了解,當前的應急指揮平臺構建仍存在以下四大方向需求:
構建堅實的應急基礎支撐平臺:涵蓋數據網絡系統、通信網絡系統、移動指揮車系統、高性能主機與存儲解決方案、視頻會議系統、圖像監控系統以及全方位的安全防護體系,為應急指揮提供穩固的技術底座。
打造豐富的應急數據平臺:匯集歷史事件數據庫、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應急資源數據庫、預案數據庫、專家知識庫、法律法規庫及各專項數據庫,構建應急信息的全面資源庫,為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開發靈活的應用服務平臺:包括信息快速報送系統、預案管理系統、會商決策支持系統、高效指揮調度系統以及應急機構與人員管理系統等,全面提升應急響應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水平。
推進系統的互聯互通與拓展:分階段將各專業應急指揮子系統納入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協同作戰的應急管理體系。
關注抗災場景配套產品
在應急救災中,除了通訊設備,針對不同自然災害,從定制化解決方案、到運用高科技裝備進行助力再到培訓與演練強化,如今采購單位更加注重精準匹配,以達到高效應對的效果。
以森林消防和水域救援為例:
比如針對個人防護裝備,在森林消防中,有阻燃防護服、防火頭盔/手套、呼吸自救防護器等產品,而在水域救援中,則是潛水服、潛水呼吸器、潛水面鏡與腳蹼等產品。
比如針對監測、搜救設備:在森林消防中,有紅外熱成像儀、消防無人機等設備,而在水域救援中,則以水下聲吶探測儀、水質監測儀、水下攝像機、水下/水面救生機器人等產品為主。
比如針對車輛類設備,在森林消防中,有中大型水罐消防車、雙向森林消防車、割灌機等裝備,在水域救援中則有水陸兩棲車、沖鋒舟運輸車、潛水支持車等裝備。
總而言之,無需質疑的是,我國政府在應急救災領域的決心與行動始終堅定不移。
去年10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就已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增加發行10000億元國債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議案。
今年,不少相關應急救災的政策、規劃也緊接出臺并實施,如應急管理部發布了《2024年地方應急管理科技信息化任務書》、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等。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這些政策與措施的深入實施和落地,我國應急救災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筑起更加堅實的防線。
來源:CPS中安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