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還是面板企業的王牌嗎?應對困境還有啥招?
摘要:從十月份液晶面板價格漲價遭遇急剎車后,進入11月份,大尺寸面板全線尺寸價格進入下跌區間。進入12月份之后,液晶面板的價格下跌趨勢持續。
文章轉載自:視聽圈
從十月份液晶面板價格漲價遭遇急剎車后,進入11月份,大尺寸面板全線尺寸價格進入下跌區間。進入12月份之后,液晶面板的價格下跌趨勢持續。
來自行業機構群智咨詢(Sigmaintell)的分析認為,由于年末這一波中國“11.11”以及北美“黑色星期五“促銷期銷量均呈負增長,終端銷售疲軟進一步傳導到整機廠商,疊加渠道庫存增加影響,品牌面板采購趨于更加謹慎保守。
整機廠商缺乏備貨信心的環境下,當前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供需過剩,面板價格維持下行就在所難免。
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表示,LCD電視面板報價受到品牌采購量持續下修影響,12月大部分尺寸價格依然在“回落”,其中小尺寸跌幅在收窄,但55寸以上還有4美元的跌幅。
32",需求持續低迷,11月下降2美金,預計12月維持降幅。
50",歐美旺季備貨需求結束,11月價格下降2美金,預計12月下降2美金。
55",品牌采購需求回落,11月~12月價格下降2美金。
大尺寸方面,供需轉向寬松,11月~12月均價維持約4美金的降幅。
據行業人士分析,雖然有行業機構認為,從12月份開始彩電面板價格跌幅在“企穩”。但在供應端,面板廠商積極通過控產促進供需關系良性化,避免面板價格劇烈波動的努力卻在加碼。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行業四大面板廠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咸陽彩虹出手捍衛電視面板價格,近期陸續通知供應商將再度擴大減產兩成甚至更多。四大廠明年首季產能利用率將降到六成以下。
此外,有消息稱對于大陸四大面板廠擴大減產的舉措,臺系面板廠商群創、友達也均表示,近期會針對市場狀況,動態調整產能利用率,讓產業秩序更趨于健康。
業界分析,大陸現為全球最大TFT-LCD面板生產地,市占率逾70%,擁有絕對的定價權,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分居全球前三大LCD面板廠,咸陽彩虹則位居第五大。因此,這幾大的龍頭面板的廠商的集體“選擇”減產來“捍價”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上游面板龍頭對這一波“價格回落”的恐慌。
有行業專家表示,以往面板廠商用減產來“維價”主要從“虧損”階段開始。目前,面板企業尚未出現虧損跡象,即開始調降產能利用率,凸顯迫切性。這種形態,更多表明上游面板企業對“長期面板需求”的不樂觀。
此外,在減產基礎上,行業價格企穩并不困難。但這種價格和需求平衡,只是“冷平衡”。行業長期成長,還需要尋找真正的需求增量點。行業專家認為,面板企業接下來可能的動作不僅包括減產,也將包括進一步推動大尺寸普及,進而優化需求結構,從根本上改善行業供需格局。
來源:視聽圈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

業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