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LED財政補貼的那些事兒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3-08-26 10:18
關鍵字:補貼 十二五

摘要:說到政府對LED產業的補貼,那是由來已久并持續不斷。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倡大力發展綠色節能產業,LED產業深受其蔭,在十二五期間,僅廣東省就每年拿出4.5億元設立LED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而補貼基金更是數目驚人,據知情人稱,2013年LED產業的補助資金高達500億元。

    腐敗滋生、高官落馬、行業地震,隨著廣東省科技廳長得落馬,LED行業震動不已,整個行業都沉浸在一股焦躁不安的氣氛中。不因別的,原因在于LED行業與政府、與補貼扯上了太多的關系。高官被調查很可能牽連出一系列的經濟問題,有些企業也不免脫不了干系。


   說到政府對LED產業的補貼,那是由來已久并持續不斷。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倡大力發展綠色節能產業,LED產業深受其蔭,在十二五期間,僅廣東省就每年拿出4.5億元設立LED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而補貼基金更是數目驚人,據知情人稱,2013年LED產業的補助資金高達500億元。


   補貼都有哪些方式    


   自LED產業興起之初,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引導,各地政府爭相發展LED產業,為吸引投資,各地政府出臺各色各樣的優惠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政府出資打造產業園讓LED企業低稅或免稅入駐,這種方式在很多地方都有采納,廣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重慶等地區知名的LED產業基地,幾乎都是有政府牽頭打造園區,然后吸引廠家投資;其次,補助資金最多的是對LED上游芯片生產設備即MOCVD設備的補貼,前幾年LED下游應用顯示屏市場打開,LED照明也慢慢起步,對LED芯片的需求量大增,而上游產能略顯不足,擴大產能成為當時行業的需求,但是LED芯片的生產設備當時主要依賴進口,進口設備價格昂貴,動輒上千萬元一臺,許多企業只能望而興嘆,在這個時候,“不差錢”的政府站了出來,先是揚州市決定對每臺LED設備補助1000元,隨后,個地方紛紛效仿,許多地方為企業購置的每臺MOCVD設備提供一半的補貼,全國掀起了一股進口MOCVD設備購置熱,不少LED芯片企業在這一熱潮中拿到不菲的補貼,其中以三安光電和德豪潤達為主要代表,兩家企業在都拿到了過億元的補貼;隨著MOCVD設備的大量購入,產能很快擴大并經歷了一段時間之后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產能過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下游應用特別是LED照明市場開拓進展緩慢,于是政府的財政補貼又轉移到LED照明市場的推廣上來,對一些LED照明廠家進行補貼,以變相降低LED燈的生產成本,進而形成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在這一補貼的過程中,勤上光電、洲明科技、佛山照明等大型照明企業拿到不少補貼;最后還有一些其他補貼,如科技獎、專利獎、環保獎等一系列獎勵,以及發展到后來的對消費者的的補貼,如大規模購買LED產品可享受補貼、LED項目工程可享受補貼等。  


   哪些企業能得到補貼    


   LED產業發展一路走來,伴隨著政府一路“補貼”過來,從上游補到下游,從生產商不到消費者。2012年,政府更是拿出了22元人民幣支持和推廣LED節能燈的推廣,政府好像“散財童子”,只要從事LED行業,人人有份。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不是所有的LED企業都能享受政府扶持的待遇,甚至可以說,90%以上的LED企業只能看著眼巴巴的看著巨款落入他人囊中。那么那些企業才能拿到政府財政補貼呢?


   據業內人士介紹,要拿到政府補貼,得滿足一下條件:第*,必須是中國政府先前公布的4批EMC企業之一;第二,研發實力強大,是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企業以及專利、認證數量多的企業;第三,銷售額在3000萬人民幣以上;第四,市場上品牌口碑好;第五,內銷型LED照明企業;第六,照明企業比做顯示幕企業機會大。


   從以上條件來看,中國雖有上萬家的LED企業,中小企業居多,僅“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上”一條就能淘汰掉80%以上的企業,再加上其他條件的層層篩選,據一位LED業內*深人士透露,大概只有2%~3%可以拿到補助。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或者國有企業。


   根據公司所處的領域不同,即使是符合條件的大公司,拿到補貼的機會大小也相去甚遠。從廣義的角度來講,


   LED產業分為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裝、下游應用、LED周邊設備;應用主要分為LED顯示屏和LED照明。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從上至下,資金投入、技術要求、企業規模等依次減小。從政府對LED企業補助次數及金額統計來看,上游外延、芯片企業為最,無論次數和金額都是最多,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士蘭微等上游企業屢屢受到政府“關照”;其次是封裝企業,雷曼光電、鴻利光電、國星光電等企業的一些項目也經常能得到政府支持;再者是下游應用,由于國家大力推廣綠色節能照明的原因,LED下游應用也受到重視,特別是LED照明企業,2012年,一大批LED照明企業拿到了綠色節能照明產品推廣補助,此外政府采購和項目工程也是對LED照明企業的利好。但是作為LED照明的兄弟——LED顯示屏就好像是“后媽生的”,政府的資金補貼很少“恩及”這一塊,即使是拿到,也只是微乎其微。


   總之,LED外延、芯片企業才是拿補貼的“大頭”,LED封裝、LED照明也能分得一杯羹。以補貼潮的*高峰2012年為例,LED芯片巨頭三安光電和德豪潤達是最大的贏家,兩家公司都獲得了過億的補貼,三安光電在2011和2012年獲得的補貼更是達到將近20億元,著實令人咂舌。    


   高官落馬爆出拿補貼關系最重要


   新興節能產業需要發展,國家從環保節能的高度給予財政支持,本無可厚非,巨額的補貼資金存在這巨大的利益交換空間。在LED行業,很多上市公司一年的盈利也就一兩千萬,而一次補貼常常就能拿到幾千萬甚至上億,這對企業的誘惑相當之大;而更有某些人或結構,成為這項利益的掮客,周旋于政府和企業之間,從中攫取利益,掌握著資金發放權利的政府機構,成為不軌之人的公關對象。“為了爭奪補貼專項資金,企業們都削尖了腦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能拿到政府補助或項目,除了起碼的科研實力,與政府的關系更為重要,大家水平都差不多,關系好,項目就拿到了”。據財經媒體報道,李興華落馬的主要原因是“濫發科研補貼”。很多企業打著科研的旗號拿到上千萬的補貼,而據爆料,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拿到補貼,而所謂的項目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敷衍了事,這樣一來,政府出的資金沒有真正能起到促進行業發展的作用,反而滋生腐敗,充實了某些人得口袋。    


   好鋼未用在刀刃上


   相比一些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本身實力雄厚,還經常能拿到巨額補貼,日子過得異常滋潤,處在產業邊沿的中小企業和“備受冷落”的LED顯示屏企業卻面臨著生存的困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LED行業就開始了殘酷的行業洗牌,許多企業倒閉破產,其中不乏銷售過億元的大公司,面對這種兩極分化的處境,許多業內人士表示,政府的補貼“好鋼未用到刀刃上”,有困難的企業才是真正需要補貼的企業,既然看好這個行業,就應該從整個行業著眼扶持,而不是一味的局限于產業頂端,催化“馬太效應”。


   結語:LED政府補貼時代將要結束


   隨著行業洗牌的繼續,強者更強,弱者淘汰,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倒閉,但同時也會產生不少科研、銷售、盈利能力都更出色的大公司來支撐整個行業的發展。無論如何,LED行業已經不是那個政府調控能夠“生殺予奪”的行業,市場的調控能力已經顯現出來,該倒閉的救也救不過來;而廣東科技廳廳長李興華落馬事件,相信會給上層決策者和行業更多的經驗和教訓,前車之鑒,相信監督力度和扶持方式都會有不小的改變;同時,業界質疑補貼不公平的聲音越來越多,他們更政府希望通過別的方式來扶持行業的發展,比如減稅甚至免稅。總之,隨著行業市場話腳步的加快,和財政補貼這一政策的弊端不斷顯現,相信在不久,補貼將會成為過去式。


來源:慧聰LED屏網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