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面板產業鏈加速向中國轉移,中國顯示驅動芯片發展迎來“黃金期”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21-01-29 16:48
關鍵字:驅動IC

摘要:2020年,在產能緊缺的大背景下,顯示驅動芯片持續缺貨,驅動芯片已經成為制約面板產能的“最短板”,國內面板廠迫切需要顯示驅動芯片國產化進程加速。在龐大的下游市場驅動下,中國顯示驅動芯片產業發展已經迎來了黃金期!

   大陸LCD產能占比持續攀升,大尺寸面板出貨量一騎絕塵。根據咨詢公司DSCC、前瞻產業研究院及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廠商在LCD市場的占比為全球總量的48%,是全球最大的面板制造基地。而受大陸產能的持續釋放影響,三星顯示目前正與國內多家公司進行談判,計劃出售其在L8產線中的剩余LCD設備,并計劃在2021年3月關閉L8產線。由此預估隨著外商逐漸退產及大陸龍頭廠商不斷的整合兼并,至2022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的LCD市場份額將始終保持在60%左右。另一方面,大陸廠商在出貨量占比達70%的大尺寸電視面板領域同樣保持領先,龍頭京東方更是以5330萬片的出貨量獨占鰲頭。

1.jpg

   2020年,在產能緊缺的大背景下,顯示驅動芯片持續缺貨,驅動芯片已經成為制約面板產能的“最短板”,國內面板廠迫切需要顯示驅動芯片國產化進程加速。在龐大的下游市場驅動下,中國顯示驅動芯片產業發展已經迎來了黃金期!


   1.顯示面板產業鏈加速向中國轉移


   產業主導地位多次易主,核心技術掌控公司命脈。知古而通今,顯示面板市場經歷了多輪的變遷,任何區域代表性的強勢期都建立在此前長期的逆周期投資及虧損上。日本在LCD技術上歷經整整20年的發展,占據了全球90%的市場份額,而這20年里,近15年日本企業都是處在虧損的狀態;韓國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期間持續投資LCD產業,頂住顯示面板下行的虧損壓力,在連續大幅虧損7年的情況下,三星、LG成功躍居世界第 一第二;再看以京東方為首的大陸廠商,在歷經了十多年連續虧損,倚靠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終于在2019年成功問鼎整個顯示面板市場,隨著今年下半年面板行情的反轉,順周期環境下全行業的業績都出現了明顯好轉。

2.jpg

   京東方、TCL華星、惠科等中國面板廠的強勢崛起,奠定了面板產業“三地割據,七雄爭霸”的局面(三地:陸韓臺,七雄:京東方、TCL華星、惠科、LG Display、三星顯示、群創光電、友達光電)。而隨著中國面板軍團產能進一步擴張,截至2020年底,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地,其大尺寸液晶面板產能占全球55%,且隨著TCL華星 T7 10.5代線、惠科長沙8.6代線等國內新建產線量產,這一數字還將持續擴大。

3.jpg

   同時,杉杉股份、三利譜、彩虹光電、東旭光電等國內企業大舉挺進顯示面板產業,持續追加投資,產業鏈上游的偏光片、玻璃基板等短板已經逐步補齊。但作為面板關鍵部品之一的顯示驅動芯片,其國產化進程卻一直十分緩慢,目前國產面板顯示驅動芯片供應仍然依賴韓臺廠商,自給率不足10%。中國面板廠驅動芯片供應商較復雜,主要依賴進口,國產化需求強烈。

4.jpg


   2.國產顯示驅動IC占比低,下游廠商反哺上游元器件


   雖然中國在顯示面板領域已處在主導地位,但是在顯示專用芯片方面仍受制于人。國內驅動 IC巨頭集創北方董事長張晉芳表示,中國大陸顯示面板企業每年高端顯示芯片的采購金額超過300億元,其中超過 95%來自美國、韓國、中國臺灣企業,驅動IC顯示專用芯片國產化率不到5%,本土化程度非常低。而好消息是,國內顯示面板產業鏈作為一個整體,目前已經出現下游品牌廠商布局上游元器件的情況。華為余承東簽發了《關于終端芯片業務部成立顯示驅動產品領域的通知》,確立成立了相關部門專門研發屏幕驅動芯片,并在2019年底就展開了顯示驅動IC的布局,目前海思首款OLED驅動芯片已成功流片。

5.jpg


   3.國內半導體產業鏈配套日益完善


   當前主要驅動芯片設計廠商中,以三星LSI與LG旗下的Siliconworks為首的韓國廠商對產業鏈進行垂直整合,建立了從“下游面板”到“上游芯片制造”的完整鏈條,但隨著韓系面板廠逐步退出液晶面板行業,LSI與Siliconworks都亟需建立新的客戶渠道。依靠臺灣發達的芯片設計和制造業,臺灣驅動芯片廠商橫向占據大陸下游市場,然而隨著國內廠商不斷引進海外高精尖設計人才,以及國內芯片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臺灣芯片廠商的優勢不再!


   憑借豐富的半導體產業資源與強大的產業鏈整理能力,韓臺廠商長期壟斷顯示驅動芯片供應,中國驅動芯片廠商不斷嘗試破局,但受限于國內產業鏈上游芯片制造資源不足與高端設計人才缺失等因素,一直難以壯大。而隨著中芯國際、合肥晶合、華力微等國內晶圓廠的快速成長,中國半導體產業鏈配套日益完善,為顯示驅動芯片廠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環境。

6.jpg


   4.國家政府政策扶持,助產業鏈全面發展


   產業政策頻出,擺脫“少屏”困境。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升級和攻關,提高企業的競爭力。2015年5月,國務院提出了《中國制造 2025》規劃,要求顯示面板產業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2016年,國務院推出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設立了AMOLED、4K/8K量子點液晶顯示、柔性顯示等技術國產化突破及規模應用的目標;2017年,發改委的第1號文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首次將α-Si/Oxide/LTPS TFT-LCD、AMOLED、QLED等面板產品列入了目錄;2019年2月,三部門聯合發布《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明確了推進打造新型顯示“材料—面板—模組—整機”縱向產業鏈的目標。上述政策和規劃指明了平板顯示制造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方向,對行業的長遠發展具有積極深遠的意義。

7.jpg

   除了行業政策推動,在財稅政策方面,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局也出臺了《關于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件項目進口設備增值稅分期納稅政策的通知》,對大量上游國內無法生產的原材料、元器件、生產設備實施了分期納稅,降低生產成本壓力,幫助國內面板模組制造商提高產品競爭力。

8.jpg


   5.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國家扶持半導體業政策力度加大


   自2018年起,特朗普政府先后對中興、華為、中芯等頂尖中國半導體公司實施打擊,利用美國“實體名單”限制中國半導體企業發展。面臨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國半導體產業沒有退路,只能崛起!


   國家加大了對半導體產業扶持力度,為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環境,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20年8月4日,國務院發布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最 高十年免稅”!

來源:商顯世界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