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指數級增長的市場
摘要:在Yole新的Micro LED顯示屏報告中,其分析師估計,迄今為止,MicroLED的累計投入接近48億美元,僅蘋果一家就接近18億美元,這里面包括了Luxvue的收購和蘋果的內部發展需求。
文章轉自:行家說Talk
在Yole新的Micro LED顯示屏報告中,其分析師估計,迄今為止,MicroLED的累計投入接近48億美元,僅蘋果一家就接近18億美元,這里面包括了Luxvue的收購和蘋果的內部發展需求。
除去此次收購以及Facebook與Plessey之間的近期交易,迄今為止,初創公司已累計籌集了8億美元,并可能在2020年再增加1億美元。此外,三星,LG,友達或群創等面板制造商也大大增加了投入。
Yole development pement (Yole)光電子、傳感和顯示部門的首席顯示器市場和技術分析師埃里克?維里(Eric Virey)斷言:“中國企業的迅速崛起推動了這一增長。”這反映了中國從制造業向創新驅動經濟轉型的總體趨勢。這也反映了顯示行業的現狀,到2020年,中國公司目前擁有全球50%以上的顯示能力。”
約有5500項來自350多個組織和近2500個企業的專利被Yole識別和挑選出來。其中,僅2019年就申請了40%的專利。
“來自中國的專利增長是顯著的。”Virey評論道,“許多micro LED專利都存在問題。但盡管如此,老牌企業不應低估中國競爭對手,忽視其威脅——一些專利顯示出世界級的創新能力,并顯示出與老牌競爭對手縮小差距的堅定決心。此外,即使是低質量的專利,也可以作為抵御侵權訴訟的談判工具,協商交叉許可協議等。”
但是,低質量專利的擴散可能會阻礙創新,因為它增加了進入壁壘:需要增加資源來進行自由操作分析、監測專利活動、試圖使錯誤授予的專利無效以及應對侵權訴訟。
在過去的兩年中,顯示行業進入了一個可以被視為良性循環或泡沫的時期。由于擔心被淘汰,公司紛紛跟上μLED的潮流。
Virey解釋說:“顯示器制造商在2019年主導了IP活動。大多數制造商最初都不愿使用μLED,但現在都在加緊努力。京東方現在僅在2019年就擁有近150個新專利家族,在數量上處于領先地位。”
LG,友達,三星,CSOT,天馬,群創,中電熊貓,維信諾和富士康集團的公司也都大大增加了μLED的活動。
韓國公司在OLED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但μLED可能是高端電視的可靠替代品。中國制造商在OLED方面比韓國落后至少三年,因此,μLED可能會更具差異化。對于尚未投資OLED的AUO或Innolux這樣的公司,μLED對于長期生存至關重要,并使其能夠在各種高端市場領域保持重要地位,而無需像OLED那樣花費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現在,許多公司都有針對多個技術節點的產品組合。如果μLED顯示器進入批量生產,則可能會引發許可和法律斗爭。除了在微型顯示器領域中可以輕松外包資本支出最密集的制造步驟外,初創企業和小型公司都沒有計劃成為顯示器制造商。相反,大多數公司將專注于他們的核心專業知識,并試圖將其技術許可給成熟的顯示器制造商和OEM。
為了與LG的OLED競爭并保持其在高電視市場領域的領導地位,三星顯示器公司(SDC)宣布投資130億美元,用于在2021-2022年開發和生產QD-OLED。但三星正在對沖其賭注:它的可視顯示器部門正在開發使用內部傳質和由Playnitride開發芯片的μLED。該公司在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75英寸至150英寸μLED電視原型。同時,三星顯示器正在遵循自己的發展軌道,其QNED納米棒μLED“墨水”雖然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可能會產生顛覆性影響并帶來全部收益。μLED應用于其新興的QD-OLED技術和制造基礎架構。在兩種極端情況下(即廣泛的微光LED成功或局限于較小的利基市場和細分市場),QNED可以通過將微光LED混合到更成熟的顯示技術中來開辟第三條道路。
而LG的工作更加集中,各部門之間的緊密合作以及專利組合顯示出μLED技術的日趨成熟。
初創公司eLux,Glo,Vuereal,Mikro Mesa,Aledia Jade Bird Display,Rohinni等也大大增加了其投資組合的規模。在收購mLED和InfiniLED之后,Facebook的進展加速了。其最近與μLED微型顯示器Plessey的獨家許可和制造協議,也證實了Facebook在增強現實應用中的雄心。
盡管索尼公司正在將一種基于微光LED的公共信息顯示器商業化,但該公司的知識產權申請卻停滯不前。更令人驚訝的是,自2017年以來,蘋果的活動也明顯放緩。不過,蘋果公司此后公布的少數專利表明,該公司在微光LED顯示技術方面已達到高度成熟和先進水平。最近的專利還表明,該公司已經擴大了其努力的范圍,開發用于增強現實的微型顯示器。總的來說,活動減少也可能是對本已強勁的微光LED投資組合的信心跡象,因為該公司現在專注于建立其供應鏈。
如果成功的話,蘋果將率先通過開發自己的顯示技術和建立一個幾乎沒有晶圓廠的供應鏈模式來擾亂這個行業,這是華為可能愿意效仿的。
來源:行家說Talk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