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慶:未來顯示屏的過往、創想及比較
摘要:日前參加了由深圳市照明與顯示工程行業協會主辦的“2019超高清顯示技術創新發展(深圳)研討會”,這勾起了我甚多的往事與創想。
日前參加了由深圳市照明與顯示工程行業協會主辦的“2019超高清顯示技術創新發展(深圳)研討會”,這勾起了我甚多的往事與創想。
三段過往:小間距、COB和RGB
過往一,約有七、八年(或許更早)前,北京利亞德率先推出小間距顯示屏,頓時風靡市場,至今都還一發不可收拾。當時我在深圳偶有靈感,就打過電話給洲明的林董,建議說:小間距顯示屏利亞德已捷足先登,你們可提微間距乃至無間距。香港不是有部電影,叫做《無間道》嗎?是劉德華主演的。
過往二,也是在深圳,當時還在歐司朗的張科,拉我去參加奧蕾達的新型顯示屏發布會。一了解,所謂的“新”,即是老樹開新花,用的是COB技術。對此我一直心存疑惑,因為那時芯片還沒那么高的水準,尤其是一致性方面。據說,這次國慶七十周年,天安門前廣場舞的3200多塊手持屏是他們提供的,可見品質提升了。
過往三,在美國展會遇見了山東晶泰星的袁董(原是TCL的老總),回國后專門去泰山的工廠參觀。讓我大吃一驚的是,在這么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然藏龍臥虎,這里有好幾位博士。從華剛出來的李總,拿出一款四合一的RGB演示,頓時讓我眼前一亮——這是一個好東西!之后,我還“親自”陪同他們去了幾家顯示屏廠推廣,還帶著樣品參加了在鞍山舉辦的顯示屏分會的年會。
往事甚多,不一一細述了,比如:曾經三星的譚社信心滿懷地說:CSP完全可做小間距,那時晶電芯片紅倒裝剛有起色??偠灾?,為了小間距,業界同仁都很拼。
創想未來顯示屏的三個方向
這次深圳會,一直低調的奧拓,脫穎而出,勇于擔當,與趙飛、曉蘭團隊攜手,成立“SLDA超高清顯示專委會”,得到了很多廠家的響應??磥硇¢g距直至微間距“錢景”寬廣!會上透露:國內加上國際的市場規模至少有1600億元。
創想一,商用顯示屏。這是一個很誘人的“大蛋糕”,這已是相對成熟的兵家必爭之地,不僅止于小間距LED屏,還有TFT拼接屏等,未來之爭,就看技術誰先上,價格誰先下。沒辦法,這是人性共有的弱點,是沒有國界的。
創想二,校用顯示屏。我本想,在階梯大教室,顯示屏可發揮其優勢。哪知與會者有更大夢想,要做到每個教室黑板屏,電子屏、投影幕將統統被取而代之。真是有點當年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想象力!
創想三,家用顯示屏。家用顯示屏的競爭本來就夠激烈了,QLED、背光LED、Micro LED,OLED的等等都已上市?,F在再來一個純LEDTV,大伙信誓旦旦地說:100英寸,絕對占有優勢!
SMD封裝和COB的三重比較
過往掠過了,創想也敘述了,該說說器件了。怕說得不準確,誤導閱讀者,特地請奧拓的吳振志院長發表了高見,我只是略加編排:
比較一,傳統SMD封裝(1010,0808),成熟批量的技術,但比較落后,存在生產、安裝、使用過程中容易損壞的問題,同時密度高了之后,單顆的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高。
比較二,COB技術解決了傳統SMD強壯性和生產效率的問題,這是優勢。但同時出現新的問題:色差,成品率和維修等問題。色差包括光學色差和膠體表面墨色色差兩個問題,光學色差即模組之間的亮度和顏色差異(COB是直接把芯片固定到PCB上,波長和亮度存在檔位差異)。另外COB無法維修,只能整塊模組更換,提高了維護成本。此外,COB的工藝是顛覆性的,上下游的定位也是顛覆性的,即:封裝企業與屏廠合為一體了。
比較三,集成式多合一封裝,有效解決了傳統SMD的局限性和生產效率問題。通過打散和離散的理念解決了色差的問題,而且4合1既可實現快速維修,又可和SMD器件一樣進行混燈,其增加的十字溝槽也很好解決墨色色差和光學色差問題。值得注意是采用多合一的封裝技術,原來的設備、工藝、生產工裝等幾乎不用改變,因此產業鏈上下游的定位也不會變。
總而言之,我們正逢新的時代,這是奔騰的時代,是飛躍的時代。這不,正當5G、大數據、人工智能迎面撲來的時候,區塊鏈又來了,在“去中心”化之時,也許就是“你就是中心”。誰最先明白,誰就能最先成功,還是那句話“捷足者先登”抑或“后發制人”,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補記
1、約定俗成:點間距<1mm為微間距,1mm-2.5mm為小間距。
2、點間距1mm的產品,1㎡就有3*100萬顆LED芯片,芯片占屏成本超60%。芯片貴,影響進入大商顯市場。
3、長春希達的倒裝LED COB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躍升,這次深圳會上他們有系統的介紹。
來源:唐國慶,每日LED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