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海信回應最新337調查:笑看風云,無懼“碰瓷”
摘要: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網站9月27日下午通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決定對半導體設備及其下游產品發起兩起337調查。TCL集團、海信集團、聯想集團和深圳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OnePlus)等公司涉案。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網站9月27日下午通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決定對半導體設備及其下游產品發起兩起337調查。TCL集團、海信集團、聯想集團和深圳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OnePlus)等公司涉案。
TCL集團率先回應稱,涉案的是公司終端產品,該系列產品業務已從上市公司剝離,不會對上市公司造成影響;海信電器一名高管則回復稱:正在評估,初步看影響不大,確定后肯定回復。
有分析人士認為,Globalfoundries請求ITC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根據商務部公布的信息,有限排除令是指禁止申請書中被列名的外國侵權企業的侵權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禁止令是指要求侵權企業停止侵權行為,包括停止侵權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銷售、庫存、宣傳、廣告等行為。
也就是說,如果如果ITC經調查認定Globalfoundries申請成功,海信集團、TCl集團、聯想集團等被認定為有侵權行為的產品將被禁止進入美國市場。
337調查門檻降低,“碰瓷”概率大增
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簡稱“337條款”),對不公平的進口行為進行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實踐中,337調查主要針對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
如果進口產品侵犯了美國有效的知識產權,該知識產權權利人(無論其是美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可以向ITC提起337調查申請,并要求ITC采取相關救濟措施。
然而,經過三次修改,原本用于維護國際貿易公平和捍衛知識產權的337已經變味。如今,337調查的申請門檻被大大降低,被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當做工具“濫用”。
據有關媒體梳理,今年以來美國對我國企業已發起14次“337調查”。此前調查分別針對的是口袋打火機、皮卡車折疊蓋板、牛磺酸產品、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光伏電池片、兒童背袋、塑膠地板、女性時尚服裝、食品加工設備、LED產品、系統及組件、觸控移動設備、餐飲加工設備、控魚鉗及其包裝產品等。
337-TA-1114勝訴的啟示:不惹事不怕事
337調查并不是不可戰勝的。我國顯示屏企業曾積極應對2018年通過的337-TA-1114調查,并于今年2月集體獲勝。
所謂337-TA-1114調查,發端于2018年3月27日。這一天,美國Ultravision Technologies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337調查申請,請求ITC對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LED顯示屏企業發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艾比森、奧拓電子、雷曼光電、洲明科技、上海三思、元亨光電、利亞德、聯建光電以及金立翔等11家中國顯示屏企業被列入被訴名單。
獲悉這一信息后,以奧拓電子為代表的中國LED顯示屏企業,第*時間組織了律師團,針對該案進行深入研究,并積極應訴,以大量的證據和事實予以回應。今年2月21日,ITC作出337調查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19年1月31日作出的初裁(Order No.29)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提出的撤回申請,整體終止本案調查。
337-TA-1114調查勝訴,不僅提振了LED顯示企業應對337調查的信心,也提高了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例如,國星光電9月25日披露獲得美國發明專利證書(LED 支架、LED 器件和 LED 顯示屏,專利號10,290,783);華燦光電在26日新品發布會上也披露專利布局成果,并與簽訂戰略合作的7家頭部企業的合作也涉及聯合加強專利申報與保護的內容。
總之,做好自己,不惹事自然也不怕事!
來源:每日LED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