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撇清出售面板工廠?夏普與郭臺銘私人合資,產能過剩承壓
摘要:鴻海撇清出售面板工廠 夏普與郭臺銘私人合資,產能過剩承壓
7月31日,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團官方公號宣布,位于廣州增城的超視堺第10.5代全生態產業園生產線首片65寸產品點燈儀式在偏貼工廠舉行。按照總廠長朱啟寶當時的說法,“接下來,超視堺會用業界最快的速度進行產能爬坡和良率提升,也將勢必創造業界良率*佳水準,這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誰料數日后,挑戰真的“如期而至”。昨晚有消息稱,“鴻海創始人郭臺銘和日本夏普合資成立的堺顯示器株式會社與廣州市政府合資的10.5代液晶面板廠,正在尋求買家。”
對此,鴻海集團的回復:“公司并未擁有面板廠,不清楚此事。”
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產能供過于求,而終端銷售不如預期,渠道及品牌庫存走高。電視面板行業整體處于虧損狀態,電視面板行業的洗牌將會加速,促進優勝劣汰,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將會逐步遭到淘汰。
海鴻為何否認持有面板廠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2月,廣州市政府與富士康子公司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在穗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落戶廣州。
項目計劃投資610億元,2017年開工建設,2019年量產,年產值近千億元。主要建設第10.5代面板、基板玻璃及相關后段產品生產線,重點發展工業大數據應用、超高清8K電視、智能家居、智能辦公、面板自動化(工業機械人)研發等。
根據之前的規劃,這座工廠完工后將成為世界最先進的8K液晶面板工廠,生產65英寸、75英寸面板;二期工程將建設次世代面板及相關后續產品,預計量產后年產值高達人民幣920億元。
可是,就在昨天,有外媒報道,富士康關聯企業堺顯示器株式會社與廣州市政府合資的10.5代液晶面板廠,正在與銀行洽談相關事宜,準備委托銀行為其正在廣州建設的液晶顯示器(LCD)工廠尋找買家。
但對于上述消息,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回復:“公司并未擁有面板廠,不清楚此事。”
然而,在富士康官網上,該集團“成長歷程”上,2016年清晰記錄著“集團關聯企業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與廣州市政府簽署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合作協議。”既然如此,富士康為何要否認有這家工廠呢?
從天眼查獲悉,廣州增城超視堺第10.5代全生態產業園的運營主體四超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其最大股東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持股比例53.57%。
“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并不是由富士康直接持有的,而是由鴻海創始人郭臺銘和日本夏普合資成立的。”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向南都記者表示,當初對外宣傳時,一致說法是富士康和夏普在廣州投產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再加上郭臺銘和富士康的關系,所以外界認為,“超視堺”就是富士康子公司這個說法也沒錯。
由于郭臺銘與鴻海之間的關系,在早期時,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管理層大多由富士康原班人馬把持。但根據天眼查變更資料獲悉,2018年11月,杜陵、郭光復、林世昌三位富士康人馬退出董事局,上述高管也變更為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政浩、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廠長朱啟寶,以及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谷口英男。
圖片來源:天眼查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郭臺銘不久前正式卸任鴻海董事長,或許堺顯示器制品株式會社與富士康的關系還會進一步轉淡。不過,按照上述消息,目前,富士康出售廣州面板廠的談判還處于初始階段,出售該面板廠也不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產能過剩
當初廣州這個項目,正是鴻海收購夏普不久后,當時郭臺銘雄心勃勃想復興夏普。他認為第*步就是從擴大夏普面板產能開始,所以當時就有了廣州這個面板廠。“當時第10.5代面板工廠是液晶*高規格的生產技術,而且還是8k,看得出來郭臺銘對這個項目很有信心。”
尤其是2019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出貨占全球總量45.8%,占比近半。2019年上半年,京東方(BOE)全球首條10.5代線和中電熊貓(CEC)成都8.6代線均在一季度達成滿產,華星光電(CSOT)的10.5代線和惠科(HKC)滁州的8.6代線也開始量產爬坡。
據悉,全球液晶電視面板今年上半年出貨1.4億片,同比增長3.6%;出貨面積77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4%。
可是,產能擴張,市場則供過于求,上半年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觸底,下半年旺季不旺。
液晶電視面板出貨的增速低于產能的增速。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面板廠整體庫存超過兩周,庫存水位偏高。而終端銷售不如預期,渠道及品牌庫存走高,第三季度面板出貨動力減弱。從尺寸結構看, 10.5代線量產,令65英寸液晶電視面板上半年價格大幅下降14%,市場份額提升;55英寸面板的市場占有率則出現下降,二季度55英寸市場份額環比下降了1.3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三星甚至策略性退出大尺寸LCD(液晶)面板領域。此前有消息顯示,三星下半年將關閉部分8.5代線的產能,并將布局QD-OLED新技術,在運營愈發艱難的環境下尋求技術創新來突圍。而夏普(Sharp)的10代線一季度休整,二季度產能雖然略有恢復,但是依然處于低位水平,整體出貨明顯下降。
之所以有富士康要出售廣州面板廠的消息并不會是空穴來風。“自從富士康收購夏普以來,擴大產能也并沒有拯救到夏普,甚至市場上很久都沒有夏普的消息。特別是現在高端大屏都采用OLED面板,OLED的快速崛起將會進一步擠壓了LCD的市場空間。
其實廣州面板廠還是很有價值的,8K大屏是近年來的風向趨勢,京東方和TCL都有可能去接手,但是可能資金太大,單獨一家很難有吃下廣州面板廠的資金實力。
廣州三大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
按照此前公開資料,廣州超視堺第10.5代全生態產業園計劃投資610億元,也被稱為是廣州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
2017年3月1日,產業園區動工當天,按照郭臺銘的說法,投資總額其實不止這個數,“我帶來的100多家供應商,他們的投資還沒算在里面”。郭臺銘還表示,這次開工要建的不僅是一座工廠,而是一座工業化的“百歲”新城,代表健康和未來科技發展的新城。此外,這里打造的將是一個全產業鏈,將匯集全世界相關領域的設備、材料等供應商。
按照《廣東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2019-2022年 )》(下簡稱《廣東行動計劃》),廣東高度重視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累計吸引了200多家上下游企業投資落地,集聚形成廣州、深圳、惠州等3個產值超千億元的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2022年超高清視頻產業總體規模超過80億元。按照《廣東行動計劃》,到2022年廣東骨干企業4K電視機年產量達40萬臺,4K、8K電視終端銷量占電視總銷量的比例分別超過 50%、36%。
而廣州正是3大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的重中之重,除了600億元的超視堺外,2018年年底由LG Display和廣州凱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資的8.5代OLED面板生產線也宣布落戶廣州黃埔,總金額高達約為5兆韓元(約合306.15億人民幣)。這條生產線是LG Display在韓國之外開設的唯*一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面板主要用于OLED電視。
上周,LG Display方面曾對南都記者透露,該生產線將會從8月底開始量產,設計產能為每月9萬片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尺寸為3370mm×2940mm),定位于超高清超大尺寸顯示等產品,主要生產65英寸和75英寸產品。
來源:南方都市報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