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最新省市GDP:粵蘇領跑,安徽趕超北京,山東陜西不及預期

類別:行業新聞發表于:2019-07-29 10:14
關鍵字:GDP 生產總值

摘要:中國省域經濟迎來期中考。近日,各地陸續發布2019年上半年經濟數據。有省市加速發展,有省市正在擠水分,還有省份不及預期。

   中國省域經濟迎來期中考。


   近日,各地陸續發布2019年上半年經濟數據。有省市加速發展,有省市正在擠水分,還有省份不及預期。


   這是2019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市GDP排行:

1.jpg


? 云貴領頭,中部崛起,安徽趕超北京


   今年上半年各省市GDP,有三個現象值得關注:


   一是安徽趕超北京。今年上半年,北京GDP達到15212.5億元,實際增速6.3%,一如既往之穩。


   而安徽更進一步,上半年GDP為15664億元,實際增速8%,以微弱優勢趕超北京。如果這一增速在下半年能得到保持,那么安徽全年趕超北京,不是沒有可能。


   二是云貴繼續領跑。今年上半年,云南貴州分別以9.2%、9%的實際增速,位居全國各省市最前列。


   云貴之所以如此突出,與其所處發展階段和政策加持有關。東部省份普遍已經進入城鎮化成熟階段,工業面臨轉型升級,而西部省份多處于工業化中期和城鎮化加速階段。工業加速,投資驅動,經濟增速很容易狂飆突進。


   相比而言,東部沿海地區不再依靠投資驅動,相比于速度,東部省份更在乎的是發展質量。


   三是中部崛起正在成為新的現象。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高低不一,但中部地區增速普遍高于全國水平(6.3%)。


   今年上半年,中部六省的經濟增速分別為:江西(8.6%)、安徽(8.0%)、湖北(8.0%)、河南(7.7%)、湖南(7.2%)、山西(7.2%)。

2.jpg

   城鎮化進入下半場,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武漢、鄭州躋身國家中心城市,合肥融入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雙雙躋身國際級城市群。(參閱《高層定調,“中部崛起”號角再響!》)


   此外,中部省份多屬勞動力大省,隨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中部地區順勢成了最大的承接地,由此帶動工業提升和人口回流,形成良性循環。


? 這幾個省市跑輸大盤

   關于GDP,有兩組增速,一組是名義增速,另一組是實際增速。


   名義GDP增速針對GDP絕對值本身進行衡量,實際GDP增速則要扣除物價因素。在通脹型經濟中,一般來說,名義GDP增速高于實際GDP增速。

3.jpg

   先看名義增速,增長最快的三大省份分別是:云南(13.53%)、福建(12.12%)、四川(11.95%)。


   再看實際增速,增長最快的三大省份分別是:云南(9.2%)、貴州(9.0%)、江西(8.6%)。


   一般而言,由于價格水平懸殊不會過大,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一般不應出現過度背離。


   單看實際增速,今年上半年,全國GDP實際增速為6.3%。


   在已公布數的相關省份中,有10個不及平均增速:山東(5.4%)、上海(5.9%)、遼寧(5.8%)、陜西(5.4%)、重慶(6.2%)、天津(4.6%)、內蒙古(5.5%)、甘肅(6%)、海南(5.3%)、青海(5.7%)。


   從區域分布來看,南方省市里只有上海、重慶、海南三地,其他都是北方省份。


   這些省份經濟增速不及全國平均,原因各不相同。


   部分省份受到工業下滑拖累,上海重慶則是受汽車大環境所致,海南是全域限購導致的房地產投資下滑所致,還有部分省份則面臨擠水分。


? 廣東江蘇強勢領跑,粵蘇差距再擴大


   作為全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兩個省份,廣東江蘇發展勢頭同樣迅猛。


   2019年上半年,廣東GDP高達50501.17億元,江蘇GDP為48582.7億元。廣東江蘇與內地其他省市明顯拉開差距,經濟領先優勢一如既往。

4.jpg

   從增速來看,廣東江蘇實際增速均為6.5%,超過全國平均增速的6.3%。從名義增速來看,廣東高達8.98%,江蘇達到8.29%,在全國各省市中均保持領先態勢。


   可以預料,今明兩年,這兩省將先后躋身10萬億GDP俱樂部。2018年廣東GDP就已高達9.7萬億,今年破10萬億毫無懸念。而江蘇2018年GDP為9.26萬億,今年想要晉級10萬億俱樂部,存在一定挑戰,2020年則無太大問題。


   不過,強者恒強,粵蘇GDP差距有所擴大。去年上半年,廣東江蘇GDP相差1918億,而去年同期這一差距是1378億,廣東領先優勢有所擴大。


   不過,從均衡層面來看,江蘇更為突出。一個表現是,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江蘇獨占23席,而廣東僅有2席。


   這背后固然有廣東撤縣設區、強鎮經濟的因素,但也說明在珠三角之外,廣東的縣域經濟并不發達。


? 山東陜西不及預期


   最近幾年,山東陜西都是備受關注的明星省份。


   先看山東。“山東急了”,是今年上半年最熱的關鍵詞之一。

5.jpg

   山東之所以著急,按照當地有關負責人的話來說,“從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更有領導直言,感覺跟南方不在一個時代。


   究其根本,山東經濟發展遭遇瓶頸期。


   2019年上半年,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41823.3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8297.0億元,增長2.6%,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


   顯然,工業不及預期是山東經濟最大拖累。山東工業最大特點是,傳統制造業規模龐大,鋼鐵煤炭化工產業依賴度較高,而新動能相對不足,這導致當地在經濟新常態下沒能迅速調整。


   山東經濟總量長期穩居全國前三,是中國北部最大的經濟重鎮。山東的轉型升級,關乎整個北方經濟。既然從省到市都已有所反思,接下來就要行動了。


   再看陜西。


   今年上半年,陜西GDP為11625.57億元,實際增速為5.4%,不及6.3%的全國平均增速,與陜西7.5-8%的全年目標有一定差距。


   究其根本,工業和投資形成一定拖累。陜西的工業增速從去年同期的9.0%回落到今年上半年的4.2%,而固定投資增速從去年同期的12.9%回落到2.5%。


   好消息是,陜西工業開始企穩。


   數據顯示,1-6月陜西規上總產值同比增長6.8%,較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此外,電子設備制造業、鐵路航運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等均保持兩位數高增速,對工業形成支撐。


? 幾個結論


   省域經濟,呈現出三個重要趨勢,這些趨勢將會影響未來的區域格局。


   其一,擠水分進行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統計部門接連曝光了多起統計違法事件,涉及多個西北省份和東北省份。隨著統計執法常態化,加上2020年全國經濟普查在即,將有更多省份或主動或被動“擠水分”。


   其二,南北差距正在取代東西差距。過去中國經濟最明顯的特征是東西差距,如今東西差距應變成南北差距。中西部經濟飛速追趕,而北方尤其是東北則面臨轉型。北方城市該向南方學什么,成為新的時代之問。


   其三,強者恒強。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新一輪城鎮化的主導戰略。這意味著,擁有這三種概念的省份將會獲得巨大的發展助力。而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則是最突出四大城市群,區域經濟將會強者恒強。

來源:國民經略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