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屏幕顯示業績榜 [ 業績榜首頁 - 網站地圖 ]

重磅!2018中國智能制造報告

類別:市場分析發表于:2018-12-19 17:37
關鍵字:智能制造 發展報告

摘要:中國智能制造進入成長期。中國工業企業智能制造五大部署重點,依次為:數字化工廠(63%)、設備及用戶價值深挖(62%)、工業物聯網(48%)、重構商業模式(36%)以及人工智能(21%)。

  智能制造是由物聯網系統支撐的智能產品、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它已經成為全球價值鏈重構和國際分工格局調整背景下各國的重要選擇。一些國家紛紛加大制造業回流力度,提升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亞洲作為制造業重要區域也在積極部署自動化、智能化。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智能化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核心觀點智能制造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進入高速成長期。


  中國智能制造進入成長期,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中國工業企業數字化能力素質提升,為未來制造系統的分析預測和自適應奠定基礎。

  第二、財務效益方面,智能制造對企業的利潤貢獻率明顯提升。

  第三、典型應用方面,中國已成為工業機器人第*消費大國,需求增長強勁。


  中國工業企業智能制造五大部署重點,依次為:數字化工廠(63%)、設備及用戶價值深挖(62%)、工業物聯網(48%)、重構商業模式(36%)以及人工智能(21%)。

1.jpg

受訪企業智能制造部署重點領域


  數字化工廠是首要任務。智能制造是以制造環節的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數字作為核心驅動力,因此數字化工廠被企業列為智能制造部署的首要任務。目前企業數字化工廠部署以打通生產到執行的數據流為主要任務, 而產品數據流和供應鏈數據流提升空間大。


  設備和用戶價值深度挖掘。制造型企業面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透明的產品定價,不得不尋找新的價值來源。德勤智能制造調研結果顯示,設備和用戶價值深度挖掘是企業智能制造部署第二重點領域。62%的受訪企業正積極部署設備和用戶價值深度挖掘,其中41%的企業側重設備價值挖掘,21%的企業側重用戶價值挖掘。


  中國制造企業云部署積極性不高。53%的受訪制造企業尚未部署工業云,47%的企業正在進行工業云部署,其中27%的企業部署私有云,14%部署公有云,6%部署混合云。(見圖2)

2.jpg

受訪生產型企業工業云部署


  重構未來商業模式。智能制造不僅能夠幫助制造型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也賦予企業重新思考價值定位和重構商業模式的契機。德勤調研結果顯示,30%的受訪企業未來商業模式以平臺為核心,26%的企業走規模化定制模式,24%以“產品+服務”為核心向解決方案商轉型,12%以知識產權為核心。

3.jpg

受訪企業未來商業模式定位


  人工智能對制造業的影響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在制造和管理流程中運用人工智能提高質量和效率;二是對現有產品與服務的徹底顛覆。


  德勤智能制造調研發現,51%的受訪企業在制造和管理流程中運用人工智能,46%的受訪企業在產品和服務領域已經或計劃部署人工智能。


  三大任務,跨越能力鴻溝。重構商業模式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商業模式優化、創新管理以及云部署為企業能力建設三大關鍵任務。


  一、突破與成長


  數字化能力素質提升

  制造型企業數字化能力素質顯著提升,大部分企業正致力于數據縱向集成。


  智能制造利潤貢獻顯著提升

  智能制造利潤貢獻率明顯提升,利潤來源包括生產過程中效率的提升和產品服務價值的提升。

5.jpg

智能制造產品和


  服務利潤貢獻率顯著提升


  應用市場潛力

  中國已連續六年為工業機器人第*消費大國,它的獨特優勢:

  首先當前人工智能熱潮背后的機器學習技術極其依賴,是數據量,

  第二,中國制造業企業硬件設備和廠房相對歐美企業普遍較新,比較容易實現設備連接和廠房改造。


  二、智能制造部署重點


  中國企業智能制造五大部署重點,依次為:數字化工廠(63%)、設備及用戶價值深挖(62%)、工業物聯網(48%)、重構商業模式(36%)、人工智能(21%)。


  受訪企業所關注的相關技術包括工業軟件、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

4.jpg

受訪企業智能制造部署重點領域


  a.數字化工廠

  數字化工廠被企業列為智能制造部署的首要任務。打通數據流主要包括三類數據的連通,即生產流程數據、產品數據以及供應鏈數據。


6.jpg

生產數據流主要類型


  b.設備和用戶價值深度挖掘

  調研結果顯示,設備和用戶價值深度挖掘是企業智能制造部署第二重點領域。62%的受訪企業正積極部署設備和用戶價值深度挖掘,其中41%的企業側重設備價值挖掘,21%的企業側重用戶價值挖掘。


  c.工業物聯網

  智能制造要求制造系統具備感知、分析、決策和執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核心均涉及物聯網相關技術,如面向感知的物聯技術(傳感器、RFID、芯片)、面向分析的工業大數據分析和面向決策及服務的應用平臺。


  結果顯示,目前中國制造企業物聯網應用以感知為重點,分析和服務交融將是未來物聯網建設重點。

7.jpg

受訪企業典型物聯網


  相關技術應用情況

  未來企業很大部分增值將來自跨企業活動,從長遠看,公有云、混合云是大趨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數據交換和資源共享。私有云雖然安全,但很可能被孤立在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生態圈之外。


  物聯網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場景主要分為三類:設備與資產管理、產品洞察和服務創新。


  d.重構未來商業模式

  智能制造不僅能夠幫助制造型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也賦予企業重新思考價值定位和重構商業模式的契機。同時,新進入者也在不斷挑戰傳統市場參與者的地位,眾多技術型企業加入戰場推動工業企業探索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企業對未來商業模式的規劃大致呈四類:30%的受訪企業未來商業模式將以平臺為核心,26%的企業走規模化定制模式,24%以“產品+服務”為核心向解決方案商轉型,12%知識產權為核心。

8.jpg

受訪企業未來商業模式定位


  e.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對制造業的影響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是在制造和管理流程中運用人工智能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二是對現有產品與服務的徹底顛覆。

9.jpg

受訪企業人工智能應用及部署情況(整體)

10.jpg

受訪企業尚未部署

  人工智能的主要原因

  人工智能正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高端裝備制造、電子及電器三個行業在制造流程中采用機器人的比例果伴。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行業使用機器人的企業比例達到80%,預示未來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增量將主要來自非汽車行業。在產品和服務領域已經或部署人工智能的行業分布比較均勻,高端裝備制造和制藥比例較高,但其他行業如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航天、電子及電器也正在或計劃部署人工智能。

14.jpg

受訪企業人工智能應用及部署情況(按行業)

  行業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已隨著算法、技術和應用的發展,越來越加深。對于企業而言,應跳出人工智能僅是“機器換人”的既定思維,在精益制造、產品質量、用戶體驗等多方面進行部署。

15.jpg

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場景

來源:旺材智能制造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歡迎投稿

電話: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行業資訊項目信息
案例欣賞

精彩案例推薦
更多>>
首頁|案例|行業資訊|視頻演示|實用工具|關于我們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轉載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的,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業績榜http://www.xpjqr.com.cn 備案許可證號:陜ICP備11000217號-8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