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將如何深刻影響未來的城市化進程
摘要:最近一年來伴隨著大量風險資本以風卷殘云之勢入侵AVR產業投資,大眾對這個領域的興趣一夕之間就被調動起來了。各路媒體紛紛報道最新的技術進展、初創公司、資本動向,并繪聲繪色的描繪出一副未來的娛樂圖景。但大部分人可能并沒有意識到的是,AVR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將遠遠超出娛樂領域,它即將帶來的深遠變革甚至能與當年的工業革命相提并論。要理解AVR的深遠影響,得先從當今世界的城市化說起。
如果說AR & VR(以下簡稱AVR)將深刻改變AV產業,想必你一定沒有異議。但如果我接下來告訴你,它們可能還會在5-10年內顯著影響一線城市的房價,你也許就會嗤之以鼻了。
最近一年來伴隨著大量風險資本以風卷殘云之勢入侵AVR產業投資,大眾對這個領域的興趣一夕之間就被調動起來了。各路媒體紛紛報道*新的技術進展、初創公司、資本動向,并繪聲繪色的描繪出一副未來的娛樂圖景。但大部分人可能并沒有意識到的是,AVR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將遠遠超出娛樂領域,它即將帶來的深遠變革甚至能與當年的工業革命相提并論。要理解AVR的深遠影響,得先從當今世界的城市化說起。
工業革命掀起的城市化浪潮
18世紀的工業革命是人類社會大規模產業化和城市化的開端,圈地運動將大量廉價勞動力引導到城市的工廠里,人類結束了男耕女織的田園時代,進入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快車道。在兩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里,全世界遵循著基本一致的城市化藍圖 —— 勞動力從鄉村、城鎮向大城市匯聚,并最終造就了一個個區域經濟體中心的超大型都市。牽引著這一進程的無形之手就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通俗的講,就是因為大量的勞動者依循產業鏈提供的就業機會聚集在一起完成生產。
所以大家都想要擠到城市里來,特別是少數的大城市。盡管那里房價高漲,生活成本攀升,甚至難以獲得平等的城市服務,但進城的人們依舊無怨無悔。而這一城市化的進程本質上是與地球的資源平衡相悖的,所以一方面全球絕大部分土地都沒有得到足夠的利用,甚至于大面積的荒漠化;另一方面,超大型都市的人口承載力卻早已不堪重負,逼近現有資源的極限,導致了交通、休閑、居住等方方面面的難以緩解的壓力。
人類溝通方式的二次革命
讓我們再回到AVR這事兒上來,看看它與城市化之間的聯系在哪兒。2014年,Facebook斥巨資收購Oculus VR,在當時震驚了整個IT業。其實這個動因很簡單,Facebook是做社交的,社交的本質就是人與人的溝通和聯系,而AVR正是人類溝通方式發展進程的下一次重要變革。人類是一種有著深厚情感紐帶的高等動物,『溝通』作為人類情感的基本表達形式,承載了重之又重的意義,溝通方式的任何變革都將深遠影響我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在進一步詳述溝通的下一次變革之前,不妨讓我們先回顧一下人類歷史上的第*次溝通革命 —— 電報 和 電話。19世紀發明的電報,讓人類第*次克服了溝通的地域和時間成本。不久后誕生的電話,進一步實現了實時的異地溝通。在那之前,一個人遠走他鄉基本意味拋棄族群聯系,開啟一段未知的全新人生,這將在人的一生中刻下一個巨大的斷面。所以絕大部分人都選擇在家族為中心的一定半徑內生活,即使偶爾遠離,往往也并不會長期。電報和電話的出現,使得人們終于可以分居異地而繼續維系相對緊密的聯系,從而客觀上降低了遷徙帶來的情感失落,為城市化和全球化奠定了心理基礎。
盡管隨著科技的進步,遠程溝通的體驗得以不斷改善,但即便是擁有了互聯網和視頻電話,人們似乎仍舊難以突破溝通心理上的那一道巨大壁壘 —— 距離感。我們用技術克服了溝通的距離,卻始終未能真正消除心理上的『距離感』,正襟危坐在攝像頭前,注視著顯示屏里的那個人,始終很難輕松的溝通。這是因為人類在溝通過程中同時還伴隨著大量非語言類信息的傳遞,例如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甚至與周邊環境的互動,正是這些容易被我們表層意識忽略的信息造成了現有遠程溝通技術始終難以還原的『面對面溝通體驗』。而缺乏面對面的溝通體驗又進一步直接阻礙了人們以個體為單元進行遠程協同的效果,這就是為什么SOHO的概念盡管已經被提出了幾十年,卻始終難以進入主流的企業組織形態中。
如果我們在AVR領域接下來的技術突破成功實現了過去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景象 —— 栩栩如生的全息影像(AR)和以假亂真的現實遮蔽(VR),那么它勢必會終結人類基于生理感知能力構成的距離感,為溝通方式帶來真正意義上的二次革命。
AVR 改寫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正如前面所闡述,當今世界城市化背后的無形之手是勞動力大規模協同的資本主義產業訴求,人們進城和遷徙最關鍵的牽引因素正是就業機會。而另一方面,受制于地理的區隔性和勞動力流動的隱性成本,無論是對人才求之若渴的高科技企業,還是勞動力需求巨大的傳統制造業,都不得不在地理上大范圍分散其組織結構,以吸引當地的人才和附近的工人,這也大幅度增加了企業的運作和管理成本。企業當然希望通過遠程協同的方式吸引更大范圍的人才,但受制于溝通成本所帶來的一系列協同和管理問題,遠程辦公依然還是鏡花水月。
但AVR技術的成熟很可能迅速改寫這一局面,大幅度降低甚至消除當前的個體遠程協同中存在的效率和管理問題。試想一下,坐在家里工作間的電腦前,當你有一個想法時,轉身就可以和『周圍』的同事進行討論;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方便的與客戶用『紙和筆』進行細節溝通;而你的老板也可以隨時來到你的『身邊』詢問工作近況,甚至大聲的斥責你(就差不能扇你一耳光了)。能有這樣的遠程辦公體驗,哪一個企業還無法接受?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常規企業中的大部分工作崗位完全擺脫辦公室設施和條件的束縛已不再是奢望,尤其是IT產業中的軟件與互聯網行業。而只要有任何一家企業或團隊采用了這樣的遠程協同方式,它們就能顯著降低成本并提升人才吸引力。而成本和人才正是成功的企業最看重的競爭要素,所以星星之火一旦被點燃,極有可能在競爭殘酷的商業環境中形成燎原之勢。而企業領域的需求恰恰是現代社會中對技術產品舉足輕重的市場,它對AVR的渴求和潛在購買力將是一片無邊的藍海,勢必加速助推遠程協同的大范圍普及。
對個體而言,舒適的遠程辦公無疑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條件。再也不用把每天上下班的心情糟蹋在洶涌的人流車流之中,也不用再忍受頻繁的出差勞頓,更是不必為了一個心儀的工作機會而舉家搬遷或是遠離家人、朋友。伴隨著網購和O2O的迅速發展,相信『在家辦公』的誘惑力已經毋庸我更多言表了。
AVR 重構城市化進程
工作協同方式從集中向遠程的變遷,將直接沖擊我們今天所認知的城市化進程,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考慮到AVR技術產品的發展會經歷一個成本逐步下降的過程,遠程辦公可能也會相應的從分散式小規模辦公環境向住宅辦公間的過渡。人們在居家和置業上的心態和選擇與今天相比,將會發生可預見的逆轉。首先是對交通訴求的降低,并直接體現在向中心密集城區以外區域擴散的傾向性,其次是對宜居性和自然生態的考量將占據主要地位。
居家置業心態上的改變將迅速改寫我們今天看到的城市圖景。傳統意義上的大型寫字樓和辦公室將很快被淘汰,而圍繞大規模產業園區所形成的聚居結構和商業區塊也將被逐步瓦解。伴隨著中心城區吸引力大幅下降的是城市近郊優質住宅及別墅的快速升溫。未來住宅開發的首要重點將不再是地段價值而是居住和生活質量,由于不再被中心城區所綁架,住宅開發的土地空間將大幅度拓展,高層建筑失去價值,開發的基礎成本因此得以大幅度降低(尤其是在地廣人稀的中國內地)。每個城里人都可以擁有自己心儀的住房,甚至院落,將不再是夢想。
遠程協同所消解的集中化趨勢與人們對于城市本身所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將重新塑造大中型城市的競爭力格局。一線城市和受益于產業經濟帶的二線城市,競爭力將顯著下降;宜居且公共服務突出的城市,競爭力將會上升;三四線城市受制于公共服務發展的相對落后,短期不會有太大的競爭力改變,但中長期來看局面將趨于有利。城市的規劃格局也會呈現更加去中心化的趨勢,形成數量較多的中小規模聚居區,在資源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的覆蓋上達成一個新的平衡。未來的城市發展將逐步擺脫產業經濟的裹挾,更多還原出其原本的資源和文化面貌,城市之間的競爭也將回歸到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的比拼上。
一起親歷這場變革
未來的圖景描繪的那么美好,耐心讀到這里的你可能會覺得這種一點也不真切的美好即便是存在于未來,也未必是此生有幸能看到的,更不會相信它會發生在開篇所提出的5-10年這轉眼將要到來的明天。那么就讓我們來實實在在的看一看AVR行業和相關的技術發展進程吧。
在以Oculus為代表的傳統VR領域里,已經有太多的報道和體驗,我們可以明確的是,沉浸式VR在未來1年內就會完全商業化并大舉進入娛樂領域。但遺憾的是,現階段以雙眼覆蓋裝置為主的沉浸式VR技術并不是短期內推動溝通方式變革的中堅力量。最大問題就在于它使用的雙目虛擬顯示技術并不適合大部分人長時間使用,而且隔離現實世界的體驗也并不是一個適合辦公環境的方案。但沉浸式VR的下一發展階段必然會摘掉頭盔,回歸到投射式現實屏蔽技術,這也是VR與AR兩個領域真正走向融合的階段。初音未來巡回演唱會以及周杰倫與鄧麗君的同臺合唱,都為我們預演了AVR的現實體驗。所以在當下,就讓沉浸式VR專注服務于它最擅長的娛樂領域吧,以娛樂領域的成功推動未來現實屏蔽技術的長足發展。
再來看看近期AR領域比較火的Magic Leap,這家公司的技術就比較牛了,它據稱已經在非沉浸非半透式頭戴設備(既不罩住雙眼,也不像眼鏡那樣覆蓋視線,可以類比如帽子)上實現了真正的光場投影,避免了雙目虛擬顯示存在的對焦感知障礙。拿Gary的話來說,即便你帶上Oculus 10分鐘就會吐,你也可以一天帶16個小時Magic Leap都不會暈。最終的體驗效果已經頗為接近科幻電影中的全息投影,除了需要佩戴一個設備。如果Magic Leap真如其CEO Rony Abovitz之前所透露的那樣已進初步試生產階段,相信不出兩年我們應該就能看到完全商用化的產品了。
要實現遠程辦公場景下溝通雙方的投影,除了最關鍵的顯示技術,當然還需要全息攝影。好在這項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在剛剛過去的MWC上,三星、LG都已經拿出了可用的VR攝像頭產品,其360度全景3D拍攝能力完全可以勝任辦公溝通的需求。
攝影和顯示都有了,構成一個良好的AR體驗的最后一環就剩實景融合了。這個方面的領頭羊當屬Google的Project Tango,除了已有的概念平板產品外,今年即將與聯想合作推出內置了實景攝像頭陣列的手機,實景融合技術在接下來一兩年內將與AR的發展互相推動,在客廳的沙發上與隔著茶幾面對面坐下的客戶進行交流將指日可待。
正是因為所有這些技術都在未來幾年間有著相對明確的成熟預期,嗅覺靈敏又不缺乏審慎精神的風險資本才會在過去的兩年中蜂擁至AVR領域,大力推動它們的商業化。這也是我大膽預測5年內AR技術有望開始大規模運用于辦公協同,10年內或將開始顯著影響城市化進程的底氣所在。
盡管這兩年制造業的自動化程度在不斷攀升,但制造業整體的大規模集中作業模式在短期內仍舊難以撼動,產業工人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很可能與白領階層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分道揚鑣。我將另文剖析未來引導制造業變革的一項關鍵性技術,以及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可能造成的潛在沖擊。
來源:Oasis Feng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