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企業或全面退出:等離子退出市場大限將至
摘要:Panasonic計劃于2013年度結束前(2014年3月底前)停止生產等離子電視用面板、且并考慮出售電漿面板生產據點尼崎工廠,完全退出等離子電視事業。
Panasonic計劃于2013年度結束前(2014年3月底前)停止生產等離子電視用面板、且并考慮出售電漿面板生產據點尼崎工廠,完全退出等離子電視事業。報導指出,Panasonic目前已停止等離子電視的研發,原先并計劃于2014年度停止生產等離子電視,且預估2014年度出清庫存后也將停止等離子電視的銷售業務。據報導,Panasonic將在本(10)月內發布上述消息。
報導指出,尼崎工廠總計有3座生產廠房,而目前僅第2廠房仍持續進行生產作業,且Panasonic已和外部企業就已停工的第3廠房進行出售協商、預估將在今年內達成共識,而剩下的第1、2廠房今后也考慮進行出售。
據報導,等離子電視由日系廠商主導研發,惟日立制作所(Hitachi)、Pioneer已分別于2008年度、2009年度退出等離子電視市場,故待Panasonic退出后,也等同宣告日系家電廠商將完全退出等離子電視市場。
"等離子"電視瀕臨退市 市場占有率僅為5%
1:16,這是如今太原家電賣場中,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大致的銷售額比較。市場占有率5%,且仍在持續下滑,這是目前等離子電視在太原平板電視銷售總量中大致的銷售占比和發展趨勢。可以說,在與液晶電視的較量中等離子電視已經完敗,退市只是個時間問題。有家電銷售顧問提醒消費者,購買等離子電視要注意其售后服務,謹慎挑選。
各大企業淡出等離子市場時間表:
索尼:2004年傳出退出,后予以否認,2006年8月證實退出
東芝:2004年傳出2005年將退出,后證實退出。
富士通:2005年1月傳出退出,2005年2月證實退出。
飛利浦:2007年3月傳出退出,后予以否認,2007年9月證實退出,2009完全退出。
先鋒:2008年3月傳出退出等離子面板制造,后證實。2009年3月完全退出。
LG:2008年9月傳出退出,后否認。2009年8月退出PDP消費市場。
日立:2008年9月傳出退出,后否認。2012年2月正式退出。
松下:2011年開始逐漸收縮等離子面板業務,加大液晶業務投資。
長虹:2012年10月終止向長虹集團收購“歐麗安PDP”,液晶出貨量已超過等離子。
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奧維咨詢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內銷彩電零售規模4262.8萬臺,零售額1482.8億元。其中,液晶電視銷量為3927.5萬臺,銷售額為1353.1億元。等離子電視銷量為251.1萬臺,同比下降3.2%,銷售額119.8億元,同比下降17%。也就是說,2012年等離子電視占全部電視銷量的份額只有5.89%,占全部電視的銷售額份額只有8%。
國際著*家電統計機構國際電子商情網的統計數據還顯示,等離子電視目前在全球電視市場的占比約為5%,預計2013年等離子電視的銷售規模在1000萬臺左右,而同時期液晶電視的銷量已經超過2億臺。
今年,中國市場的發展應證了國際電子商情網的推測。奧維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第*周,平板電規總體監測零售規模73萬臺、32.4億元。其中,液晶電視監測銷量70 .1萬臺,銷售額31.1億元,監測銷量同比上升99.8%。等離子電視監測銷量2.9萬臺,銷售額1.3億元,同比下降7.6%。等離子電視占平板電視的銷售量份額只有3.97%,銷售額份額也只有4%。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數據對比,鮮明而刺眼。
奧維咨詢預計,2013年國內電視零售量將達到4349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4070萬臺,與去年相比提升4%,等離子電視零售量將只有229萬臺,同比下降9%,市場份額勉強達到5%。
國際電子商情網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認為,在全球范圍內,到2015年,等離子電視將在市場上徹底退出。國內市場等離子電視今年將只有200萬臺左右的銷售規模,這在電視產業中占比不足6%。因此,國內等離子退市的速度最多晚于全球市場1到2年。
來源:OFweek光電顯示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