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虛擬制片作品扎堆來襲!用黑科技拍劇,真香!
摘要:隨著影視行業的資產整合及工程優化,LED虛擬拍攝不僅在好萊塢電影、國產大片中大顯身手,如今更是深入影視產業的各類題材。近期,就有一系列采用LED虛擬拍攝的作品席卷影視圈,從網劇《狐妖小紅娘》、《云之羽》、《大夢歸離》,到短劇《柒兩人生》、《太古至尊》,再到國內首部航母艦載機題材軍旅劇《海天雄鷹》,京劇電影《安國夫人》、舞臺劇《麥克白》,LED虛擬制作正在輻射整個文娛行業,今后在影視內容制作中使用LED屏幕的趨勢將會更加普遍。
隨著影視行業的資產整合及工程優化,LED虛擬拍攝不僅在好萊塢電影、國產大片中大顯身手,如今更是深入影視產業的各類題材。近期,就有一系列采用LED虛擬拍攝的作品席卷影視圈,從網劇《狐妖小紅娘》、《云之羽》、《大夢歸離》,到短劇《柒兩人生》、《太古至尊》,再到國內首部航母艦載機題材軍旅劇《海天雄鷹》,京劇電影《安國夫人》、舞臺劇《麥克白》,LED虛擬制作正在輻射整個文娛行業,今后在影視內容制作中使用LED屏幕的趨勢將會更加普遍。
“電子榨菜”精品化,虛擬拍攝提升制作水平
一分鐘知曉劇情,兩分鐘情節跌宕,三分鐘上演重生復仇……圍繞著豪門、霸總、穿越、復仇、重生等主題,微短劇以其節奏快、時長短、情景爽的優勢,讓觀眾直呼“很上頭”。
近年來,短劇作為一種新興的影視形式,正逐漸在市場中嶄露頭角,掀起了一股全民追劇熱潮。短劇是指單集時長在幾十秒至15分鐘之間,具有明確主題和主線的一種網絡劇集,相比于傳統的長篇劇集,短劇通常每集只有幾十分鐘的時長,劇情緊湊,觀眾無需花費過多時間就能一口氣看完,滿足了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需求。據《2023短劇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2024年將超500億元。
作為國內首部虛擬制片的短劇,《柒兩人生》以LED虛擬攝制屏為影棚,僅用14天時間就拍攝完成,今年在抖音平臺上映。包括劇中暴雨里的建筑物全景、纜車面臨墜落畫面、不同場景空間的快速轉換等,都由LED虛擬影棚代替實景。通過實時渲染和動態追蹤技術,拍攝團隊在虛擬環境中還原真實場景,實現更為自由的鏡頭語言。
大型古裝玄幻仙俠短劇《太古至尊》在制作方面更是迅速,此劇集僅使用了8天的時間,在近百人團隊合作下,采用虛擬拍攝技術與實景場景結合進行拍攝制作,節省了實際搭建環境和使用道具的成本。
隨著短劇精品化趨勢不斷演進,短劇拍攝也承載影視行業技術制片趨勢,過去虛擬制片主要廣泛應用于電影大制作,少量影視劇應用集中于長劇,而隨著短劇精品化趨勢持續演繹,過去應用電影、長劇中的各類技術,未來有望被專業團隊”短劇化”,短劇采用虛擬拍攝技術僅是一個開端。
大廠齊發力,虛擬制片進入規模化時代
2024年,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都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锏。無論是哪種風格類型的劇集,各家平臺都在積極擁抱AI、虛擬拍攝技術,這不僅會成為推動電影電視工業革命的關鍵力量,還有助于降本增效。
與過去先在藍、綠幕棚拍攝、后期再進行特效制作的流程不同,虛擬制作采用的是“后期前置”的制作流程,實際開拍時,“真實”的場景可以瞬間在虛擬攝影棚的LED屏上鋪開,演員入戲更輕松;經過實時的運算和渲染,屏上場景的透視會隨著攝影機的運動而實時變化,導演可以從監視器中直接看到虛實融合后的特效畫面,迅速優化拍攝方案。
例如近期剛剛殺青的《大夢歸離》,在虛擬拍攝上突破了很多技術難點,包括虛擬場景光線和實景光線的延時匹配、雨雪現場特效匹配、大面積水面反射拍攝以及威亞高速拍攝等在虛擬場景里的應用,《大夢歸離》也是目前業內使用虛擬拍攝量級最大、場景最多的劇集項目。
示范的力量顯而易見,過去三年來,探索虛擬制作已成中國文娛產業影視工業化的重要一環。不止愛奇藝,優酷的虛擬拍攝也在2023年進入規模化時代,劇集拍攝中使用虛擬拍攝的場景從0.5%提升至10%。
在周莊數字夢工廠的幀享數字影棚內,一座高10米,弧長52米的巨型LED屏幕豎立在場地中央,屏上漫天飄雪的畫面與屏前實景雪地渾然一體,景致逼真。隨著帶有跟蹤系統的攝像機不斷推拉搖移,屏幕中的場景也隨之變化。在導演的監視器內,一段虛實融合的成片素材即刻生成,效果與實景拍攝無異。不到半天功夫,這場雪景戲就已經拍攝完畢。這是優酷古裝生活懸疑劇《清明上河圖密碼》的虛擬拍攝現場。整部劇會有八大場景應用到虛擬拍攝,包括樹下雪景、日落湖邊、地下雅園等特殊場面,在使用虛擬拍攝的場次中,預計拍攝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節省60%。
深度應用,推動技術演變進化
技術想要升級,前提是多應用,尤其是陌生場景的應用,在中國的影視拍攝中,虛擬拍攝也在不斷演變進化。為什么中國虛擬拍攝技術使用多年,但在大眾的認知中,是從近兩年才開始有所了解?
事實上,最初一代虛擬拍攝其實是廣為人知的綠幕、藍幕拍攝,但大眾習慣性將其理解為“特效拍攝”“后期合成”等,虛擬拍攝這一名詞在這個階段也并未普及。而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LED虛擬拍攝也從最初的2D版本迭代到新一代的3D版本。
在2D時代,LED虛擬屏重點攻克了遠景拍攝,主要是窗外景與車戲兩個場景,可以解決高端寫字樓、高層住宅、機場、醫院等協調困難的場地以及為了拍車戲而申請封路的麻煩。這一階段的虛擬拍攝,因為拍攝機位靜態、數量少,相對來說實現度和完成度都會較高,大部分效果都能夠以假亂真,觀眾在看劇過程中難以覺察,加上技術難度不高、應用場景單一,行業內外未做太多公開科普,所以大眾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看到了虛擬拍攝的成果。
到了3D時代,虛擬拍攝背景從LED平面屏進化至LED弧面屏,數字素材從2D平面進化至3D立體,適用場景大幅增加,意味著可以承擔更多重要場景的拍攝需求,所見即所得,新一代虛擬拍攝的最大優勢很直觀地呈現在眼前。
除了影視平臺在資金上發力,越來越多的LED屏企也注意到了虛擬拍攝的潛力,正深入鉆研這一市場,并為影視頭部企業提供定制化的LED虛擬影棚設備。利亞德方面目前已和阿里達成虛擬拍攝方面的業務合作,公司還與秀加科技聯合投資打造了利亞德·馬欄山虛擬制作基地,其他LED上市公司,如洲明、奧拓、艾比森、雷曼等,也打造了許多虛擬影棚,虛擬制片的隊伍正在逐漸擴大。
隨著用戶對于劇集品質和審美的要求持續提升,置景特效的成本始終較高,當LED虛擬制作真正普及開來,這類劇集整體都有望進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制作效率和最終品質呈現。
來源:慧聰LED屏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