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輝光電2023年凈虧32.45億!
摘要:和輝光電1月25日公告,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0.38億元,同比減少27.5%;凈虧32.45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增加16.43億元。
和輝光電1月25日公告,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0.38億元,同比減少27.5%;凈虧32.45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增加16.43億元。
2023年度,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產品銷售價格明顯下降,公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銷售價格降低幅度高于成本降低幅度,銷售毛利同比下降,導致2023年度公司經營業績同比下降。第四季度,和輝光電實現營業總收入環比增長、毛利率環比增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單季度由負轉正,經營業績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影響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
2023年度,國際格局復雜多變,地緣政治沖突頻發,全球經濟低迷,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使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產品銷售價格明顯下降,和輝光電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銷售價格降低幅度高于成本降低幅度,銷售毛利同比下降,導致2023年度經營業績同比下降。
面對嚴峻的行業形勢,和輝光電積極調整銷售策略,繼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不斷豐富和優化產品結構,持續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保持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出貨數量的持續增長之勢。第四季度,和輝光電實現營業總收入環比增長、毛利率環比增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單季度由負轉正,經營業績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連續6年虧損,合計巨虧86.81億元
2018年至2023年期間,和輝光電營收分別為8.03億、15.13億、25.02億、40.21億、41.91億、30.38億,其營收規模逐年增大,六年累計營收約160.68億元。
歸母凈利潤方面,和輝光電六年的數據分別是-8.47億、-10.06億、-10.36億、-9.45億、-16.02億,-32.45億,前四年在營收巨額攀升的前提下虧幅收窄,但在2022年進一步擴大虧損幅度,到2023年虧損32.45億元,累計六年共虧損約86.81億元。
柔性面板產能不足,市場前景不樂觀
在產能布局方面,公開信息顯示和輝光電共有兩條AMOLED產線,位于上海市金山工業區,分別是G4.5代產線與G6代產線。
其中,EDO G4.5代線建設于2012年,總投資為60億人民幣,設計產能為15K/M。在2017年經過一系列擴產后,新增了6.5K/M產能,除此之外還新增了一條G4.5 FMM生產線,并將6.5K/M的剛性生產轉為柔性,目前總產能大概可以達到21.5K/M。
后續在2019年,和輝光電G4.5產線進行模組產線擴充。雖然建設地點還是選擇了G4.5產房內,不過新增的8條模組線實為G6產線所用。
另一邊的EDO G6產線于2016年宣布成立,總投資272億元,設計產能為30K/M,其中柔性AMOLED約占3.75K/M。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特點,和輝光電雖然認為柔性AMOLED未來增速要好于剛性AMOLED,但是又稱柔性顯示場景尚未大規模出現,所以目前還是以剛性AMOLED為主。
在智能穿戴、智能手機和平板/筆記本電腦三類業務中,雖然智能手機類收入占比最 高,但這也是和輝光電的短板。在第6代生產線量產之前,和輝光電只有產能21K/月的第4.5代生產線,主要經濟切割產品是智能穿戴類面板(1-4吋為主)。雖然第6代生產線量產成功,但產能依舊較小,還是無法滿足品牌手機廠商的大規模訂單。
相較其它同行的AMOLED布局來比較,三星電子5條生產線,量產產能436K/月;LGD 3條生產線,量產產能84K月;京東方3條生產線,量產產能100K/月,多少顯得有些不夠看。
如果未來柔性市場出現爆發性增長,和輝光電現有的兩條生產線的柔性產能卻都只有10K/月左右,產能有限,而且能否順利轉產柔性面板并保持良率和產能利用率也是考驗。
Quarkdisplay評論:對于巨虧的和輝光電來說,虧損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股市融不到錢,填補不了巨虧的窟窿。和輝光電的“宮內斗”逼走了創始人朱克泰,而和輝光電也走進了虧損的泥潭,依靠股市輸血茍延生存,廣大股民成了冤大頭,并且股市融到的錢就是虧沒了,也沒有事,沒有人對此負責,看來和輝光電在三星顯示器、LGDisplay和國內京東方、深天馬和維信諾等中韓夾擊下,留給和輝光電的市場和時間真不多了,能否走出虧損的泥潭?其發展前景堪憂。
來源:夸克顯示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