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件專利獲南京專利獎,江蘇和成顯示助力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摘要:在江蘇和成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里,一個個小藥瓶大小的棕色瓶內裝著配好的成品液晶,正是依靠這些液晶材料,大家日常使用的手機、平板等才能顯示出畫面。
在江蘇和成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里,一個個小藥瓶大小的棕色瓶內裝著配好的成品液晶,正是依靠這些液晶材料,大家日常使用的手機、平板等才能顯示出畫面。憑著“液晶組合物及其顯示器件”,和成顯示最近捧回了南京專利獎金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液晶材料打破了國外壟斷,突破了我國顯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材料配套瓶頸。
2023年度南京專利獎日前揭曉,35件專利獲獎,涵蓋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區塊鏈、智能電網等重點產業領域,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有力作用,滿滿的科技創新“含金量”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含新量”。
打破國外液晶材料壟斷,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和成顯示展廳里一面豎著的玻璃吸人眼球,通上電,玻璃上不同區域會顯示出相應的文字或圖案,呈現透光或者不透光兩種形態。“這是調光玻璃,可以實現通電透明、斷電霧化的效果,里面用到的就是液晶材料。”公司副總經理丁文全介紹。
丁文全表示,相比于市面上其他液晶材料,此次獲獎項目利用特定的四氟取代聯苯基類化合物與氰基/三氟甲基取代的雙環己基類化合物相組合,在維持合適光學各向異性的前提下,能實現大的介電各向異性、高的信賴性和低的黏度,能夠滿足液晶顯示器寬的工作范圍、低電壓驅動、快速響應、良好的信賴性等需求,“通俗點講,就是我們的材料可以使用更低的電壓來驅動,不僅更加節能省電,而且使用時的安全性能更高。此外,常規的液晶材料在過低溫度下,會析晶影響顯示器的使用,而我們的材料在零下30攝氏度到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液晶材料是一種特殊的物質,處于固態和液態之間,具有光學性質可調的特點。生活中最常使用的電視、手機、平板等就是通過液晶材料實現顯示功能,液晶材料在光通信、節能建筑、汽車行業等領域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丁文全表示,10年前,液晶材料還是平板顯示行業關鍵的“卡脖子”材料,日本和德國的企業壟斷全球97%的市場。和成顯示的發明專利打破了液晶顯示材料的國際壟斷,顯著提升我國聚合型液晶材料的自主化水平,多項性能指標已達國際先進,含有該專利的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位于行業前列。目前,和成顯示作為國內液晶材料行業的重要供應商,已實現液晶材料全產業鏈自主可控,2023年出貨量預計190噸,全球市場占有率近30%。
自動化工作站提升裝配效率,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
熟練工人需要半小時才能完成的部件裝配工作,通過自動化工作站,3分鐘之內就能精準完成。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申報的“航天機電產品自動化對接裝配工作站及其運行方法”獲2023年度南京專利獎金獎。
傳統人工作業時,部件在裝配過程中需要手動來回調整6個方向的自由度,以確保對接精度控制在毫米級以內,而自動化對接裝配工作站實現了該過程的高效無人作業。記者在企業演示的某航空飛行器裝配視頻中看到,一個待裝配部件固定在自動化對接裝配工作站臺面上,工業機械臂抓取另一待裝配的部件,通過視覺相機測量兩個部段間的位置關系,通過算法計算出各軸運動參數并發送指令給電機,隨后電機根據指令驅動執行機構進行高精度運動,實現兩個部件的精準對接。
江蘇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部長闞凱介紹,自動化對接裝配工作站裝配精度高、柔性化程度強,提高了裝配效率及裝配質量,有效提升了航天機電類產品對接裝配的智能化水平。該裝備還入選2023年度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并獲得“解決了多AGV協作搬運的技術難題,實現了筒段對接轉運調度及高可靠運輸”的高度評價。
“目前我們正在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后續還將把自動化設備和企業的智能化管理系統進行連接,提升企業的整體智能化水平。”闞凱表示,航空航天產業是南京重點打造的“2+6+6”創新型產業集群之一,該設備的研發及應用提升了行業的智能化水平,“后續在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中,都可以應用到該類型產品,我們希望通過自主研發科技創新為南京的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企業點贊科創環境,南京市有效發明專利量領跑江蘇省
就在秦淮區距離和成顯示現址約1公里處,該公司新增的一條280噸液晶產線正在建設。“南京的營商環境、科創環境非常好。”丁文全表示,在企業搬遷到南京的過程中,受到多個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南京有很好的科教資源,在吸引人才方面也有很好的政策和服務,這對于企業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很重要。”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科創大樹的長成離不開肥沃的土壤。近年來,南京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成功獲批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呈現出全民參與、積厚成勢、動能強勁、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截至今年6月底,南京有效發明專利量達125112件,繼去年在江蘇省率先突破10萬件大關后,持續在江蘇省內領跑。南京發明專利授權量、有效發明專利量、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三項知識產權核心指標,連續多年位居江蘇省第 一、全國前列。
“我們在全江蘇率先創建了南京知識產權工作站,推出‘線上云、線下站’,從知產創造、運用、保護等環節提供一站式服務,護航企業科技創新。”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市還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方式,讓企業用專利換紅利、以知產變資產,實現知識產權快速變現,同時進一步加強知產服務,助力企業沖刺專利獎,提升企業品牌力和競爭力。
截至目前,南京市共獲得中國專利獎250個,其中金獎12個、銀獎8個、優 秀獎230個。在今年6月公布的首屆江蘇專利獎中,南京獲得項目類專利獎33項,占江蘇省這類獎項的42.9%。
來源:南京日報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