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屏出貨將首破2億片,成顯示行業最大黑馬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持續下行,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近年來普遍疲軟,但是車載顯示市場在汽車智能化趨勢的帶動下逆勢成長,今年更有望首次突破2億片,成為顯示行業最大黑馬,京東方、天馬、三星顯示、LG Display、JDI、維信諾、TCL華星、友達、群創、龍騰光電、惠科、信利等紛紛涌入,試圖搶占市場先機。
集微網報道(林美炳/文)隨著全球經濟持續下行,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近年來普遍疲軟,但是車載顯示市場在汽車智能化趨勢的帶動下逆勢成長,今年更有望首次突破2億片,成為顯示行業最大黑馬,京東方、天馬、三星顯示、LG Display、JDI、維信諾、TCL華星、友達、群創、龍騰光電、惠科、信利等紛紛涌入,試圖搶占市場先機。
不過,當前車載顯示市場伴隨著汽車智能化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原本相對單一規格、技術、尺寸的汽車屏已經滿足不了當前高分辨率、大尺寸化、多屏化、設計多元化、技術多樣化、功能集成化等市場需求。
為了跟上汽車屏最 新的發展步伐,面板廠商不斷技術創新,推出超大屏、多聯屏、卷曲屏、透明屏等,引入LCD、OLED、Micro LED、激光顯示等技術……不斷打開汽車屏新的可能。有的面板廠商甚至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打造出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晉升為tier1,與車廠直接合作,加速創新顯示技術落地。
汽車屏逆勢增長 規模將突破千億
受全球通貨膨脹、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今年消費電子市場持續低迷,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Gartner預計,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出貨量將達到接近1500萬輛,同比增長近50%。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成長,汽車行業正加快從燃油車向智能車轉型。京東方副總裁、京東方精電CEO蘇寧表示,目前,汽車朝著網聯化、自動化、共享化和電動化方向發展,而“新四化”皆指向智能化。智能化曾在15年前使手機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現在正在汽車行業重演,讓汽車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1-5月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14%;2023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占率超28.3%,預計全年滲透率有望達到30%。
汽車智能化的重要體現就是智能座艙。智能座艙可以明顯提高汽車智能化體驗,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京東方精電副總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經理程巍指出,近期的一組調研數據顯示, 80%的年輕購車群體將智能座艙作為購車的參考因素,其中28%的消費者將其作為購車的首選因素,這說明智能座艙體驗已經成為市場剛需。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智能座艙,智能座艙在汽車市場加速滲透,有望成為智能汽車的標配。數據顯示,全球智能座艙科技配置新車滲透率從2019年的38.4%增長到2025年的59.4%,中國市場滲透率更高,到2025年將達到75.9%。
智能座艙的更新迭代也將加速汽車智能化進程,帶動車載顯示市場的持續發展。數據顯示,車載顯示面板出貨量也將從2020年的1.43億片提高至2024年的2.26億片,年復合增長率達11%。天風證券預計,2025年中國車載顯示市場規模將達1100億元左右。
2020-2024年車載顯示出貨量預測
來源:集微網整理,單位:百萬片
汽車智能化 車載顯示現六大趨勢
伴隨著汽車智能化,車載顯示面板的分辨率越高、尺寸越大、數量越多,并朝著設計多元化、技術多樣化、功能集成化等方向發展。
當前,智能汽車已經成為類似“智能手機+輪子”一樣的智能終端,人們對車載顯示的要求越來越接近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需要屏幕更高分辨率、更大尺寸,高清屏幕逐漸成為智能汽車的標配,平均尺寸從6英寸提高至13英寸,而且20、30、40多英寸的屏幕開始陸續上車。
與此同時,多屏化也是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之一。過去傳統汽車平均屏幕數量不足1片,主要應用于儀表和中控,現在智能汽車平均屏幕數量提高至2.5片,廣泛應用于儀表、中控、后視鏡、后座娛樂等,例如,比亞迪汽車屏幕高達8到10片。
智能汽車不僅是智能終端,還是一個獨立空間,更具有場景化特征。由于智能汽車不同的場景需要不同種類、技術和功能的屏幕,而且為了講究美觀、實用,還需要對屏幕進行特別的設計,所以呈現設計多元化、技術多樣化、功能集成化的特征。
設計多元化。儀表、中控、副駕駛娛樂顯示相鄰,可以根據美觀、實用、安全等因素進行不同的設計,使全屏顯示、聯屏、多屏顯示成為車載顯示行業新的發展趨勢。例如,TCL華星雙聯屏打通了儀表、中控、副駕三塊屏幕之間的顯示間隔,將12.3英寸屏幕與35.6英寸屏幕完全連接為一個整體;維信諾車載一體化顯示終端解決方案采用環抱式設計、無縫拼接,實現23.4英寸中控大屏顯示。
技術多樣化。車載顯示形態多樣,已經從儀表、中控衍生出顯示車窗、抬頭顯示、透明A柱、后座娛樂顯示等應用。不同的應用需求不同,讓a-Si LCD、LTPS 、Oxide LCD、OLED、Mini LED、BD Cell、AR HUD等技術都有用武之地。例如,京東方展示過車用滑卷屏,卷曲時是13.6英寸屏幕,展開時是15.6英寸屏幕。
功能集成化。車載屏幕不僅具有顯示功能,還將集成觸控、感光Sensor、手勢識別、屏下攝像頭等功能,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例如,維信諾14英寸OLED中控屏支持屏下攝像功能,可監測駕駛人是否安全駕駛,并滿足停車時遠程視頻通話等功能。
面板廠多管齊下 搶抓汽車屏機遇
面對車載顯示領域上述新的發展趨勢,面板廠商該如何應對?
為了滿足高分辨率、大尺寸需求,面板廠商需要用更高世代線生產車載顯示面板。4.5代a-Si LCD產線、5代a-Si LCD產線生產的車載顯示面板分辨率較低、尺寸較小,已經滿足不了當前車載顯示市場的發展需求,面板廠商陸續開始用6代LTPS LCD產線、8.5代a-Si LCD產線、8.5代Oxide LCD產線生產更高分辨率、更大尺寸的車載顯示面板。
針對技術多元化、功能集成化趨勢,面板廠商需要橫向拓展、縱向整合,因為單一的顯示技術很難滿足車載顯示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只有掌握了LCD、OLED、Mini LED、Micro LED、激光顯示等不同顯示技術的面板廠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車載顯示還在向集成化方向演進,這要求面板廠商不僅要深耕不同的顯示技術,還需要與攝像頭廠商、膜材廠商、驅動芯片廠商、傳感器廠商、車廠等展開更多的跨界合作,賦予車載顯示更多的價值,取得差異化優勢。例如,屏幕集成屏下攝像頭,可以對駕駛員疲勞駕駛實時監控;屏幕集成感光傳感器之后,就可以實時控制背光的亮點。
部分面板廠商并不滿足于車載顯示面板供應商的角色,還提供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京東方就是典型代表。據介紹,京東方打造了從面板到模組再到整機的一體化設計、生產、服務平臺,并被各大主機廠認可,與20余家客戶直接開展業務合作。為了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京東方還在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打造高效的生態協同機制,不斷完善智能座艙生態。過去五年中,京東方與芯馳科技合作改善智能座艙體驗,與雷石科技合作提供車內的KTV服務和更多的娛樂場景等。
總之,汽車智能化釋放車載顯示市場無限潛力,不同的顯示技術、設計、功能等都有機會在場景化的車載顯示應用中落地,不斷激發顯示行業的創新活力,進一步加快車載顯示市場成長速度,使車載顯示成為顯示市場新的增長引擎。
來源:集微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