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業又雙叒漲價背后:多家企業增長現疲態 行業分化趨勢明顯
摘要:今年5月以來,隨著庫存的逐漸消化和下游市場的復蘇,LED行業開啟了一波漲價潮,LED封裝、顯示屏以及配套材料企業均有發布漲價函,有的企業甚至在短短的4個月里提價四次。
集微網消息 今年5月以來,隨著庫存的逐漸消化和下游市場的復蘇,行業開啟了一波漲價潮,LED封裝、顯示屏以及配套材料企業均有發布漲價函,有的企業甚至在短短的4個月里提價四次。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除了國星光電和艾比森宣布降價外,木林森、東山精密、瑞晟光電、晶臺股份、兆馳光元、星心半導體等LED封裝企業,利亞德、金立翔、雷曼光電、京東方晶芯、海佳彩亮、云紋科技、強力巨彩、海威安視、洲明科技、創維、豐視科技、創為特、靜雨股份等LED顯示屏企業,共計21家廠商宣布了LED類產品價格上調,上漲幅度5%~20%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業還對LED產品進行了多次價格調漲,例如木林森、東山精密、利亞德、京東方晶芯、創維、海佳彩亮等。
眾多LED企業漲價的背后,除了市場需求有所恢復外,“成本上升”成為企業漲價的共同因素。各家企業在調價函中均提到,原材料價格波動與企業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是本次LED廠商上調產品價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以來,LED照明、LED顯示屏等終端需求持續下滑,加劇著行業競爭形勢,多數企業為清庫存對產品大幅降價。同時,原材料缺貨導致生產成本上漲,對企業的經營造成較大的壓力,這從各大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中便有所體現。
LED芯片端
從LED芯片廠商上半年營收來看,三安光電、蔚藍鋰芯、聚燦光電、乾照光電、華燦光電、ST德豪的營收分別為64.69億元、22.50億元、11.99億元、11.56億元、11.36億元、3.81億元。營收增幅方面,僅乾照光電、聚燦光電實現增長,而其他四家企業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歸母凈利潤方面,有三家企業實現盈利,分別是三安光電、蔚藍鋰芯、聚燦光電,另外華燦光電、乾照光電、ST德豪仍處于虧損狀態;但相比2022年上半年,僅ST德豪虧損有所收窄,其他企業歸母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尤其是華燦光電的跌幅高達3281.21%。
扣非凈利潤方面,僅蔚藍鋰芯實現盈利,其他5家企業均是處于虧損,虧損金額合計12.72億元。
LED封裝/背光模組端
相較于LED芯片企業業績普遍下滑,隨著LED封裝/背光模組產品持續漲價,相關企業的經營業績有所好轉。從LED封裝/背光模組類企業來看,廈門信達的營收最 高,達到383.06億元,緊隨其后分別是東山精密、木林森、兆馳股份、福日電子,其營收分別為136.67億元、83.15億元、77.36億元、41.36億元,位于第二到第五位。
營收在10-4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萬潤科技、國星光電、鴻利智匯、聯創光電、聚飛光電,其營收分別為21.84億元、17.59億元、16.96億元、16.59億元、11.57億元;另外,瑞豐光電、寶明科技、光莆股份、芯瑞達、奕東電子、南極光的營收規模均低于10億元。
營收增幅方面,有50%企業營收實現增長,其中芯瑞達增長幅度達到44.56%,位于所有同類企業中之首。其稱,MiniLED技術應用滲透加快、場景增多、消費偏好增強、市場規模放大,公司的長期研發投入轉化為技術與市場的能力進一步放大,體現為顯示模組量利雙增,加厚公司業績。
歸母凈利潤方面,東山精密歸母凈利潤為8.25億元,緊隨其后分別是兆馳股份、聯創光電、聯創光電、鴻利智匯、聚飛光電,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34億元、2.15億元、2.04億元、1.21億元、1.18億元,均超過1億元。而福日電子、南極光、寶明科技、萬潤科技、瑞豐光電的凈利潤卻出現虧損。
LED顯示屏端
進入2023年,隨著展會及文旅項目等商業活動快速恢復,LED顯示屏行業已開啟復蘇;同時隨著AI虛擬人、XR虛擬拍攝、Micro LED、Mini LED等新應用成本不斷降低,LED新應用場景也有望逐步打開。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LED顯示市場規模將達109.21億美元,2022~2025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4.74%。
隨著市場需求逐步恢復,LED顯示屏企業訂單也逐月增加。例如洲明科技1月份訂單才兩三個億,2月份訂單就變成四五個億,3月份訂單就超過9個多億。這也帶動LED顯示屏企業營收增長。
2023年上半年,利亞德、洲明科技、艾比森、聯建光電的營收分別為40.18億元、32.99億元、15.92億元、5.03億元,四家企業均實現營收同比增長,其中艾比森的營收增幅高達44.66%。
在歸母凈利潤方面,除了雷曼光電虧損外,其他5家企業合計盈利7.48億元,其中奧拓電子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214.68%,緊隨其后分別是聯建光電、洲明科技、艾比森、利亞德,漲幅分別為175.08%、81.33%、75.45%、26.45%。
LED照明端
在照明領域,由于國內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導致通用照明應用需求疲軟,同時照明燈具出貨量也下滑,多重因素影響照明企業業績,這從太龍股份、陽光照明、勤上股份、飛樂音響、星光股份等企業上半年營收下滑中便有所體現。
不過,在通用照明市場下滑的情況下,LED照明企業正集中挖掘智能照明、教育照明、植物照明、車用照明、戶外照明等具有更大市場空間的細分領域。
從歸母凈利潤來看,歐普照明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高達3.97億元,位于第 一,而華榮股份、佛山照明、得邦照明、陽光照明的凈利潤分別為1.95億元、1.69億元、1.65億元、1.41億元,均超過1億元。而歸母凈利潤增幅方面,有60%的照明類企業實現增長,其中華體科技增幅最 高,達到241.68%。
LED驅動電源/IC端
由于LED照明產品價格下降和電源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驅動電源的價格也出現大幅下滑。尤其是在中小功率電源市場表現的更為突出,進而影響部分企業的經營業績。
從LED驅動電源/IC類企業上半年歸母凈利潤來看,晶豐明源、明微電子、富滿微、士蘭微、上海貝嶺、英飛特均出現虧損,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925.88萬元、-8022.99萬元、-10240.59萬元、-4121.89萬元、-6329.97萬元、-6423.07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44.24%、-187.05%、-248.23%、-106.88%、-121.06%、-199.09%。
設備/材料端
隨著Mini LED擴產項目的持續推進,也帶動相關設備營收持續增長。例如中微公司MOCVD設備在新一代Mini-LED產業化中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上半年MOCVD設備收入2.99億元,同比增長約24.11%,毛利率達到37.90%。
新益昌Mini LED設備上半年收入增幅超過30%,而整體收入下滑主要來自于公司傳統LED設備業務線的主動收縮。另外,凱格精機稱,公司LED固晶設備的市場口碑和影響力逐漸增強,盡管在營業收入上較去年同期下滑,但訂單出貨量方面較去年提升較大。
而在材料方面,在市場低迷的情況,多數企業經營業績也不如預期。例如超頻三的營收及凈利潤均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其指出,LED照明市場整體增速逐漸放緩,上下游產業鏈的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和成熟、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導致各個環節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總結
整體而言,多家企業漲價的背后,是LED行業景氣下行及市場競爭加劇之下,LED企業面臨著產品售價下滑以及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而此輪LED企業漲價行為也讓企業本身回歸到較為正常經營狀態中,削弱了原材料價格波動的負面影響,提升企業盈利能力,為客戶持續帶來優質產品同時,驅動行業回歸良性競爭環境之中。
與此同時,LED應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也是企業漲價的“底氣”。從長期來看,植物照明、紫外照明、智能照明、健康照明、車用照明等細分領域市場需求不斷攀升。同時,AI虛擬人、XR虛擬拍攝、裸眼3D、一體機、影院屏、租賃屏、透明屏、異形屏等新興應用正成為LED顯示屏市場的成長主要動能,另外,在Mini/Micro LED技術的推動下,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進一步拓展。
來源:集微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