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印發實施方案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
摘要:8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四部門聯合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持續完善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
文章轉載自:中國電子報
8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四部門聯合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持續完善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
新產業具有創新活躍、技術密集、發展前景廣闊等特征,關系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局。標準化在推進新產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實施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民用航空、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8大新興產業,以及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等9大未來產業,統籌推進標準的研究、制定、實施和國際化。
《實施方案》分別提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三步走”目標,到2025年,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成果的比例達到60%以上,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000項以上,培育先進團體標準300項以上;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1萬家以上;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00項以上;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超過90%,支撐和引領新產業國際化發展。到2030年,新產業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以標準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能更加顯著。到2035年,企業主體、政府引導、開放融合的新產業標準化工作體系全面形成。
《實施方案》根據新產業發展不同階段的標準化需求,分解設置了五項主要任務:
一是完善高效協同的新產業標準化工作體系。主要包括協同推進新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實施,協同推進新產業各類型標準研制,協同推進新產業標準全生命周期管理,協同推進新產業技術基礎標準化建設,協同推進新產業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與管理,協同推進大中小企業標準化融通發展等六項具體工作。
二是強化標準支撐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能力。提升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聯動水平、提升先進適用科技創新成果向標準轉化水平、提升標準制定質量水平、提升標準制定效率水平等四方面工作。
三是全面推進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明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民用航空、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8個新興產業重點標準研制方向,并以專欄形式細化分解標準研制重點。
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電子信息制造領域,將研制集成電路材料、專用設備與零部件等標準,研制新型存儲、處理器等高端芯片標準,開展人工智能芯片、車用芯片、消費電子用芯片等應用標準研究。研制智能傳感器、功率半導體器件、新型顯示器件等基礎器件標準。
四是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提出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等9個未來產業標準研究方向。
其中,在人工智能領域,圍繞大模型關鍵技術領域,研制通用技術要求、能力評價指標、參考架構,以及訓練、推理、部署、接口等技術標準。圍繞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應用及服務,面向應用平臺、數據接入、服務質量及應用可信等重點方向,研制AIGC模型能力、服務平臺技術要求、應用生態框架、服務能力成熟度評估、生成內容評價等應用標準。
五是拓展高水平國際標準化發展新空間。主要有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加快國際標準轉化、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推動構建良好的國際標準化合作環境等四項工作。
據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完善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充分發揮新產業標準對推動技術進步、服務企業發展、加強行業指導、引領產業升級的先導性作用,不斷提升新產業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為加快新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來源:中國電子報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