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制造業增長和制造業比重回升
摘要: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工信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工業和信息化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文章轉載自:中國電子報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工信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工業和信息化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7月26日,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首場發布會舉行,主題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實體經濟根基”,介紹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情況。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王偉在會上表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決策部署。近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圍繞振作工業經濟、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落實,各方面通力協作,共同來穩住產業鏈供應鏈,我國制造業頂住下行壓力,保持了恢復增長的態勢。去年,我國制造業增長了9.8%,高于GDP增速1.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制造業增長了2.8%,高于GDP 0.3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和制造業比重的回升,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作用,也充分展現出我國制造業規模大、體系全、韌性強的重要優勢。
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好短期穩增長和中長期提質增效升級,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穩投資。加快“十四五”工信領域重大工程和行動實施,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加強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和融合應用,推動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二是增動能。抓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實施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加快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應用,提升傳統產業質量、效益和效率。同時,努力擴大增量,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打造新的增長點。
三是育主體。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成長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生態主導力的龍頭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再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四是優環境。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好各項工業穩增長政策,落實落細惠企政策,特別是中小企業紓困幫扶政策,加大要素協調保障力度,努力營造有利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不少制造業企業加快向服務型制造方向發展,從原來單純的制造端向產業鏈前端延伸、向產業鏈后端拓展。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王文遠在會上表示,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產業形態,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國服務型制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作用凸顯。
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一是堅持示范引領。今年,工信部啟動了第四批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工作,將繼續培育和發現一批典型標桿,引領帶動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二是加強宣傳推廣。完善中國服務型制造大會等交流推廣平臺,推進理論研討、理念傳播和應用深化。持續開展“服務型制造萬里行”系列活動,推動服務型制造走進重點地區、重點行業,走進中小企業。三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健全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加強服務型制造研究院建設,強化理論和政策研究。培育發展一批服務型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來源:中國電子報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