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發展的趨勢與挑戰
摘要:為有效地應對市場并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需開發與國外主流液晶面板企業旗鼓相當的產品。包括近期成為熱點話題的UHD,以及考慮到中長期,AMOLED面板的開發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若要有效地應對市場的多變性,不僅需要在產能方面進行投資,也要對新產品、下一代顯示技術的開發保持高度的重視并予以實施才能立己于不敗之地。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躍然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類消費市場以及最大的生產基地。現已有多個廠家運營著數條面板生產線,產品銷往中國以及全球各大市場。由于技術缺陷以及研發所需的巨額投資,中國液晶面板企業投入平板顯示市場晚于國外主流液晶面板企業。預計自2004年天馬微電子集團(Tianma)首次在中國發布15英寸的顯示器的10年之后,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出貨面積基準)將可達10%以上。
自中國自主研發的8.5代線相繼投產后,2011年第四季度其增長速度有著顯著的提升。2011年中國面板企業電視面板的年度出貨量約400萬臺,而在2012年年度出貨量上升到約2600萬臺,超越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視面板出貨國。根據 2013年上半年的出貨統計,中國電視面板的出貨量已達近1900萬臺,預計2013年全年可達17%以上的占有率。
具有穩定客戶和市場
具有穩定的客戶和市場,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這些都對液晶面板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快速發展是有著多方面原因的:
其一是穩定的客戶結構以及市場。
中國液晶面板企業具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暨中國市場,以及占有中國市場80%以上的中國國內電視品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液晶電視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并迅速地普及,同時國內電視品牌通過技術及產品的革新,使其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有率有著顯著上升,中國液晶面板企業加大與國內電視品牌的合作,其占有率也有著迅速的提升。
其二是中國政府對科技發展的大力支持對液晶面板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液晶面板產業的形成及運營是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與長期的管理的,而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剛起步的中國液晶面板企業有足夠的信心去應對市場。除了資金的投入外,中國政府還通過液晶面板關稅的調整,由2011年3%調整到2012年的5%,確保了中國液晶面板企業在其市場上的競爭力。
其三是高效率的產品生產以及產品競爭力的提升。
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目前主流產品仍是32英寸,而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重點投資8.5代線,相對國外液晶面板企業較晚的投入,也大大降低了由于高額投資所引起的負擔。因此在液晶面板售價上也確保了其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提高大尺寸產品競爭力,并有效利用現有的產能是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面臨的課題。
毫無疑問,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發展與成就已舉世矚目。但液晶面板市場的飽和所帶來的增長緩慢,迫使液晶面板企業通過紅海(Red ocean)策略積極采取措施,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其表現為:
現在,液晶面板市場中占有率最大的LG Display和Samsung Display熱衷于AMOLED電視面板生產,這也是其策略的一種。雖無法短期內替代液晶電視,但也是應對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巨大挑戰并與之競爭的策略之一。Innolux也通過策略的變更,開發并生產對自身較有利的差別化產品,維持其市場競爭力。日本液晶面板企業也通過LTPS和Oxide TFT技術的開發,致力于高分辨率產品的生產。
由于市場的飽和,未來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的年平均增長率(CAGR)僅約5%。據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未來新世代生產線投資計劃,以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為主的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預計未來將陸續投產5條新生產線,這意味著8.5代線所能供應的液晶電視面板年增長率將超過10%,繼而供需關系會更加惡化。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只有具備各方面競爭力,企業才能得以生存。
隨著液晶面板技術的成熟以及產量的快速提升,液晶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跌,未來將趨于大尺寸方向發展,這也是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需進一步擴大產品線的原因所在。在32英寸的基礎上提高46英寸、55英寸等大尺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有效利用現有的產能是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面臨的課題。
增加主流產品的比重并向國外市場積極擴張。由于中國國內市場的飽和,若需進一步提升中國液晶面板企業的競爭力,需積極提高國外市場的比重。
另外,為有效地應對市場并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需開發與國外主流液晶面板企業旗鼓相當的產品。包括近期成為熱點話題的UHD,以及考慮到中長期,AMOLED面板的開發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若要有效地應對市場的多變性,不僅需要在產能方面進行投資,也要對新產品、下一代顯示技術的開發保持高度的重視并予以實施才能立己于不敗之地。
來源:元器件交易網
歡迎投稿
QQ:2548416895
郵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會將您訂閱的信息發送到您訂閱的郵箱!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416號

業務咨詢